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失敗是成功之母。
對於衝擊上市卻頻頻受挫的珠寶品牌週六福來説,它渴望成功上市的熱情從未被澆滅。
近日,週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週六福”)披露了招股説明書,擬登陸深市主板,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它第一次對資本市場發起衝擊。
早在2019年5月,週六福首次申請IPO,但天有不測風雲,卻因保薦機構的相關違規行為,被證監會中止IPO審查;2020年它再次遞交材料,不過上會被否;然而連連的失敗也擋不住一顆想要上市的心,週六福重整旗鼓,又換了保薦機構,再次出發。
圖片來源:證監會官網
事出必有因,週六福上市頻頻受阻,除了所謂的運氣不好,更多的還是有着難以忽視的經營痛點。
01
珠寶行業離不開“周姓”?
我們先來聊聊我國珠寶行業的風雲往事,畢竟這和週六福的創立緊密相關。
事實上,我國珠寶行業離不開一個姓——周,説起來,這個姓還是我國第九大姓氏,歷史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拋開這些,所謂的“周家人”看起來拿捏了中國珠寶業,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週六福…看得人眼花繚亂。
而在這裏,不得不提一下一位頗有分量的周家人,周至元——周大福的創始人,畢竟這一品牌的崛起給了後來的入局者很多靈感和借鑑。
做成生意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天降橫財這種事可不常見,卻讓周至元遇到了,一次彩票中獎的機遇開啟了他的珠寶事業。
1929年周至元在廣州市河南洪德路創立了周大福第一家金店,而取名周大福是借了“五福臨門,大富大貴”這一彩頭。
經歷了時局的動盪,周大福的店鋪由廣州遷往澳門,緣分使然,周至元帶着熟人的兒子鄭裕彤一起創業,後者憑藉突出的經營能力得到賞識,後與周家長女周翠英結婚,1956年周大福正式由鄭裕彤接手經營,現在大家習慣稱他為“珠寶大王”。
圖片來源:網絡
在鄭裕彤的經營下,周大福拿下了全球最大鑽石原胚生產商戴比爾斯的配發專利權,還率先推出999.9黃金首飾,又實行珠寶首飾“一口價”,不斷出圈,成為龍頭,2011年周大福在港股上市,最新市值為1600億港元。
顯然,對於珠寶人來説,周大福這一擁有超90年曆史的老字號,名氣足夠大,以至於後來有的入局者想蹭蹭所謂的光環。
週六福的創始人是潮汕人李偉柱,很顯然他不姓周,他在大學裏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後的他去了銀行工作,但不甘於平凡的他有顆勇於嘗試的心,隨着上世紀末黃金管制有所放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珠寶的商機,毅然決然辭職,開始創業。
圖片來源:網絡
起初,他先在深圳水貝成立了珠寶鑲嵌工廠,大家都知道深圳水貝可是“珠寶界的華強北”,正所謂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水貝,在這裏,你會看到工廠熱火朝天地搞批發加工,有頭有臉的品牌都來拿貨,水貝算得上是我國黃金珠寶行業的重要基石。
圖片來源:網絡
李偉柱的生意慢慢做着,可惜一場非典疫情打擊了行業,在當時工廠模式抗風險能力低,眼瞧着同行都開始退場,他不甘心就這麼頹靡下去,想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於是乎,藉着前輩們的光環,2004年攜手哥哥李偉蓬在深圳水貝珠寶首飾集中區成立了週六福。
週六福,“周大福+六福珠寶”?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根據招股書,本次發行前,李偉柱和李偉蓬合計間接持有公司 94.09%的股份, 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為若水聯合,持有公司 36.45%股份。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珠寶行業非常重視品牌的價值,其背後的歷史底藴和故事都會為產品增色。一般來説,人們有了相應的消費需求,都會傾向於買大牌,而週六福顯然在起名這塊蹭了下熱度。
事實上,因為這一相似的名字還發生過一件趣事,2016年週六福進軍香港,在當時租金高昂的旺角彌敦道開店,請來了劉嘉玲站台,她説道,“剛開始也以為是周大福或者六福珠寶,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週六福,其實叫什麼名都不要緊,最重要的是生意興隆。”
圖片來源:網絡
如今週六福再衝擊上市,可以發現,圍繞其業務發展的爭議還是頗受關注。
02
毛利率超周大福?
首先來看基本面,報吿期內,週六福實現營業收入22.73億元、20.82億元、28.2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4.03億元、3.86億元、4.29億元,出現了一定的波動。整體來説,其規模和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還是很有距離。
具體來看,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鑽石鑲嵌產品及素金產品的銷售,以及向加盟商收取的特許經營費和品牌使用費;而其他業務收入對公司經營成果影響較小。
其中,鑽石鑲嵌產品的收入和佔比逐年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受疫情、加盟政策調整等影響,加盟商減少採購所致;而素金產品收入增長明顯,事實上,從需求端來説,基於宏觀環境的複雜性,人們抗風險需求不斷增長,黃金作為貴金屬,其避險屬性凸顯,疊加後疫情時代下婚慶、日常佩戴等需求迴歸,黃金消費有所復甦;同時也受益於加盟模式的驅動和自營模式下電商業務規模增長、自營店鋪擴張等因素。
圖片來源:招股書
整體來看,週六福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6.27%、37.62%、34.92%,存在波動,但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還高於周大福。
03
靠加盟、輕研發?
之所以週六福的盈利能力不錯,關鍵還是在於它的銷售模式,即以加盟模式為主、自營模式為輔。
報吿期內,加盟模式下其獲得的收入分別為17.9億元、13.36億元和15.56億元,整體佔比雖在逐年下降,但仍是週六福的重要收入來源。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擁有加盟店3694家、自營店 70家,目前公司重點佈局三、四線城市。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要知道這一模式雖然利於公司較快佔領市場份額(目前週六福整體收入主要集中在我國南方的華南、華中、華東、西南地區),成本花費也不算高,但壞處便是不好完全掌握線下門店經營管理的主導權,一旦加盟商因自身利益考量違規經營,不僅不利於業績提升,也對週六福品牌口碑打擊明顯。
圖片來源:官網
更何況,疫情的突發對線下零售業產生的衝擊過深,不少珠寶零售商都開始轉變銷售思路,適當地跟上電商風口,週六福也行動了起來。報吿期內,公司自營模式下的電商業務增長迅速、收入佔比提高,在主要客户方面,近三年京東都為週六福的第一大客户。
當然,隨着電商業務的發展,相關營銷推廣自然少不了。報吿期內,週六福的銷售費用從2019年的2.58億元增至2021年的3.26億元,同時本次IPO擬募資14億元,也主要用於營銷網絡擴建項目、電商平台升級項目等。
但比起穩定輸出的銷售費用,週六福在產品創新上處於弱勢,目前公司的產品生產和設計主要通過與外部專業珠寶供應商共同合作完成,同時研發力度不夠,研發費用雖有提升,但遠不及同期的銷售費用投入。
週六福的“輕研發”或許與其水貝基因有點關係,在那裏國內珠寶中小品牌混戰不斷,內卷嚴重,加工環節高度分散,整體呈現產品同質化嚴重、技術含量不高等特點,而沒有持續的創新,便會缺失關鍵的產品力和品牌力。
再者,週六福時常捲入商標、商譽的紛爭中,在一定程度上也間接損害了其口碑與品牌形象。例如,公司與張建斌及其關聯公司/關聯門店之間針對商標、商譽等權益採取多種方式維權,並以對方為被吿相互提起多起訴訟。
整體來看,雖然週六福通過加盟模式為自己鋪開了市場,打響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其業績的成長性存在隱憂。
縱觀目前的珠寶市場,雖然整體增速有所放緩,但不是沒有增量空間,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消費者不僅會青睞那些有口碑、有歷史的品牌,也會為個性化的創意產品買單,打好基底,講好故事,不斷創新,才是重點。
如今周大福等頭部品牌也開始在渠道上發力,加速擴張下沉,面對同行的步步緊逼,週六福的發跡史不過十餘年,本身又沒有什麼創新基因,時常陷入“山寨”爭議,未必會有很大的勝算。
04
結語
藉着名字帶來的光環,加盟模式的驅動下週六福的經營之路走得挺順,但這也掩蓋不了存在已久的痛點,上市頻頻受阻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了問題。而在這一存量市場上,創新能力不過關,勢必會落後於對手,更無法讓人心甘情願為其買單,更別提真正得到消費者對品牌價值的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