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寒流、溫差大真的容易感冒 問題出在鼻子 做好兩件事就能預防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12月11日03:18 • 發布於 2024年12月11日03:18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陳蔚承 圖/photoAC
寒流、溫差大真的容易感冒 問題出在鼻子 做好兩件事就能預防

冬季除了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猖獗期,天氣冷也容易感冒。研究已證實天氣冷,免疫系統活性會下降,不過機制不清楚,但一份新研究找出答案,問題就在鼻子。

冬季是感冒高峰,大部分的感冒病毒是從鼻子進入,只要免疫力不夠,就會沿著鼻腔往下到鼻咽、喉嚨、造成發炎,常出現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症狀,因此一份新研究深入了解天氣冷和鼻子的關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只要氣溫驟降,鼻子免疫功能就少一半

平時鼻黏膜會分泌「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當中含有各種蛋白質,能阻止病原體和鼻腔中的細胞結合、感染細胞,達到抵抗外來的病原體的效果。

以往研究證實天氣冷因免疫系統活性下降而容易感染,但不知當中原因為何,而一份刊登在《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研究找到可能的解答。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研究人員把數名自願者的鼻瘜肉放在研究室中研究,用兩種常見、會引起感冒的鼻病毒攻擊組織。結果發現病毒攻擊時,鼻腔細胞會分泌大量細胞外囊泡阻止病毒和細胞結合;接著研究人員把鼻組織分成兩組,放在培養皿中,一組維持室溫23度,一組室溫從23度降到4度,模擬人在寒冷天氣、鼻腔內溫度下降5度的情況。

結果顯示,維持室溫的鼻組織能持續對抗病菌;但降溫組的細胞外囊泡減少42%、等於免疫力少了將近一半,對病毒的抵抗變弱,最後病毒感染了組織中的細胞。

主要研究者,哈佛大學耳鼻喉醫學助理教授布雷爾(Benjamin Bleier)指出,細胞外囊泡類似一種誘餌,病毒入侵時會吸引病毒和細胞外囊泡結合而非直接攻擊細胞,「就像是蜂巢,蜂巢外有總是有2、3隻蜜蜂巡邏,就是細胞外囊泡,能應付少量病原體,但如果敵人多到攻擊蜂巢,就會有一大堆蜜蜂飛出來攻擊,那群蜜蜂就是免疫細胞,這是身體不讓病菌入侵,但又不花太多力氣就能維持局部免疫力的方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布雷爾也說,依照這個結果可以研發噴劑來使細胞外囊泡變多、預防感冒,「簡單說是讓鼻腔以為被攻擊而分泌細胞外囊泡,如同讓蜂巢外巡邏的蜜蜂變多,幫助抵擋入侵者。」

寒流、氣溫驟降就會使免疫下降 做到兩件事能預防感冒

這是第一份符合生物學解釋為何天冷容易感冒的研究,國內專家也指出,這份研究提供了以往未解謎題的解答。國泰綜合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指出,細胞外囊泡有很多接受器,可以吸引病原體來結合、黏住,因此能減少病原體進入身體的管道和數量,「鼻腔是身體接觸外界的第一線,研究發現寒冷導致鼻黏膜免疫功能下降,這印證了以往天冷容易引起感染的說法。」

研究中是將周遭溫度從23度降至4度、模擬鼻腔溫度下降5度的情境,不過黃柏堯指出,不用那麼低溫,只要一波寒流或是溫差較大就可能使鼻腔溫度下降。

平時鼻黏膜能保護身體,一旦抵擋不了、免疫大軍出動作戰,就會使鼻黏膜腫脹引起鼻塞、流鼻涕。不過病原菌一直都存在體內和環境中,趁免疫力不夠就發作,因此除了平時作息正常、營養均衡之外,黃柏堯也建議做到兩件事:

• 戴口罩:戴口罩不僅是防飛沫傳染,也能保持鼻腔溫度,布口罩保溫效果比醫用口罩來得更好。

• 保持鼻腔濕潤:黃柏堯表示,鼻腔會分泌黏液保持鼻腔溫度,同時也能黏住灰塵、病菌,吹到冷風,會覺得鼻腔濕濕的或甚至有點流鼻水,都是鼻腔為了保持溫度而分泌鼻涕。如果鼻腔乾燥就容易使病原體入侵,因此除了戴口罩,也可以在鼻孔附近塗抹凡士林、多喝水,在家時使用加濕器都可以使鼻腔保持濕潤。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車內芳香劑恐含致癌物!譚敦慈:夏季高溫需注意通風
中天新聞網
非免洗也有毒!陶瓷餐具易致鉛中毒  毒物專家顏宗海:碗盤顏色越鮮艷越危險
Heho 健康(台灣)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4個港人1個「玻璃胃」?全因養錯胃!中西醫教你擺脫西藥 真正養好個胃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食物好處】內服外用皆宜 椰子油5大好處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長輩性功能退化「是正常 or 疾病?」 泌尿科醫:規律性生活 4 好處 對身心更好
Heho 健康(台灣)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生吐司恐引血糖震盪!生吐司跟一般吐司有何不同?一張圖營養價值比一比
康健雜誌
國內又見麻疹群聚案件! 國際疫情嚴峻「旅遊警示」升級共7國列第2級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韓研究突破!北榮發現驗血可揪出「阿茲海默症」 早期診斷準確率達 93%
Heho 健康(台灣)
睡眠呼吸中止症合併氣喘難控制 「睡眠內視鏡」助找對治療方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Subway】誰說減肥一定辛苦?網紅食Subway輕鬆甩8公斤!
高燒 Gofever
愛吃滷味、肉圓要注意!醫示警:國民美食恐成血糖殺手
中天新聞網
78歲川普健檢報告曝光!「1數據」比許多台人漂亮…醫揭降「壞膽固醇」靠藥物,還有2飲食關鍵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孩子的腦禁不起情緒失控的一掌! 專家教「5步驟」先讓自己冷靜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愛美網購肉毒美容針,40多歲女子險送命!全國至今已8例
康健雜誌
走出重鬱低谷!新型鼻噴劑治療為患者帶來改善契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模糊不等於疲勞!一次解決老花、近視與散光 雷射手術重啟清晰人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背痛別輕忽!她罹胰臟癌 醫:集滿5大症狀要注意
中天新聞網
竊個資最高罰5千萬!政府能保你我不被賣掉?
康健雜誌
35歲男腹痛、腹瀉一年 「吞膠囊」揪出克隆氏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