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對因心肺引起的「呼吸困難」病人,透過針灸刺激重要穴位,可以讓完全依賴呼吸器困難的拔管患者,配合呼吸照顧計劃,令患者成功脫離呼吸器自主呼吸,是西醫的得力助手。
92 歲的奶奶,今年 2 月 16 日因意識不清被家人送到醫院急診,由於血氧濃度僅 20mm Hg,必須立即插管急救。由於奶奶心內膜炎、癲癇及血栓性腦梗塞等疾病,在西醫的治療下,病情逐漸好轉,但仍無法脫離呼吸器自主呼吸。
為了讓奶奶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加護病房照護團隊找到中醫團隊,希望藉由中醫的輔助,讓奶奶可以脫離呼吸器自主呼吸。中醫師替奶奶把脈,發現「氣虛」,於是用針灸調氣。2 天後患者可以慢慢自主呼吸,治療 10 天後,成功脫離呼吸器。
64 歲男性,今年 2 月因呼吸困難送到醫院急救,急診室醫師診治發現該名患者感染 COVID-19,到院時已出現發紺,且血氧濃度低於 80 mm Hg,需緊急插管救治療。患者插管後轉入加護病房治療,期間仍出現胸悶和呼吸困難等症狀,治療後雖然病況好轉,但仍無法自主呼吸。
由於患者會躁動,醫療團隊給予鎮定劑,3 月 2 日會診中醫團隊。配合呼吸治療計劃,減少鎮定劑的使用,及透過針灸刺激穴位促醒,讓患者可以自主呼吸。經過訓練,患者可以自行呼吸的時間越來越長。中醫治療 6 天後,成功拔管脫離呼吸器。
中醫輔助呼吸困難患者的 3 大治療策略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陳玉昇表示,中醫在脫離呼吸器困難者,治療上會依據患者的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大致分為 3 大方向:
- 意識問題:
患者若意識不清,相對有機會拔除呼吸器的機率非常低。此時中醫的介入相當重要,透過針灸刺激特定穴位,如百會穴、湧泉穴、照海穴,可讓患者恢復意識,從而增加脫離呼吸器的可能性。 - 肌肉無力:
呼吸必須靠肌肉力量,肌肉無力會影響自主呼吸。利用針灸刺激豐隆穴、足三里、尺澤等穴位,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改善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 - 消化道問題:
如果患者有消化系統方面的問題,如便秘或是腹瀉會增加腹壓,橫膈膜下降阻力變大,進而影響呼吸。這類患者只要處理好消化系統問題,呼吸就會變得更順暢,就能脫離呼吸器,不需要依賴呼吸器「呼吸」。
中醫針灸在呼吸困難治療中的應用
中醫在治療呼吸困難時,主要針對上述 3 大方面進行治療。陳玉昇說,很多患者在中醫介入針灸治療之後,縮短了依賴呼吸器的時間,也提高了拔除呼吸器的成功率。
他表示,別小看中醫「針灸」治療,只要針對穴位可以緩解很多病痛。事實上,過去已有諸多研究及文獻表明,針灸除了可增加呼吸肌力量、改善肺部功能,還可以減少止痛藥和鎮靜劑的使用劑量。
陳玉昇認為,中醫在治療重症呼吸困難患者上,發揮了關鍵作用,特別是在幫助患者脫離呼吸器方面。針灸通過恢復患者意識、增強呼吸肌力量和解決消化道問題,不僅提高呼吸器拔除成功率,也降低了患者再次依賴呼吸器的可能性。
幫助重症患者康復和及生活質量提高
在現代醫療中,中醫與西醫的結合,提供了一種更全面有效的治療方案,有助於重症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他說,西醫在急救和病因治療上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中醫則在病情穩定後的康復期,提供了針對困難要點的傳統技術來。兩者雙管齊下,提高治療效果,也減少患者痛苦。
具體而言,西醫可以迅速處理急性症狀,例如使用呼吸機維持患者的生命,或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中醫則在患者病情穩定後,通過針灸、中藥等方式,幫助患者改善困難條件,增強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幫助恢復自主呼吸。
例如在呼吸衰竭的病例中,患者在急性期接受插管治療,若拔管可能仍然面臨呼吸肌無力、消化系統問題等困擾而無進展。此時中醫的針灸治療,能夠有效刺激患者的穴位,增強呼吸肌力量,改善消化功能,從而幫助患者逐步恢復自主呼吸。
陳玉昇覺得,中西醫結合不僅提高治療效果,還縮短治療時間,降低醫療成本。未來隨著中西醫結合治療模式的進一步推廣和完善,將有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進而有更好的生命品質。
文 / 邱玉珍、編輯 / 賴以玲、黃慧玫、圖 / 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