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肝真的會「爆」嗎?過勞爆肝有沒有道理?

康健雜誌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出處/康健雜誌 文/謝佳君 圖/鄭佳玲繪
肝真的會「爆」嗎?過勞爆肝有沒有道理?

「你爆肝了嗎?」人們常用「爆肝」來形容熬夜或超時工作的疲累不堪。積勞成疾容易傷肝。但是,肝真的會「爆」嗎?熬夜、過度勞累真的會「爆肝」?

佑豪是公司高階主管,常常需要加班工作,偶爾還要熬夜應酬,因為晚睡,也常半夜肚子餓,嗑消夜。前陣子健檢發現他的肝功能指數GOT、GPT都超標,緊張地帶著健檢報告求診:「醫生,我是不是因為常熬夜,爆肝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樣的情節三不五時會在診間上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吳俊穎說,很多人以為肝指數上升是因為太過勞累而「爆肝」,「肝確實會爆,但熬夜、睡眠不足並不會爆肝。」

熬夜不影響肝功能 晚睡吃消夜、喝酒卻易形成脂肪肝

吳俊穎說明,西醫的爆肝指的是猛爆性肝炎,肝功能指數GOT和GPT一起飆升(正常通常在40單位以下,可能上升至數百甚至破千),肝細胞大量被破壞,肝功能衰竭,無法正常發揮解毒、代謝、產生蛋白質的功能,患者平均在6~8週後死亡。國內常見引發猛爆性肝炎的原因是急性B型肝炎或藥物(例如肝腎功能不佳者,一般常見止痛藥也可能有風險)引起,少部分是大量飲酒造成,與熬夜、睡眠不足無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但為什麼成人常見熬夜或加班後肝指數上升?吳醫師解釋,最主要原因是熬夜沒睡覺又吃消夜或喝酒,導致體重上升,容易形成脂肪肝,雖然也會影響肝功能,但指數不會驚人成長,通常GPT比GOT略高1.5~2倍。推測熬夜加班的國人不少,導致民眾看到肝功能指數紅字,第一個想法就是熬夜導致爆肝,同時帶有渲染、誇張式的說法,「事實上,肝功能紅字和爆肝是兩回事。」

吳俊穎強調:「熬夜絕對不會6~8週就肝功能指數快速增加,睡眠與否與肝功能完全無關,即使3天3夜沒睡,肝功能指數也不會上升,肝功能代謝能力也不會下降。」如果只熬夜,沒有多吃東西或喝酒,基本上也不會增加脂肪肝風險。

此外,雖然脂肪肝的影響不像猛爆性肝炎來的快速而猛烈,仍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可能伴隨血糖高、血脂高、體重過重,成為代謝症候群,也容易併發肝功能異常;而且國內40歲以上族群約4成有程度不一的脂肪肝,反而漸漸成為國人肝功能異常的重要原因,因此醫師提醒還是要注意飲食和體重控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熬夜「爆肝」的說法可能來自中醫的肝火旺或肝陰虛,表現出長痘痘、口臭、口苦、頭昏等症狀。圖片來源 / 康健資料

中醫觀點熬夜易肝火旺、肝陰虛 自律神經失調連帶影響消化系統

不過,中醫認為過勞確實可能傷肝,只不過,中醫與西醫對「肝」的定義不同。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奎祐表示,中醫談論的「肝」非指肝臟或消化系統,更偏向於代表自律神經的平衡。很多研究指出,長期熬夜的病人不一定會看到肝指數明顯上升,自律神經的總活性卻會下降,調節身體神經的平衡性容易出問題,也較容易產生慢性疾病,例如癌症、中風、失智等。

因此,中醫的「爆肝」類似自律神經失調,有些人會莫名緊張、感到疲倦,進而影響循環或免疫、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的問題例如出現手腳冰冷、心悸、胸悶;免疫問題可能導致容易感冒、發冷、發熱;消化系統問題則像是沒胃口、胃悶、胃脹等,甚至連帶影響肝指數。

此外,中醫認為「肝主疏泄」,當熬夜、肝疏泄失調,容易肝火旺盛或肝陰虛,肝火旺表現出的症狀包括頭痛、頭脹、長痘痘、口臭、口苦等;肝陰虛則顯現在滋潤度不足且帶有燥熱的感覺,容易皮膚乾燥、乾癢等。

因此,熬夜「爆肝」的說法可能來自中醫的肝火旺或肝陰虛,也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到後期影響消化系統,進而肝功能指數出現變化,「熬夜要導致肝指數瞬間上升沒那麼容易,但要造成中醫的肝火旺或肝陰虛就容易多了。」黃奎祐說。

清淡飲食搭配養肝茶,有益肝臟。示意圖。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吃補小心愈補愈上火 中醫3招正確養肝

很多人吃補養肝,卻發現愈補愈上火,黃奎祐強調,中醫講究辯證論治,要依不同體質給藥,或清熱、或滋養、或化濕、或通下,以達到調養目的。尤其現代人工作忙碌,不良的作息、飲食習慣,加上壓力、緊張等,將自律神經系統逐漸推向不平衡,於是產生了身心疾患,建議養肝還是要從飲食及情緒著手。

1.清淡飲食,搭配養肝茶:避開太油、太鹹、太酸或太辣等刺激性食物,減少身體過多負擔。也可搭配飲用養肝茶,以柴胡2錢、黃耆3錢、枸杞3錢、菊花2錢,沖泡500CC茶飲服用,就能達到補氣、滋陰效果,又不會造成肝火旺。

2.穴位按摩:包括腳背上的「太衝穴」、腳踝內側的「三陰交穴」,這2處都是肝經的穴位,可揉按3~5分鐘,有調肝、疏肝效果。

3.保持情緒放鬆愉悅:中醫認為情緒對肝也有很大影響,生氣易怒傷肝,因此保持心情愉悅放鬆就有養肝效果。當然還要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讓自律神經系統維持正常調控。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起床】冬天的正確「起床方法」你掌握了嗎?正確起床有效降低猝死風險
高燒 Gofever
全球男性陰莖長度排名:「台男12.4公分」大勝韓國歐巴
VOCO News
傳染力超強!「28-43歲」打過疫苗也要注意 醫:較易被傳染
中天新聞網
44歲婦人乳房小潰瘍半年變巨大腫瘤 就醫確診「惡性乳癌轉移肺肝骨」
台灣健康醫療網
林正峰漸凍症逝!近年盛行率增加 醫嘆:痛苦更甚植物人
中天新聞網
關節經常酸軟、無力、疼痛 ? 只補軟骨就夠?打好「筋肌」為關節逆齡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不想「麻疹」找麻煩!中醫師傳授6大防護秘訣,強化免疫力
Heho 健康(台灣)
15萬人次腹瀉掛急診!冬季諾羅病毒來勢洶洶,做好「3措施」防中招
Heho 健康(台灣)
喉嚨卡卡、胸口熱…長期「胃食道逆流」恐癌化!醫教4招改善:左側睡、少彎腰,「這件事」很重要
幸福熟齡(台灣)
緊張、壓力大 腸道也跟著出問題?醫授「9撇步」減壓又護腸!
台灣健康醫療網
冬季追雪, 醫列「你應該要注意的事」! 輕忽恐致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麻疹爆發民眾搶打疫苗!你是高危險族群嗎?專家教你如何自保
Heho 健康(台灣)
搶打麻疹疫苗!疾管署定調「1981年以後」2族群優先接種
中天新聞網
真的不一樣!醫揭症狀大不同…麻疹發燒、蕁麻疹發癢
中天新聞網
飲食清淡膽固醇還是高?北榮心臟權威江晨恩揭「關鍵原因」
Heho 健康(台灣)
愛喝含糖飲料小心!罹胰臟癌風險增22% 醫:還容易胃酸逆流
中天新聞網
流感疫情過年恐達高峰!「這時間」前接種疫苗,保護力才來得及
康健雜誌
慢性阻塞性肺病「做這幾種運動」改善心肺功能 生活質量也跟著提升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