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當前,總是禁不住大吃大喝,換來的可能就是一整晚「食滯」了的不適。要避免食滯,最好的方法當然不要吃過量,但假如不幸發生了,我們又可以如何紓緩不適呢?這裡為你介紹三個穴位助你消滯!
Text/Kio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古鎧綸
食滯原因不同 消滯方法也不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明明飲了茶消滯,還是肚脹並反胃?可能就要出動消食藥,化食積、幫助消化,而不同的消食藥有不同的功效。
吃肉太多:山楂山楂專門消解肉食或肥膩食物,故當吃太多肉類或油膩食物時可喝山楂水消滯。
吃麵食或五穀類過多:麥芽因吃粉麵、豆類或含澱粉質豐富的食物導致食滯,可用穀芽、麥芽(炒麥芽更佳)解滯。
若食滯嚴重者不宜再亂食方劑,建議諮詢中醫師。
3個消滯穴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天樞穴位置:肚臍正中左右各外開兩寸。
功效:它屬於足陽明胃經,有消滯、疏調大小腸、治便秘、胃腸脹氣及腹瀉的作用。
- 內關穴 位置:腕橫紋後約3隻手指寬度,兩筋之間為內關穴。
功效:寧心安神、和胃、止嘔、助消脹氣等。
- 足三里 位置:小腿的正面,膝頭下方3寸(約4隻手指位)。
功效:足三里是顧胃的重要穴位,可消脹氣、助消化,強化腸胃功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食太飽心臟易出事
食太飽會令血液集中到腸胃,心臟肌肉有可能因血液循環量不足,而引發急性心臟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多加留意飯後有沒有出現胸悶、心絞痛等心肌梗塞症狀。
KO 易滯體質!
長期暴飲暴食會影響脾胃功能,令人更易食滯,所以大家不可以依賴解滯食材或藥物,有恃無恐不停暴飲暴食。此外,對於進食少量食物都會引起胃脹不適的人,應該從補益脾胃入手,增強消化功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