健康

比三高更沉默的健康殺手!別小看骨質疏鬆症,下半身莫名無力,竟是壓迫性骨折導致神經受損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2年10月18日01:00 • 吳佩琪

我們常聽到「沉默的殺手」這個名詞,意思是有些疾病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卻默默危害人體健康,長久下來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對生命造成重大威脅。最為人所熟知的沉默殺手莫過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不過,除了三高之外,還有另一個最沉默,而且特別容易被忽略的健康殺手,那就是「骨質疏鬆症」。

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沈峰志表示,骨鬆和三高一樣,初期症狀皆不明顯,但高血壓、高血糖只需簡易儀器就能測量出來,高血脂也能藉由抽血檢驗得知;相較之下,骨密度的檢測就麻煩許多,大部分的人都不會主動進行篩檢,因此「低骨密度」的問題常被疏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骨鬆雖然不痛不癢,但對健康所造成的風險卻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除了骨折、行動不便、長期臥床之外,若不幸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內的致死率就高達20%以上,相當於乳癌第3、4期的死亡率。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骨鬆風險更高

高血糖、高血壓和骨鬆一樣,都屬於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而且經常發生共病的情況。沈峰志醫師指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因長期缺乏內源性胰島素及IGF-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可能會影響骨質的生成,因此患者骨密度會較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體重普遍較高、胰島素敏感度較低,這些因素原本會讓骨質增加,不過,卻因為糖化作用讓骨質流失速度更快,加上骨骼品質差,血糖控制不好更容易導致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的發生,在在增加意外跌倒及骨折的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此外,高血壓、甲狀腺及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功能低下、庫欣氏症候群患者,也都是骨鬆的高危險族群。他提到,有位50多歲的女性患者因下半身莫名無力就醫,卻遲遲找不出病因,做了一連串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庫欣氏症候群導致嚴重骨鬆及壓迫性骨折,且由於脊椎坍塌造成神經受損,因此才影響到行走能力。幸好,治療一年多之後,不但庫欣氏症候群得到控制,在骨科醫師的協助之下,患者的骨密度也得到改善,目前已經恢復行走能力。

補充鈣+維生素D保骨 運動強化肌肉防跌

「一定要先打好基礎,才能應付骨質的流失!」沈峰志醫師強調,不管是不是慢性病患者,都應做好補充足量的鈣質、維生素D,以及多運動等保骨工作。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天應攝取1,200毫克的鈣、800~1,000 IU(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因此多攝取牛奶、起司、小魚干、黑芝麻等高鈣食物,並且常曬太陽自然合成維生素D,是強健骨骼的重要守則。此外,還可藉由負重運動、肌耐力訓練、慢跑、核心運動或太極拳等運動來強化肌力,減少跌倒的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骨鬆患者需積極治療 藥物中斷療程風險大 再回診已發生骨折

除了持續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來維持骨骼健康、減少風險因子之外,只要骨鬆患者符合健保署規定,醫師都會視臨床症狀及需求開立適合的藥物,以減少骨質流失或增加骨頭生成,因此定期回診、接受治療對骨鬆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疫情確實降低民眾就醫的意願,並且打亂了很多患者的療程!」沈峰志醫師提醒,骨鬆藥物需要持續、穩定使用才能看見效果,隨便停藥會讓之前好不容易才累積的成果功虧一簣。例如,原本需要定期使用的藥物,如果因為病人延遲就醫,可能會讓骨密度再次下降,患者因此再度暴露於骨折風險之中。他提到,有幾位原本積極配合治療的病人,骨密度恢復的情況都不錯,卻因為疫情或其它原因沒有按時回診,再回來就醫時已經發生骨折了!

沈峰志醫師叮嚀,骨鬆防治需要長期抗戰,切勿因一時疏忽或大意,讓自己身陷於更大的健康風險之中。

想了解更多骨質疏鬆症資訊,就看 全台骨鬆良醫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385-PRO-2022-Aug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頭髮多久洗一次才乾淨?醫曝「最佳」洗頭頻率:3關鍵影響頭皮健康,1動作千萬別做
幸福熟齡(台灣)
以死相諫|不滿富豪輕率安樂死寵物,英國35歲獸醫John Ellis心碎輕生。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破地獄|電影引發的深刻回憶,曾俊華深情回憶亡父:勞碌一生卻不幸罹癌。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秋季食補正當時!網友激推8大進補食材 水果就占了3項
NOW健康(TW)
每天吃2片,大腸癌率暴增18%!盤點你天天吃的五大致癌食物
幸福熟齡(台灣)
感冒吃什麼好得快?營養師2個高蛋白食物+中醫補水4飲品推薦
康健雜誌
洗不掉的歲月味道!40歲飄「老人味」如油耗味般 醫:喝綠茶能消除
中天新聞網
輕生公務員沒蓋白布、輪椅送醫 邱泰源承認:作法不對
NOW健康(TW)
他退休後老是覺得疲倦 檢查竟是「多發性骨髓瘤」惹禍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失智症必知!阿茲海默氏症新藥能逆轉疾病嗎?7大Q&A看適用對象及費用
Heho 健康(台灣)
體重降得快別高興得太早!排便異常、頭痛惡化都是癌前警訊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婦腳趾發黑嚴重感染 醫用「脂肪幹細胞治療」免除截肢命運
中天新聞網
肌膚保濕「要做這1步」才有效果! 改善乾燥、發癢、脫屑千萬不能忘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夫妻分房睡會傷感情嗎?伴侶分床睡、分房睡的4個考量
康健雜誌
【球後視神經炎】9歲女童抱怨看不清楚作業寫什麼 媽媽誤會找籍口不做功課!1週後送醫後悔不已
MamiDaily
高齡阿嬤胰臟腫瘤致食不下嚥 「胃腸微創手術」成功恢復進食
台灣健康醫療網
抽脂也抽不掉的危機!代謝症候群恐致三高、慢性疾病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