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開學小心腸病毒!今年首例重症1個月大就染 併發敗血症、腦炎入ICU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2月13日1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各級學校開學後學童間密切互動將增加腸病毒疫情傳播風險,應落實手部衛生、環境清消。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國內新增一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今(2025)年首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目前,國中、小學已經開學,學童之間互動接觸增加,腸病毒傳播風險可能也會因此上升,提醒民眾需特別注意。

1個月大嬰染「伊科病毒11型」 腸病毒重症入院治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今年全國首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出現在高雄市,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為一個月大女嬰,本身有早產的情形,在1月底時開始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餵食困難等情形,在發病後約3-4天出現呼吸急促、血氧偏低、心跳過慢等狀況,前往急診就醫時,檢驗檢體包括腦脊髓液都驗出有腸病毒。

因此,當時醫師診斷為疑似腸病毒感染後併發新生兒敗血症、腦炎,並收至加護病房繼續治療。而後續經過分型確認,這名個案感染的腸病毒是屬於「伊科病毒11型」。林詠青醫師表示,這名個案在住院期間症狀已有逐漸改善,日前已經轉出加護病房,現在還在中重度病房繼續治療觀察當中,目前住院約一週,不過病況已有不錯的改善。

腸病毒活動全年無休 注意預防、留意嬰幼兒健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疾管署統計,2021-2024年重症病例中年齡未滿1歲者分別有0、1、4、8例。林詠青醫師提醒,新生兒比較會感染的腸病毒型別為克沙奇B型病毒、伊科病毒,感染症狀也與成人或大小孩較不相同,主要包括發燒、活動力下降、食慾下降,另外也可能會有紅疹、腹瀉、嘔吐等,比較嚴重的話會引發凝血功能異常、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等,須特別留意。

疾管署提醒,成人感染後通常症狀較輕微,容易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家長及教托育機應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並落實個人及幼童手部衛生、環境清消,尤其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也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嬰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目前社區仍有腸病毒在持續活動中,疾管署強調,腸病毒感染全年皆有可能發生,各級學校開學後學童間密切互動將增加疫情傳播風險,需持續提高警覺並監測疫情變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減腰圍、降膽固醇,「大西洋飲食」比地中海飲食更好?
康健雜誌
全球爆紅甜點「杜拜巧克力」是什麼? 靈感來自創辦人懷孕嘴饞
VOCO News
噴水小鴨好髒!2歲童洗澡玩、臉眼紅腫 染蜂窩性組織炎
中天新聞網
減重完全不能碰澱粉? 中醫觀點:瘦身這樣做不必挨餓
NOW健康(TW)
【泡飯】泡飯傷胃?這類人不建議吃?愛吃泡飯需留意!
高燒 Gofever
工作忙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上班坐著也能動 2方法助降低久坐危害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感冒藥竟讓他尿不出來? 醫提醒:攝護腺肥大患者當心「這些藥」
台灣健康醫療網
強迫症會好嗎?理解背後生命故事 5全系統照亮人生路
NOW健康(TW)
生吐司超肥! 醫示警:吃了恐引爆「血糖震盪」
中天新聞網
脂肪肝是因為吃太油?醫師曝「這些」都是可能原因 快看自己中幾項!
台灣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居十大死因第五! 醫師破除「胰島素治療迷思」助你安心控糖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害怕爸媽失能?「量六力」揪衰退徵兆,2族群風險最高
康健雜誌
「超加工食品」要少吃!營養專家列3地雷食物 掌握「1法則」快樂吃喝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登山裝備齊全就足夠?這些細節要做好 自身安全有把關
NOW健康(TW)
擺脫公主病! 整合療法助纖維肌痛症患者告別長期疼痛
NOW健康(TW)
哈佛研究:睡太多太少皆增肝癌風險!醫籲白天補眠別超過1小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手腳冰冷恐因「陽氣不足」!按摩穴道可促血液循環
中天新聞網
響應健康台灣!國際專家呼籲五年內 達成5成心肌梗塞患者控制三高目標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一站式神經醫學復健中心插旗北市 提供便捷健康照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靈性健康與心理健康有何不同? 職能治療師教從「5面向」探索
台灣健康醫療網
35 歲男反覆拉肚子、腹痛!膠囊內視鏡揪出病 罹患少見「克隆氏症」 
Heho 健康(台灣)
不再只有乳房攝影、超音波,未來用手汗也可檢驗乳癌?
康健雜誌
婦科疑難
明報
「5香料」抗發炎、顧腸胃!醫狂讚大蒜:大腸直腸癌的剋星
中天新聞網
老是反覆檢查、洗手?小心是強迫症! 醫:復原需要這些幫助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