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卵巢癌】發病率並不算高但存活率低! 因早期症狀不明顯? 一文了解卵巢癌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高燒 Gofever
發布於 2022年04月27日03:27 • 高燒 www.gofever.com.hk

卵巢癌是其中一個經常聽到的婦女疾病,根據醫管局資料,本港每年約有400宗卵巢癌新症,主要出現在年過50歲的女性身上。雖然卵巢癌的發病率較乳癌等常見癌症低,但由於其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導致不少患者耽誤診斷及治療時間,令卵巢癌普遍出現存活率低問題。Gofever高燒編輯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卵巢癌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供大家參考。

伸延閱讀:【避孕懶人包】避孕針VS避孕藥VS子宮環?婦產科醫生拆解7種避孕方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了解卵巢癌成因!或與卵巢長時期不斷地排卵有關?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器官,約2至4cm大小,位於骨盆腔中子宮的兩側各有一顆,卵巢主要功能是負責製造卵子及分泌女性荷爾蒙,每月排出一顆卵子並經輸卵管送到子宮。而當卵巢長出惡性腫瘤時便為「卵巢癌」。至於卵巢癌的成因,目前醫學界仍有任何明確定論,但有部分學者相信或與卵巢長時期不斷地排卵有關,容易導致卵巢組織出現輕微破裂與修復,從而誘發細胞異常生長。另外,有部分學者則認為與排卵期間荷爾蒙水平上升有關,從而刺激不正常細胞生長。

伸延閱讀:懷孕必睇】清宮圖有用? 食物酸鹼度及性高潮會影響BB性別? 藥劑師拆解5大生仔生女秘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卵巢癌高風險族群:50歲以上及從未生育女性成高危?!

雖然醫學界對於卵巢癌的成因仍未有定論,但目前已觀察到有部分人士屬卵巢癌高風險族群,分別是從未生育的女性、家族病史、遺傳因素、曾罹患乳癌、年過50歲女性、肥胖及停經後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超過5年等等,都有較高風險患有卵巢癌。因此,政府建議停經後的婦女可以定期進行詳細婦科檢查及超聲波素描,有助及早發現卵巢癌。

伸延閱讀:無痛分娩】笑氣 VS 無痛分娩邊樣好? 婦產科專科醫生拆解分娩減痛方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即睇卵巢癌常見症狀

由於卵巢深入盤腔內,所以卵巢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有超過3分2患者在病發初期只有腹部不適及消化不良等症狀,導致不少患者耽誤診斷及治療時間。根據香港防癌會資料,第一期卵巢癌患者五年存活率高達80%、第二期卵巢癌患者為60%、第三期患者降至30%、第四期患者只有10%的五年存活率。以下整理了較常見的卵巢癌症狀,如果持續出現有關症狀應盡快求醫作檢查,以了解是否卵巢出現異常情況:

  • 持續出現胃痛及消化不良情況
  • 腹部或骨盆位置不適、腹脹
  • 食慾不振
  • 小便頻密
  • 大便困難
  • 性交時疼痛
  • 腰背痛
  • 月經不規律或停經後忽然下體出血

卵巢癌診斷及治療方法

要診斷是否患有卵巢癌,首先是醫生作臨床身體檢查,用手按壓患者腹部評估是否有硬塊,另外亦配合超聲波掃描偵測腫瘤,生殖年齡婦女身上如發現少於5cm而mf呈固體狀的卵巢腫塊,多屬生理性囊腫,屬於良性。如果超聲波掃描懷疑腫塊屬惡性,或需要進行組織活檢,是診斷出卵巢癌最準確的方法。

萬一不幸確診卵巢癌,目前大多以外科手術及化學治療兩種方法進行治療。首先醫生將根據腫瘤的擴散程度,為患者切除兩側卵巢、輸卵管、子宮、大網膜及其他已出現擴散跡象的組織。至於早期卵巢癌患者,如希望保留生育能力,醫生會根據情況有機會選擇只切除一側卵巢、輸卵管及大網膜。卵巢癌患者接受手術後,醫生會為患者安排接受化學治療,以減低患者癌症復發機會。

#高燒生活 #女性健康 #癌症專區 #疾病病症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藥】你真的了解成藥風險嗎?急症醫生詳解用藥安全
高燒 Gofever
子宮肌瘤大如哈密瓜!她三度復發術後懷孕 醫憂子宮破裂
中天新聞網
健保署擴大免疫療法給付!肺癌、大腸癌、乳癌病友受惠
中天新聞網
威而鋼還能「壯腦」 !美研究:服用可降低7成失智風險
中天新聞網
脹氣便秘怎麼辦? 中醫師6大調理重點:腸胃、神經、菌群都要顧!
Heho 健康(台灣)
吃完飯就想睡?醫曝若餐後發現「這2點」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VOCO News
鐵含量是番茄的20倍!降血壓、促消化...芹菜5大健康好處一次看,醫曝「這成分」具抗炎抗癌功能
良醫健康網
RSV病毒無特效藥!嬰幼兒感冒「喘得厲害」恐併發肺炎
中天新聞網
黃氏兄弟勇敢揭「痘」!呼籲破除青春痘迷思並積極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8歲女童止汗劑挑戰奪命!醫:腋下管理長效解方需尋求專業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豆豉罐頭竟藏豐富益生菌!醫建議:涼拌吃更好
中天新聞網
知名藝人罹「玫瑰斑」 擦1物後嚴重惡化!醫籲「正確治療」阻損傷加劇
台灣健康醫療網
對方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想要自在的關係,周慕姿告訴你:為何要給對方一個「發脾氣的空間」
良醫健康網
她爬沒兩層樓就腿軟竟是肌少症上身 醫籲「每天這樣做」養好肌耐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家人陸續罹癌,她急赴醫院檢查…五癌公費篩檢升級「讓更多人納入保護傘」,減輕自費負擔:賺到了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康橋學生頭頸重創5小時手術!輸血6000cc救回一命
中天新聞網
美調查市售牙膏「9成含鉛」!高露潔、舒酸定、Crest…還有哪些品牌被點名?毒物專家推6食物排鉛毒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日曬能補充,為什麼6成台灣人「維他命D不足」?4大NG觀念害骨鬆、肌無力,增糖尿病風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印尼「屈公病」疫情升溫發布警報! 國內境外移入創新高也以印尼感染為多
台灣健康醫療網
萬寧熱賣皮膚濕敏救星!日本No.1益生菌KO泛紅爆痘 腸道健康才是關鍵!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挑後背包有學問!背錯不舒適還會肩頸痠痛好不了
康健雜誌
81歲阿公靠「北歐式健走」改善腰痛、走得更久!北歐式健走是什麼?8個好處,醫師告訴你
良醫健康網
攝護腺肥大8成熟齡男性會遇到! 醫師揭「治療方式+飲食保養」要點
台灣健康醫療網
想補維生素D該多吃「黑木耳」,瘦身、抗憂鬱好處多,但2種人不能吃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健康蔬食風潮!北榮推醫療飲食新篇章 3餐建議這樣吃
NOW健康(TW)
未經檢驗新疆紙核桃非法入台!立委批:食安把關形同虛設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腦中風風險倍增!代謝症候群5大指標自我檢測:血壓高、腰圍大於●吋...中3項要小心了
良醫健康網
醫師協助死亡逾7成人同意!台灣支持度超日趕韓,為何立法卻很困難?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