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朗威電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威股份”)遞交了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説明書申報稿,保薦人為安信證券。
朗威股份是一家數據中心機房及綜合佈線設備提供商,主要從事服務器機櫃、冷熱通道、微模塊、T-block 機架等數據中心機櫃和綜合佈線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其中,2019-2021 年國內數據中心機櫃市場佔有率分別為 12.81%、11.24%、13.10%。
截至招股説明書籤署日,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高利擎,合計控制公司72.15%股份,本次公開發行成功後,高利擎仍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股權結構圖,圖片來源:招股書
本次IPO擬募資3.78億元,主要用於新建生產智能化機櫃項目、年產130套模塊化數據中心新一代結構機架項目、數據中心機櫃系統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募資使用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1
承壓於原材料的價格波動
目前全球 IDC 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國內市場仍處於高速成長階段。隨着雲視頻會議、4K/8K 超高清視頻、雲遊戲、VR/AR 等領域滲透率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帶來的巨量設備接入,眾多高寬帶應用領域將產生相關數據指數級的爆發式增長,預計2019-2025 年,全球數據產生量將增長 4 倍以上。而數據中心作為數據存儲和計算的信息基礎設施,其需求也將同步持續增長。
全球數據量規模 2015-2025 年(單位:ZB),圖片來源:招股書
報吿期內,朗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 6.38億元、7.16億元、10.2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4799.22萬元、5280.74萬元、5716.01萬元。
基本面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可以發現,公司營業收入增長速度較快,但淨利潤增長速度較慢,主要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
具體來看,報吿期內,受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新收入準則的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24.27%、19.51%和 15.30%,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要知道,公司主要產品為數據中心機櫃及綜合佈線產品,其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冷軋板、銅線等。報吿期內,其生產耗用的原材料佔當期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 73.53%、74.22%和 78.84%,佔比較高。
2021年以來,受國際政治形勢、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主要原材料市場價格和採購價格均持續上漲。在不考慮產品銷售單價同時上漲的情況下,主要材料價格上漲,導致 2021 年度毛利率下降 13.47%,公司毛利率對原材料價格上漲較為敏感。
雖然公司採取的定價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傳導原材料價格變動帶來的影響。但在未來原材料價格急劇變動的情況下,由於訂單執行的滯後性,其可能無法完全將價格波動及時傳導到下游客户,對盈利能力造成負面衝擊。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型劃分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報吿期內,公司數據中心機櫃及綜合佈線產品銷售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保持在 90%以上,是其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目前,以技術促進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變革的趨勢不斷增強,公司必須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持續提高研發實力以適應行業的技術與產品發展需求,才能保持市場競爭力。
報吿期內,朗威股份的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 2050.43萬元、2052.56萬元、2658.54萬元,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的均值,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公司研發投入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公司研發費用率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比較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2
資產負債率高於同行
同時,報吿期各期末,朗威股份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 7137.11萬元、9453.78萬元、1.26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11.18%、11.25%和 12.77%。
隨着公司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存貨金額可能繼續增長,如果公司不能準確預期市場需求情況,可能導致原材料積壓、庫存商品滯銷、產品市場價格下降等情況發生,其存貨可能發生減值,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報吿期各期末,朗威股份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低於行業平均值,一方面,報吿期內公司產能較為飽和,為擴充產能持續增加對長期資產的投入,借入的短期借款較多,導致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較低;另一方面,可比上市公司在上市後股權融資較多,持有的貨幣資金金額較大,導致其負債比例進一步降低;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整體償債能力較弱。
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與可比上市公司對比,圖片來源:招股書
公司資產負債率與可比上市公司對比,圖片來源:招股書
3
結語
數據中心是產業數字化的關鍵基礎設施,在網絡數據量迅速提升、雲計算興起以及開始步入 5G 時代的大背景下,對數據中心的需求量將大幅增長。其中,數據中心機櫃作為數據中心的結構系統,是數據中心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目前,IDC 機櫃頭部企業具有較強的質量管理、市場口碑、資本實力、產品交付等能力,在市場競爭中優勢日益凸顯。朗威股份想要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需要進一步擴大產能,拓展業務規模,同時加強創新研發,補充人才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