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抬腿】每天抬腿10分鐘 輕鬆消水腫 重拾自信美腿!

高燒 Gofever
更新於 09月10日17:32 • 發布於 09月19日02:00 • 高燒 www.gofever.com.hk

很多人的工作不是長期坐著就是站着,很容易造如靜脈曲張、水腫等腿部問題。無奈現代人生活繁忙,不是經常有時間運動可以鍛煉腿部;建議嘗試在家抬腿,不但可以幫助美化腿部線條,同時也能改善身體各種問題。

抬腿有什麼好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改善血液循環
久坐、久站很容易因為血液循環問題而引起腿部腫脹和靜脈曲張等問題。透過抬腿可以幫助血液從下肢回流到心臟,減以上問題。

減輕壓力和緊張
久站可能會引起腿部肌肉繃緊,可以試著抬腿幫助可以放鬆,同時減輕勞累或壓力所引起的緊張感。

去水腫
抬腿有助腿部和腳踝去水腫,尤其推薦孕婦或長時間站立人群多抬腿。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促進淋巴排毒
抬腿有助淋巴液流動,進而促進毒素排出體內。

伸延閱讀:【減肥】減肥不一定要節食瘋狂運動! 幾招教你輕鬆甩掉肥肉

緩解腰痛
久坐整天會對腰部產生壓力,抬腿可以調整脊柱姿勢,從而緩解腰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提高睡眠質量
睡前抬腿可以放鬆身體、提高睡眠質量。

強化腹部肌肉
抬腿需要用到一定的腹部力量。進行這動作可以鍛煉腹部肌肉,有助增強核心力量。

美化腿部線條
抬腿會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改善水腫,進而美化腿部線條。

伸延閱讀:【大象腿】不想變 ⌈ 大象腿 ⌋ ?一文解構腿粗原因與解決方法

有效抬腿的方法

抬腿不是把腿提起就可以;要有效達到抬腿應有的效果,應留意以下幾點。

一,確保姿勢無誤;先躺在地面上並把雙腿靠牆,臀部盡量靠近牆壁,之後把雙腿伸直貼在牆面上。

二,抬腳時不需伸直膝蓋,只要確保腳踝的高度高於小腿、大腿和心臟,就會有效果。

三,建議每天抬腿10-20分鐘。

抬腿須知

抬腿時避免把雙腿抬得太高;若腿抬高過90度會很容易麻痺和腰痛。另外,抬腿也不宜太久;超過半小時會影響末梢循環。最後,抬腿要注意膝蓋不要打直鎖死,以免增加膝蓋負擔。若不想或沒空間把腿靠牆亦可用枕頭、棉被協助抬腿動作。

#高燒生活 #健身減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想吃頓健康又暖心的聖誕大餐嗎?米其林主廚教你3道聖誕料理,在家就能輕鬆做!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一起床就喝咖啡?小心血糖飆高,最好搭這食物
康健雜誌
當心懶惰對你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別再當沙發馬鈴薯,拒絕懶得動請做微運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睫毛】植睫毛時可否佩戴隱形眼鏡?網傳植膠水會令隱形眼鏡變形!一文打破迷思
高燒 Gofever
【茶】喝茶可以抗氧化、增加免疫力 但是過量飲用小心需換腎保命
高燒 Gofever
女大生臉爆痘痘竟是「枕頭套」惹禍!研究:一週沒洗細菌比馬桶多1.7萬倍
中天新聞網
甲狀腺癌女性好發率排行第4!醫:「甲狀腺亢進」患者免擔心 可放心備孕
中天新聞網
營養師教你3招無痛吃鍋!如何選火鍋料、怎麼挑肉無負擔?最後一招最容易忽略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用藥常見10問」你也有嗎? 醫籲:千萬別自行增減藥或停藥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生菌」是什麼?醫生解說「益生菌功效」、怎麼挑、什麼時候吃最有效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安眠藥慎用!女子失眠白天晚上都吃 醫揭錯誤使用下場
NOW健康(TW)
野生菇類別亂摘!食藥署示警「這2種毒菇」常被誤食 傷害遍及全身
台灣健康醫療網
RSV入侵!嬰幼兒、老人受威脅 專家籲及早打疫苗預防
NOW健康(TW)
末期腎病的無聲危機!九成患者有「腎性貧血」 疲倦、頭暈別輕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穿戴式裝置與數位健康的未來:從個人健康到全球健康的轉型趨勢
Heho 健康(台灣)
每 10 個新生兒就有 1 個早產兒!醫籲:從這件事做起守護巴掌天使
Heho 健康(台灣)
全球有4100萬人因「慢性疾病」死亡!專家曝「肌少症」成共病關鍵要素
中天新聞網
16歲女上吐下拉,PCR驗出沙波病毒! 醫揭「感染途徑」
台灣健康醫療網
【尿床】尿床是孩子和老人的問題?成年人都尿床!了解成因及早正視問題
高燒 Gofever
從習慣到內化! 如何讓例行事項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用「新鮮的油」炸油條竟是白色!隔夜飯、加工肉、油條、西式速食...少吃為妙
中天新聞網
居家暗藏燒燙傷風險!國健署直指4大場域 民眾要留意
NOW健康(TW)
全球塑膠公約INC5登場! 環境部5大減塑策略接軌國際
NOW健康(TW)
EPA 魚油指南:盤點 EPA 魚油 7 大功效及挑選 6 原則
Heho 健康(台灣)
益生菌越多越好?150億足夠每日所需!解答益生菌3大迷思 一招搶救鼻敏、濕敏危機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RSV又要升溫了!醫示警「嬰幼兒、長者」風險最高 新生兒死亡率「高流感5倍」
中天新聞網
47歲,她靠AI試管嬰兒生下龍鳳胎,AI是熟齡產子新希望?
康健雜誌
「10多年沒感冒」99歲爺爺曝長壽秘訣!每天10點睡、打1小時氣功,晉身「百歲人瑞」先挑戰3K健走
幸福熟齡(台灣)
多種藥物無效!40歲男靠「1方法」穩定血糖、達成減重
Heho 健康(台灣)
快檢查脖子!醫示警:動脈跳動明顯恐罹心臟病 血管清晰可能癌症上身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