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提防冬季流感高峰期?補充微生態免疫力配方 持續提升自身防護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2024年01月25日14:03 • 發布於 2024年01月23日12:15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冬季氣溫變化大,又到流感高峰期季節,一直潛伏的病毒都蠢蠢欲動。而且踏入流感季節,不少市民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例如咳嗽、打噴嚏等,所以需要主動出擊,提升免疫力「打底」。而其實腸道含有大量免疫細胞,當腸道微生態達致平衡,免疫系統才能發揮功效,有助對抗病菌入侵,同時加速康復後痊癒!

腸道健康影響人體免疫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原來想要提升免疫力,要由腸道健康開始。因為人體腸道集中近七成免疫細胞,直接影響人體免疫力及感染病毒的風險。當中存在的微生物群體,參與了許多生理過程,如食物消化、營養吸收、代謝調節、免疫調節等,與人體相互作用,形成一種共生關係,幫助阻截病原體入侵身體。當腸道微生物失去平衡,例如某些種類的微生物過度生長或數量減少,都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研究發現,新冠患者的腸道缺乏影響免疫力的益菌,更可能引致許多健康相關問題,例如代謝性疾病、精神健康及腸道頑疾等疾病¹。

從內在提升免疫力 全方位守護健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想預防各種病毒感染,最佳應對方法自然是提升人體免疫力!除了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外,也需要補充足夠益菌,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由本地著名大學研發的SIM01微生態配方 — G-NiiB「免疫+」微生態免疫力配方(SIM01),專為亞洲人而設,是全球首個並唯一根據新型病毒病人研發的精準微生物免疫配方,更含有3+3最佳比例天然活益菌,包括稀有青春雙歧桿菌及長雙歧桿菌(活益菌),同時配合意大利強活益菌及專利鎖菌技術,確保菌落數量能抵擋胃酸直達腸道,有效從內改善腸道微生態,提升免疫能力抵禦病菌。

臨床研究證實功效 抵禦細菌病毒入侵

研究團隊曾進行大型臨床雙盲研究²,利用宏基因組學分析結果發現,不健康的腸道微生態與新冠病毒病併發症的嚴重程度息息相關,並透過測試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血液樣本,證實參加者服用配方後,腸道微生態恢復平衡,能有效改善新冠病毒病併發症徵狀,如皮膚炎、敗血病和傷口感染等,同時提升對抗病毒的抗體水平。而且,研究定期測試參加者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後的反應,有服用SIM01的參加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比率亦較低,更能改善睡眠及皮膚質素,並擁有較正面的情緒反應,證實SIM01可持續減少疫苗不良反應及改善健康質素,提升自身免疫力。另一最新研究亦指出³,改善腸道微生態,有助兒童及青少年減輕疫苗副作用。G-NiiB SIM03為另一隻由本地著名大學研發的微生態配方,旨在為1-5歲兒童建立彩虹免疫力。由今日起,想改善腸道微生態,減少新冠及其他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風險,不論大人還是小朋友都需要提升自身免疫力!立即到:https://www.g-niib.com,了解更多。

G-NiiB GenieBiome核心王牌產品微生態配方免疫+ SIM01 (G-NiiB Immunity)(左)及微生態兒童免疫配方 SIM03 (G-NiiB Immune Kids)(右)。

¹ 中大發現新冠患者的腸道內缺乏可調節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現「長新冠」症狀 腸道微生態失衡成關鍵:https://www.med.cuhk.edu.hk/tc/press-releases/cu-medicine-finds-new-evidence-for-link-between-gut-microbiome-and-covid-19-severity-microbiome-imbalance-might-influence-long-covid-risk
²大型臨床研究證中大腸道微生態配方(SIM01)能減新冠及其他細菌和病毒感染風險:https://www.cpr.cuhk.edu.hk/tc/press/large-scale-clinical-study-shows-cu-medicine-sim01-microbiome-formula-reduces-risk-of-infections-including-covid-19/³ Chow CM, Cheong PK, Hu J, Ching JYL. Can a microbiota-derived health supplement mitigate adverse events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in children? Hong Kong Med J. 2023;29:Epub 1 Dec 2023. Available from: https://doi.org/10.12809/hkmj2210590.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靜電電到彈起 常觸電或是身體警號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別再說太累沒時間運動! 專家教「久坐族10招」輕鬆就能起身動起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2025「葉黃素」推薦!告訴你葉黃素挑選原則、單方複方該選哪個、最多人選擇的品牌是?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運動、低碳飲食太拚變「養病」!醫揭「增免疫力」4大關鍵習慣
台灣健康醫療網
【即食麵】即食麵煮完的水可以重用?即食麵這樣吃更健康?一文解答所有迷思!
高燒 Gofever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NOW健康(TW)
吃菠菜真能抗癌?最新研究揭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降10%
Heho 健康(台灣)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幸福熟齡(台灣)
小朋友坐姿東倒西歪?可能是「肌肉張力低下」!含飯不吞、吐舌也是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屈公病進入台灣!全球開春確診飆破5000例「痛到身體彎起來」,誰最危險?
康健雜誌
增購疫苗今日開打!金門240劑被搶光 民怨「根本打不到」
中天新聞網
抖肩舞王「山鷸」誤闖辦公大樓! 動保處救援重返野外
NOW健康(TW)
14 歲少女受異膚折磨!臉腫像娃娃魚 醫揭 1 方法:還瘦 20 公斤
Heho 健康(台灣)
糖尿病出現蛋白尿當心是腎病變! 中西醫合併治療遠離「沉默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熟齡女教師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 朋友催促就醫才驚見癌細胞找上門
台灣健康醫療網
環保走塑|膠飲管強勢回歸,美國總統特朗普推翻紙飲管:「用幾下就斷裂,簡直荒謬!」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才好了怎麼又中!腸病毒「二次感染」大增?醫揭1關鍵原因
康健雜誌
肌肉流失恐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最新研究告訴你失智症警訊與如何預防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婦科名醫劉偉民發文疑涉性暗示惹議!支持者:別亂做文章
中天新聞網
2025消除C肝! 國健署與矯正署合作推動篩檢治療計畫
NOW健康(TW)
早期肺癌術後仍有復發風險!「基因檢測」超前部署 提升治癒機會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智頻道】8個適合幼兒的Youtube益智頻道推薦 輕鬆學習新知識 幫助孩童認知發展
MamiDaily
泰國出現「變種猴痘」!疾管署示警出遊6周前應打疫苗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