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告別冬季癢!中醫分享中藥、茶飲及保養祕訣 助你輕鬆解困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1月20日0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隨著年齡增長,皮脂腺和汗腺功能減退,乾冷空氣則進一步加速水分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粗糙、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結果,不僅皮膚易癢,還可能因抓癢過度引發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有位49歲的女性因全身乾癢難耐前往中醫門診,表示她已持續兩週出現雙手、雙腳皮膚乾燥粗糙,手部有抓痕,小腿前側則佈滿暗紅色的不規則龜裂,並伴有輕微脫屑。經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診斷後為「血虛風燥型濕疹」,須採以當歸飲子加減治療,加入桃仁和何首烏養血活血,薄荷、蟬蛻疏風止癢。經過兩週調理後,搔癢症狀已大幅改善,持續門診調養三個月後,症狀完全穩定且未再復發。

康醫師提醒患者,平日應避免辛辣飲食、多塗抹乳液保濕、避免洗澡水溫太熱,以降低症狀復發的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什麼冬天皮膚特別容易乾癢?需要知道的關鍵真相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許多人開始感到皮膚乾癢,甚至脫屑、龜裂或發炎。康涵菁中醫師指出,這種情況在冬季尤其常見,主要集中在四肢外側、小腿前側和手部尤為明顯。這類現象在醫學上稱為「缺脂性皮膚炎」或「乾燥性皮膚炎」,俗稱「冬季癢」,多發於中老年人和小孩。

康涵菁中醫師解釋道,皮膚角質細胞通常依賴汗腺補充水分,皮脂腺分泌油脂則有助於防止水分散失。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皮脂腺和汗腺功能減退,乾冷空氣則進一步加速水分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粗糙、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結果,不僅皮膚易癢,還可能因抓癢過度引發感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用對法才有效!中醫「養陰潤燥」破解冬季乾癢秘方

康涵菁中醫師表示,皮膚油脂不夠通常與「陰虛」有關,治療以「養陰潤燥」為主。她常使用何首烏、生地、百合和麥門冬等中藥進行調理,針對皮膚嚴重搔癢發炎者則加入知母、石膏、黃芩和黃連等清熱解毒。她還推薦患者多食用養陰補血的食物,如木耳、水梨、蓮藕、百合和桑葚,這些食材能滋陰潤燥,減少乾燥症狀。

同時,她建議這類患者避免食用如薑母鴨、麻辣火鍋等燥熱食物,以免加重陰虛體質。此外,穿著方面也應避免較厚毛衣等不透氣材質,選擇棉質衣物避免引發皮膚搔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冬季乾癢高發五大地雷 從小細節開始呵護肌膚健康

除了中醫治療,康涵菁中醫師特別強調日常保養的重要性,並提出五大建議來預防乾癢問題:

  • 飲食清淡:避免食用如薑母鴨和麻辣鍋等燥熱食物。
  • 避免過熱的熱水澡:水溫過高會擴張血管,加重搔癢感。
  • 減少清潔劑使用:潔膚產品可能帶走過多油脂,讓皮膚更乾燥。
  • 勤擦乳液:保持皮膚濕潤,減少乾癢症狀。
  • 穿棉質衣物:避免毛衣引起皮膚過敏、搔癢。

推薦茶飲:百合杏仁養陰茶

康涵菁中醫師特別推薦了一款有助於緩解冬季皮膚乾癢、簡單又有效的養陰茶飲:

材料:杏仁8克、百合5克、生甘草3克、薄荷3克。
製法:將所有材料加水煮沸後,用小火再煮10分鐘,過濾後即可飲用。
功效:杏仁、百合養陰潤燥,生甘草清熱解毒,薄荷疏風止癢,能有效緩解皮膚搔癢症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冬天來碗蘿蔔湯!料理要選對部位 湯品才能甘甜不苦澀
NOW健康(TW)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心理諮商前你該知道這些事
NOW健康(TW)
老婦椎間盤突出飽受「坐骨神經痛」 「1微創減壓」手術緩解疼痛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血便揪不出病因 吞「膠囊」內視鏡解出血危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會好嗎?血糖多久恢復正常?一篇告訴你控制糖尿病前期方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