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康健》2025年度好醫師頒獎典禮 30位中生代好醫師齊聚一堂 點亮醫護荒亂世中的傳承火炬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2月24日08:46 • 發布於 02月24日08:46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邱宜君 圖/陳德信攝
《康健》2025年度好醫師頒獎典禮 30位中生代好醫師齊聚一堂 點亮醫護荒亂世中的傳承火炬

《康健》於23日舉辦〈2025年度好醫生〉頒獎典禮,將近30位好醫生齊聚一堂,接受醫界前輩的慰勉與肯定。深受醫師們照護的病人及家屬也到場致意,他們的故事橫跨兩代醫師的關懷,見證了專業傳承與醫病互信的美好,讓現場充滿了溫馨與感動。

自2022年起,《康健》便與各大醫學會攜手合作,以「醫術醫德、國際聲譽、與時精進」3大指標,推選出各科別的年度好醫生。今年邁入第3屆,首度聚焦於50歲以下的中生代醫師,共有30位醫師脫穎而出,人數為歷屆之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表彰這些優秀的醫師,《康健》於23日舉辦盛大的頒獎典禮。《康健》執行長蕭富元在致詞中表示,近年來醫療人力短缺,許多醫師離開了第一線,但也看到許多中生代醫師堅守崗位,持續奮鬥。這些中生代好醫師在醫學光芒最盛的年代進入醫學院,深受師長的影響與感召,經歷嚴格的訓練,並在健保體制下秉持初衷,奉獻心力。因此,《康健》希望能讓這些優秀的醫師被更多人看見。

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時中強調,健康台灣仰賴優秀醫師作為核心戰力。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環境險惡仍堅守崗位,好醫生值得熱烈掌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策顧問、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表示,行醫的核心是「利他、專業、人品」。即使社會變遷、價值觀改變,仍期盼有更多好醫生帶領醫界自律,共同為台灣社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時中強調,總統推動健康台灣,仰賴優秀的醫師作為核心戰力,期盼繼續推動「病人優先、品質優先、弱勢優先」的醫療理念。

衛福部長邱泰源盼好醫師典範激勵更多人攜手努力,讓台灣擁有更完善的醫療照護環境。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近來忙於處理急診壅塞問題的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表示,人從出生之前到終老,每個階段都需要不同醫療團隊的照顧,希望好醫師的典範能激勵更多人攜手努力,為台灣打造完善且有倫理的醫療照護體系。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許惠恒也期許好醫師繼續帶領年輕醫師發光發熱,也盼望更多好醫師能被看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左起)、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許惠恒提醒中生代好醫生別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醫師是過勞的一群,現在人力短缺,環境險惡,對於願意留下來的人,我們應該給予熱烈的掌聲!」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說,好醫師是將心比心、人品好的醫師,即使給付不合理,也不因此鼓吹不必要的手術或自費醫材。他也希望好醫生能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因為你們的健康是台灣的幸福。」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以拿破崙的名言「領導者就是要給人希望」勉勵獲獎醫師。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以拿破崙的名言「領導者就是要給人希望」勉勵獲獎醫師;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總裁Ingo Brandenburg也向醫師們致敬與祝賀,期盼繼續與《康健》和醫界共同努力,改善醫療環境,確保醫護人員能安心執業、守護人民健康、推動健康台灣的願景。

台灣拜耳總裁Ingo Brandenburg(中)也向醫師們致敬,盼與《康健》和醫界共同努力。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病友的生命奇蹟,見證醫者醫術與精神傳承

許多好醫生在得獎感言中,除了感謝師長、家人,也感謝病人與家屬用生命指導自己成為更好的醫師。同時接受兩代醫師照顧的病人及家屬,也表達了他們由衷的感謝,更將醫病互相託付的溫暖情誼、醫者精神的堅定傳承,展現無遺。

《康健》年度好醫生邁入第3屆,首度聚焦於50歲以下的中生代醫師,共30位醫師脫穎而出,人數為歷屆之最。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病友邱先生十多年前曾受陳威明救治,前年一次意外,經歷了73天住院、其中40天處於昏迷狀態,幸而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醫療團隊的守護下重生,團隊中的腎臟科主治醫師楊智宇,正是今年度獲獎的年度好醫師。院長、醫師與病家在《康健》頒獎典禮上重聚,真情流露,讓許多在場賓客紅了眼眶。

「謝謝你們付出這麼多的醫術、醫德、精力,才能讓所有病人像我這樣平安活著!謝謝你們!」邱先生代表所有病友與家屬向30位中生代好醫生道謝,邱太太則表示,醫術精湛又細心、耐心、有同理心的好醫生,是病友和家屬的貴人,希望好醫師們天天運動、永保健康!

本次獲獎的30位中生代醫師,不僅醫術精湛,更醫德高尚、關懷病患。他們的熱情與奉獻,將持續照亮台灣的醫療之路。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豆漿「含鐵量」是牛奶25倍!營養師點出4好處:抗癌、防中風還能降膽固醇…6混搭喝法更健康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抹茶能瘦身嗎?研究顯示多喝抹茶好處多,每日一杯抹茶有助於降低心臟疾病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屈公病境外移入創 18 年新高!印尼為多 症狀一次看「嚴重關節痛到不能動」
Heho 健康(台灣)
高齡照護新解方!迷你馬、銀髮送餐APP到遠距健康!地球解方年會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當睡美人也可以變瘦?「733睡眠減肥法」讓妳躺著就能瘦身,加碼「478呼吸法」有助快快入睡
TopBeauty
美國擬全面剷除人工色素 數千兒童食品首當其衝
VOCO News
特朗普健康|78歲特朗普最新體檢報告曝光:認知滿分!白宮醫生稱「完全適合」履行總統職務。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用「大豆沙拉油、葵花籽油」小心!專家:恐增乳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跟失智家人雞同鴨講,是他退化太快還是你沒掌握正確溝通技巧?「關鍵5招」讓愛有效傳達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地瓜葉助穩血壓、綠蘆筍抗癌!營養師:蛋白質含量驚人
中天新聞網
腳踝受傷神器!認識醫用足踝護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北部麻疹確診女台中活動足跡曝光!衛生局籲18天自主監測
中天新聞網
顛覆傳統認知!美法跨國研究:未婚、離婚者失智風險較低
中天新聞網
6個月減下10公斤!營養師教你靠「4週減重計畫」:跟著做,幫自己養成瘦體質~
良醫健康網
專訪智慧醫療先驅》台中榮總前院長陳適安運用2大關鍵流程,成功化解急診壅塞!
康健雜誌
不只脂肪肝,「這內臟」囤積脂肪更可怕!恐引糖尿病、癌王上身...教你「這樣做」燃燒內臟脂肪
良醫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