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漏尿不是老人病!調查:國人泌尿問題多 女性更需注意

NOW健康(TW)
更新於 2024年11月15日01:48 • 發布於 2024年11月15日01:30 • 編輯部 整理報導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你有泌尿道困擾嗎?根據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最新發布的「40歲以上國人泌尿健康大調查」蒐集1,068有效問卷,發現高達52%的民眾有泌尿健康問題,卻有4分之1(24%)不自覺,更有超過27%的民眾深受漏尿困擾;女性更容易忽略自身泌尿道健康。

漏尿並非老人與女性專屬 男性需留意急迫性尿失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泌尿道問題不是老人、女性才會有!針對該次調查,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泌尿部兼任主治醫師廖俊厚表示,只要是40歲以上的熟齡族就要當心。該調查指出,最常見的泌尿問題包括:

1.夜尿(佔28%):夜間起床小便超過2次。

2.尿失禁、漏尿(佔27%):不自主的滲漏尿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3.頻尿(佔18%):每天小便超過8次。

4.急尿(佔10%):突然感到立即的尿意且難以抑制。

5.膀胱過動症(佔8%):同時有頻尿、急尿、尿失禁情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若以性別來看,廖俊厚進一步指出,女性漏尿比例佔40%相對高,超過男性的13%,其中男性以急迫性尿失禁為主,女性以應力性尿失禁為大宗;夜尿則是不分男女皆約佔3成;而夜尿及膀胱過動症的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男女都有增加比例。

漏尿非正常老化現象 6成人輕忽漏尿問題

調查也揭露,超過60%民眾認為漏尿是年紀大的正常老化現象,這其實是錯誤觀念,可能導致輕忽症狀、延遲治療。廖俊厚說:「事實上,漏尿可能是身體疾病警訊,如糖尿病、失智、中風、心血管疾病、攝護腺、感染等問題,若能及早治療、控制尿失禁,不僅治療效果越好,也能幫助揪出其他病因。」

而針對35%部分民眾誤以為,65歲後才需擔心泌尿道困擾,甚至近4成認為只有女性才會有相關困擾,廖俊厚也提醒,更正確的年齡範圍應落在40~45歲的熟齡族群,就應開始注意泌尿道健康問題;換句話說,老化、特定性別皆不是泌尿道疾病的主因,提醒中年以上的族群應有所警覺。

補充水份不憋尿 養成習慣遠漏尿

廖俊厚強調:「許多有泌尿道問題的患者,常用衛生紙、衛生棉、紙尿褲來墊屁股,以防漏尿,其實目前的泌尿道治療選擇以相當多元,不同族群可依照病因,選擇如陰道雷射、攝護腺手術等方式來改善,不僅方便快速也具有良好治療成效。」

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泌尿道問題?廖俊厚點出,泌尿道問題雖好發中老年,但預防要從年輕時期就開始做起,喝足水分、不憋尿是不二法則,不要等到症狀出現才開始後悔。他也提醒,若觀察家中長輩可能有失禁問題,應及早至泌尿科就醫尋求協助,找出原因、搭配適合的解決方式,才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文章授權/優活健康網)

文字編輯:翁靖祐
核稿編輯:陳如頤

# 首圖來源/Freepik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年糕「冷藏or冷凍」?專家:長黴、表面濕黏快丟掉
中天新聞網
癌王「胰臟癌」3徵兆7成罹病! 醫推十字花科、南瓜營養素
中天新聞網
「拖延症」不一定與懶惰有關! 臨床心理師授5方法改善拖延問題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過年單日230人看診!多腸胃炎、流感 11歲女驗出「黴漿菌」
中天新聞網
他B肝「肚子變大」就醫已是末期! 醫籲「及早做1事」活更久
台灣健康醫療網
伏特加除臭法?時尚達人教你快速去衣物異味
VOCO News
春節假期將結束!「開工又低溫」上班族小心季節型憂鬱症
中天新聞網
泡腳助眠暖身又排濕! 糖尿病患者能泡腳嗎?專家解答
NOW健康(TW)
椎間盤突出治療、日常保養方法一次看 讓椎間盤不再「出軌」!
台灣健康醫療網
體重拉警報!營養師曝「減肥最忌諱餓肚子」甩肉要趁早
中天新聞網
體重過輕卻還想減肥? 揭開厭食症不為人知的哀痛秘密
NOW健康(TW)
過年時熱鬧與空虛的反差 特別引發老年憂鬱症!可以這麼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收假症候群」不焦慮!補充「7種營養素」恢復最佳狀態
中天新聞網
高鐵擠爆!2小孩「想上廁所」狂哭 醫感謝:像摩西分海
中天新聞網
42歲婦產後尿失禁高達8年 「1手術」成功告別漏尿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退休成為失智症主因?善用資源打造社交環境,帶長輩遠離孤獨感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些」生活用品都屬醫療器材!販售有規範 使用不當恐害健康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