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助聽器連噪音也放大長者拒絕戴?3大要點善用助聽器|養和醫院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3年07月06日01:00 • 發布於 2023年07月06日01:00

年紀愈大,聽力可能會因為自然衰老而慢慢變弱,長者可能因而減少與家人和朋友溝通,甚至變得抑鬱。佩戴助聽器有助加強聽力,但為何仍有長者不願使用助聽器呢?

治未病-醫療專科-長者聽力-助聽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講解長者與助聽器。長者們到了某個階段是否都要面對聽力障礙的問題,我們如何界定聽覺出現問題?那大約到什麼年紀會出現此問題?

博士:我們通常會將60歲以上的人士稱為長者,但聽力障礙多數於50多歲時已開始出現。聽覺障礙可分為不同的種類,我們要先了解耳朵不同位置出現聽覺變差的原因和可能性。首先是「外耳道」,可能會被耳垢或障礙物堵塞;接下來是「中耳」,即是耳膜、耳骨及中耳腔。中耳腔會因發炎而出現積水、甚至耳膜穿破,會影響聽力;最後是「內耳」,即是耳蝸的位置,有聽覺細胞和神經,而長者可能因為年齡導致內耳聽覺細胞退化。

一般以為長者聽覺變差,只是聲量大小的問題,其實長者聽覺退化亦會影響聲音頻率的分辨能力,譬如長者一般較難分辨1000頻率和1100頻率的兩個音;另外,長者對聲音時間長短的敏感程度下降也有影響,譬如,「街」是時間較長的語音,「雞」為時間較短的語音,長者可能無法區分不同時間長短的語音而聽不出「街」和「雞」的分別。總括來說,長者聽覺變差受聲量大小、頻率辨別和時間長短等三方面影響。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治未病-醫療專科-長者聽力-助聽器

主持:區博士,你提到頻率的問題,可以具體舉出例子嗎?

博士:頻率即是聲音的高低音,長者需要兩個聲音的頻率相差多一點才能聽出來,譬如「du」和「do」兩個音頻相差很小的聲音,長者是聽不出來的。即使將1000頻率的聲音和1100頻率的聲音比較,長者亦分不到,要和1500頻率的聲音作比較,才分辨到是兩個不同的聲音,這也是失聰者會面對的困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主持:區博士,談到聲音大小,長者有時聽到、有時聽不到,是因為「撞聾」嗎?還是和聲音大小無關係,反而是和頻率有關?

博士:這亦與頻率有關,「撞聾」可能是因為耳朵功能因年紀漸長而退化,對高頻率聲音的辨識度下降,例如我們常說grandma有high pitch loss,長者聽力退化首先影響到接收高頻率的聲音,慢慢亦會影響到低頻率的聲音,因此他們會聽不到部份的發音,譬如「我食豉油」的「豉」/s/是高音,長者可能只聽到「我食油」,但聽不見「豉」字,便會產生誤解。而外國和香港也曾做過研究,倒車時會發出高頻率的聲響以提醒行人要小心,但有長者曾因為聽不到這些高頻的倒車聲而被車撞到,因高頻失聽,產生這些意外在外國和香港也曾發生。

治未病-醫療專科-長者聽力-助聽器

主持:有些長者會用助聽器去改善問題,但佩戴時又會覺得周遭環境很嘈雜,作為家人,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是否應學習跟長者溝通的方法,讓他們可以在生活上不只依靠助聽器?

博士:對,我們首先要明白助聽器其實只是一部擴音機,根據失聰的程度把聲音擴大,如用家的高音聽力較差,便集中擴大高音,若低頻率較好便減少擴音,但終究它只是個擴音機,不能將聽覺恢復正常,家人要理解這一點。

第二,佩戴助聽器也要時間適應,尤其長者可能已失聽了一段時間,大腦已習慣了安靜的環境,戴上助聽器,突然聽到很多以前聽不見的聲音,就會覺得很吵耳,更認定助聽器無好處,有很多雜音;然而這些雜音其實是聽覺正常的人都會聽到的聲音,只是習以為常,因此身邊的人應好好跟長者解釋佩戴助聽器亦要時間適應。

第三,和長者談話時,節奏要放慢一點,切忌太急速或說不停。即使長者可以聽到,也未必能即時理解內容。因為年長,大腦需要較長時間去分析說話內容,助聽器只是幫助收聽,不能幫助大腦加速分析說話意思,所以不妨說慢一點,令長者有時間明白交談內容。

治未病-醫療專科-長者聽力-助聽器

主持:明白,如果長者真的很抗拒助聽器,家人應要怎麼處理?

博士:跟長者談話時,家人要注意早前提及的三個重點——聲量大小、頻率辨劉和時間長短問題。

首先,聲音大小的問題,家人說話時可以提高聲量或佩戴肋聽器。

至於頻率辨別的問題,家人可能愛莫能助。試想一個自小已失聰的孩子,說話發音不精準,即使左右耳都用上助聽器,發音仍然不準。因為不管助聽器有多好,也要靠剩餘的聽覺細胞將不同頻率的聲音輸送大腦,當這些不同頻率的聲音傳送到大腦時已經歪了,自然會影響對聲音的學習和理解,跟聲音大小無關。失聰愈嚴重發音便愈不準確。幸好,成人和長者因為本身具備語言基礎,知道如何發音,但自小失聰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發出正音,所以習慣了錯誤的發音。另一方面,家人亦要明白長者的腦筋已不如年輕時靈活,他們須要完整句子才可了解他人的意思,而不像年輕時般單靠一字半句便能得知箇中意思。

第三就是說話的節奏,跟長者說話要放慢速度,讓他們有多點時間去分析,情況就像聽外國人說英語,若對方說得太急速,很多時候我們未必能聽懂他在說什麼。同樣地,長者的大腦就像老爺車般分析不了太急速的說話,因此家人的理解是十分重要,要明白單靠助聽器不能解決問題,因它只能提高聲量,不能幫助矯正音準及理解方面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多跟長者溝通,說得慢一點並稍為提高聲量,便可有助長者理解我們的說話內容。

另外,因為長者較難集中精神,溝通時最好先輕拍對方,示意他們要集中精神,之後才展開對話,這樣他們更容易明白。

治未病-醫療專科-長者聽力-助聽器

主持:區博士,很多長者因為不適應或怕雜音而放棄佩戴助聽器,但若不使用助聽器會令聽力越來越差嗎?

博士:這是肯定的,長者由於聽覺退化,大腦可能已沒有處理噪音的習慣。當他們佩戴助聽器時會聽到很多環境聲音,此時家人需要解釋給長者知道,這些不是噪音,而是環境聲,其他人也會聽到,需要時間適應。

以廁所沖水聲(高頻聲)為例,有長者認為很吵耳,以前聽不見或者很細聲,但用了助聽器後聲音變得大聲;另外烹調時所發出的「咋咋聲」(高頻聲),以前聽不見,但用了助聽器後卻令這些聲音變得刺耳,此時家人可從另一角度向長者解釋,烹調時鍋鐵的碰撞聲其實是個信號,正好提醒他要留神,有助避免燙傷。只要他們慢慢習慣,所謂的「噪音」可助他避開危險。

總括而言,長者佩戴助聽器後,家人也需要提供協助或配合才可以令他們體驗到戴助聽器的好處。雖然現時的助聽器可以盡量減低噪音,但也不能完全消除,因為噪音根本是一直存在的。

主持:明白,今晚很感謝區博士的分享,相信大家對長者失聰和助聽器的使用也有更多了解。謝謝區博士,有機會再談,再見。

新城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暖風機】冬天暖風機吹得皮膚格外乾燥?提供幾個保濕小貼士 助你舒適度過寒冬
高燒 Gofever
女星自曝患「微笑型憂鬱症」!醫:「超危險」外表看不出來
中天新聞網
肌少症非長者專利 3重點預防肌肉流失(附建議運動)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步入中年的警訊!醫師警告:這五大健康指數異常,恐是慢性病前兆
Heho 健康(台灣)
超級相機「光子計數電腦斷層」 最高可降低輻射量一半!
台灣健康醫療網
50歲男手麻又無力竟是頸椎病變! 嚴重恐導致神經壞死
NOW健康(TW)
新一年想運動減肥?達「這時數」才有效!動不起來先從「這些運動」做起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過年備藥守則大公開,慢病、流感、新冠,該怎麼備藥?
康健雜誌
狂吃3份早餐還是餓,體重失控竟「營養不良」!他改變1習慣成功減重5公斤,3招判斷「這種胖」
幸福熟齡(台灣)
整形醫自錄「自己結紮」!背後原因超貼心:送老婆的禮物
中天新聞網
長期單側鼻塞又頭痛!醫警告快檢查:最壞恐是腫瘤
中天新聞網
【兒童健康】憂嬰兒唔夠暖狂添衣 過度保暖增猝死機會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小心諾羅病毒!食物中毒之王,醫師教你3招緩解不適
Heho 健康(台灣)
攜手國際肺癌學會! 探討肺癌新興療法 助力減少癌症死亡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饗饗食物中毒者逾7成吃生魚片! 北市衛生局:恐感染諾羅
中天新聞網
睡眠窒息次數減 免扎醒 戴呼吸機 不做轟炸機
明報
藥品存放與處理指南! 吃不到的藥可以丟一般垃圾嗎?
NOW健康(TW)
中風後遺症康復新契機 「磁波治療」助巧手重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血管嚴重鈣化治療風險高! 「最新治療」用震的疏通血管,減少損傷
台灣健康醫療網
知多啲:智能表測睡眠窒息 不如留意徵狀
明報
癢爆!高雄5口家染疥蟎「皮膚鑿地道」 60℃熱水煮衣除蟲
中天新聞網
員工心理健康別輕忽! 研究:不良職場憂鬱風險增3倍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