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19日公布國內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例。該案例為一名北部4歲女童,無國外旅遊史。自3月開始出現咳嗽、鼻塞,隨病程進展出現嘔吐與發燒等症狀,就醫未改善,後續四肢更出現紫斑,緊急送醫住進加護病房。經治療目前病況回穩,現已轉入一般病房。什麼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如何靠6點自保?
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發生來自腦膜炎雙球菌的感染,屬於革蘭氏陰性菌的一種。帶菌的人大多數不會有症狀,平常可以與它和平共存,卻可能在感冒時大舉入侵、誘發疾病。
換句話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多數是以「併發症」的形式出現。當細菌侵入腦內,可能出現腦膜炎;當細菌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則可能出現敗血症。治療以抗生素為主,患者需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少數個案必須透過洗腎維持身體功能。
根據全球統計,無症狀帶菌率約5~10%,而台灣疾病管制署2001年調查,20~24歲男性的腦膜炎雙球菌鼻咽帶菌率為2.3%,可見社區間潛藏著無症狀帶原者。
雖然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發病率很低,在台灣,每百萬人之中可能僅個位數發病,但台灣近20年來,每年皆有確診案例,相當容易被忽略。也因為容易被忽略,發生案例可能遠遠被低估。
李秉穎提醒,一旦發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約5~20%個案會在短短24小時之內直接進展成敗血症,致死率可達40~50%,即使給予抗生素治療仍威脅性命,2000年就曾發生一名醫院護理師感冒後隔天就死亡的案例。
早期症狀如流感難診斷 「猛爆性病程」多致殘、致死
難道發病前,沒有任何警訊嗎?「它的早期症狀和流感症狀相似,沒有經驗的醫師也難以快速診斷,」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玉成坦白說道。
麻煩的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後,病程可能快又猛,這樣的「猛爆性病程」可分為以下3階段。
0~8小時內:醫師不易診斷
症狀包括煩躁不安、食慾不振、發燒、噁心嘔吐、咽喉痛、鼻炎、全身疼痛、腿痛等。若發生在嬰兒身上,則有嗜睡、肌肉張力低下等症狀。
9~15小時:典型感染症狀
症狀可能有出血性皮疹、頸部僵硬或疼痛、畏光、假性腦膜炎等症狀。若發生在嬰兒身上,會有囪門突出。有些人可能出現手腳冰冷(敗血症早期徵象)。
16~24小時:可能致命
症狀可能包括精神錯亂、意識不清、癲癇、敗血性休克等症狀,最嚴重恐出現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黃玉成表示,當病人出現敗血症,會引發「猛爆性紫斑」,這種紫斑用力觸壓不會消失,而且因為會使四肢腫脹、血管不通,就算倖存,病人可能有20%必須承受終身後遺症,例如:腦性麻痺、聽力喪失、智力損傷、癲癇、或截肢。
「所以一旦覺得感冒症狀開始不對勁了,一定要趕快掛急診,別去門診慢慢等,會延誤治療時間,」黃玉成提醒道。
親密接觸易感染 嬰幼兒為高風險族群
如何避免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首先要了解傳染途徑及高風險族群。
李秉穎指出,腦膜炎雙球菌是透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喉嚨、飛沫、或鼻腔分泌物等而遭受感染,發生親密接觸(咳嗽、親吻)或一起長期生活的人,感染風險容易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家庭接觸者的疾病侵襲率為一般人的500~800倍。
除了在家中,包括學校宿舍、軍營單位、人與人會密切接觸的地方,也常發生群聚感染。「所以當一人發病,其他人就要投藥預防,」李秉穎解釋道。
世界各國包括台灣,都曾經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群聚感染事件發生,例如2008年新北市時雨國中爆發群聚感染、2017年台灣北部軍營群聚事件造成1人死亡等,令不少人聞之色變。
特別要注意的是,感染發病的高風險族群,以4歲以下嬰幼兒最多,其次為青少年。當然,成人也可能發病,特別是免疫系統缺陷者最容易淪陷。
儘管嬰兒未必經常出門,李秉穎仍提醒,家長在職場中或是兄姊在校園內處於群聚環境,都有被傳染成為無症狀帶菌者的風險,返回家中後就有可能將細菌傳染給免疫力較低的新生兒。
6要點自保 可自費接種疫苗預防感染
想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6大自保之道,包括:
1. 避免與呼吸道症狀病人密切接觸
2. 用肥皂勤洗手,至少搓洗20秒
3. 雙手不碰眼鼻口,避免接觸細菌
4. 減少出入人潮壅擠或通風不良場所
5. 咳嗽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6. 打疫苗
由於造成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血清型分有6型(A、B、C、W、X、Y),台灣以B型為大宗(81%);近年以B型多醣體莢膜研發的次單位蛋白疫苗已上市,保護力約7~8成,每劑疫苗自費約6000~7000元不等。
若有接種疫苗需要,黃玉成建議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選擇適合的預防型別疫苗來接種,嬰幼兒2個月大之後即可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