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認知訓練丨唔洗食藥一樣可以延緩輕度認知障礙症!專家:「練書法」有助鞏固大腦協調!中大研究指可預防/延緩認知障礙症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05月23日09:56 • 發布於 05月23日09:46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認知訓練丨隨著人口老化持續上升,認知訓練近年越來越受到關注,保持長者健康和活躍的大腦功能變得尤為重要。中大最新研究發現,長者多寫書法,對協調大腦神經網絡有正面影響,有助促進腦部健康。撰文:Ray@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eBioMedicine》│ 資料來源:《eBioMedicine

認知訓練丨唔洗食藥一樣可以延緩輕度認知障礙症!專家:「練書法」有助鞏固大腦協調!中大研究指可預防/延緩認知障礙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大腦功能衰退疾病,患者的認知能力顯著下降,包括記憶力、注意力和集中力、推理和判斷能力,影響日常生活及活動。輕度認知障礙患者雖然有明顯的認知症狀,但並未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據香港長者精神健康調查數據指出,本港年輕長者(60至74歲)約有五分之一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年長長者(75歲或以上)的相關比例則升至三分之一。更令人擔憂的是,香港每十名70歲或以上長者,就有一人患有認知障礙症。

增加認知活動對大腦神經網絡協調有正面影響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此,中大醫學院進行有關研究,了解參與更多恆常認知活動是否能增強健腦。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過往有研究指出,參與各式各樣建立積極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動,可以幫助延緩長者認知功能下降。然而,目前醫學界尚未完全理解認知活動如何調節大腦功能,恰好該研究證實,增加認知活動對大腦神經網絡協調有正面影響。

該研究招募112名55至75歲、非安老院居住、具有主觀認知功能衰退的長者,參與為期6個月的中國書法練習。所有參加者均有近10年練習中國書法習慣,他們被隨機分配成兩組,一組在研究期間需要將書法練習時間加倍,另一組則維持1小時練習習慣。研究結果發現,維持日常練習習慣的參加者,大腦預設模式網絡(DMN)功能性連結減弱,至於增加練習書法時間的研究參與者,則較少有DMN功能性連結減弱,甚至有所增強。意味著增加認知活動的參與密度對鞏固長者的大腦神經網絡協調有正面的影響;隨時間增長,干預組的工作記憶亦比對照組有更好的表現。DMIN是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功能性連結,當人處於休息狀態時會最活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反複練習有助重新組織及加強大腦網絡功能,從而改善功能連結的表現,將活動功能提升至最高水平。」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朱昭穎教授

中大:勤寫書法可加強大腦的DMN功能性連結

朱昭穎教授表示,書法涉及視覺空間協調、注意力和非語言記憶,與大腦的非主導頂葉和顳葉相關。而增加書法練習可以加強大腦的DMN功能性連結,特別是内側前額葉和海馬結構與顳葉和頂下葉的功能連結。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副教授李廷俊醫生指,經嶄新的神經影像學證實,更密集地進行常規的認知活動,可有助促進腦健康,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非藥物干預方式,幫助社區沒有或輕度認知障礙症長者鞏固認知能力及大腦網絡功能。

護腦小貼士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不飲酒與不吸煙,適當控制體重及血糖與血壓,並且多做運動,亦要空氣污染對腦部健康的影響。
  • 增強腦部抗逆力身體運動可刺激腦神經網絡生長,豐富「大腦儲備」,有助補償因腦疾病損壞的細胞;而益智活動能豐富「認知儲備」,應對腦部病變影響的認知功能。
  • 預防中風可保腦中風不但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更會大大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所以控制三高與建立健康生活模式來預防中風,同樣可減低出現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 減輕壓力與增強心理健康壓力賀爾蒙皮質醇會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所以減少日常生活的壓力,並適當地舒緩情緒壓力,再加上充足的睡眠,保持心境開朗。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夏季高溫危險!「這個溫度」人體會受不了 熱危害風險簡單算、防中暑
康健雜誌
【白飯】以為冷飯加熱就食得?處理不當分分鐘患炒飯綜合症!
高燒 Gofever
「依託咪酯」是什麼? 電子菸濫用成國人健康隱憂
台灣健康醫療網
有益健康的「慢早晨」成為歐美流行新趨勢,專家證實可有效緩解焦慮、緊張、不安情緒,慢節奏早晨可這樣開啟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夏季流感也來添亂,疾管署曝重症+77、死亡+10!預防流感最佳做法
Heho 健康(台灣)
KP.2不容小覷!他「撐5年」才確診新冠 揭崩潰病程:身體像被砲彈轟過
中天新聞網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發生!一文了解自律神經失調原因&如何改善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止痛藥使用不當恐導致慢性疼痛 藥師解答2種常見止痛藥正確吃法
康健雜誌
梅毒、淋病確診數增!嬰兒2個月大也先天性梅毒 一查1家3口都中鏢
台灣健康醫療網
營養師推薦「夏日必吃」的5種水果!熱量、功效和營養價值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鼓勵好處多!3 技巧將鼓勵說出口,4 提醒讓孩子感受信任
Heho 健康(台灣)
新冠增「2起幼兒重症」! 南部1歲童「腦水腫」住院一周...仍在加護病房
中天新聞網
天氣熱到爆!彰化2患者不耐高溫昏厥 醫示警「早上10點到下午4點」別外出
中天新聞網
10句「健康飲食」指南指引你健康飲食之路的方向,營養師再教你如何吃得健康又不費力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再爆小小孩新冠重症!疾管署提醒:家長必做 2 件事保護家中幼兒健康
Heho 健康(台灣)
韓國最新流行MZ Diet血糖減肥法!只需1招就能維持血糖穩定 輕鬆打造易瘦體質?
she.com
入夏冒出好多惱人蟲蟲 搞懂5關鍵問題,蚊、蟻、果蠅、蟑螂遠離你
康健雜誌
肩頸痠痛手部麻痺 居然是內衣惹的禍!?
台灣健康醫療網
未夠30歲就甩頭髮?學識頭皮護養正確觀念,免成脫髮「新力軍」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新冠燒起來了!中風住院病人、家屬都感染 網:身邊一瞬間連中3個
中天新聞網
7月2日台灣「U=U Day」測不到HIV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破解愛滋病毒迷思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把握黃金治療期!7月起未滿7歲兒童 新增6次發展篩檢
NOW健康(TW)
COVID-19確診數激增!台大重啟「控床」措施
Heho 健康(台灣)
COVID-19 疫情進入流行期!確診暴增 817 例,上升 3 成
Heho 健康(台灣)
你也有脂肪肝?全球1/4人罹病卻易忽略,美國心臟協會發聲提醒
康健雜誌
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年年上升! 精神科醫揭「常見13個共通性特徵」別疏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生菌能逆轉腎功能?專家:做對一件事更重要
康健雜誌
「喉嚨痛」患者爆多!醫嘆「變異株傳染力變強」:比去年提早一個月流行
中天新聞網
解放乾眼症困擾!新一代近視雷射手術恢復快、術後視力更清晰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心血管健康與營養的完美結合! 探索酪梨的優勢與益處
台灣健康醫療網
蘇一峰怒轟「新冠抗病毒藥」缺貨!疾管署:2萬份莫納皮拉韋7/4抵台
中天新聞網
退休翁征服海內外高山!行前就醫評估 備妥高山症藥物
NOW健康(TW)
傳吃甜食增腸病毒重症風險?醫學會闢謠:可吃布丁冰淇淋防脫水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