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根據最新全球研究,每年有數百萬人因抗藥性細菌失去生命,對全球醫療系統造成巨大壓力。預估到2035年,全球平均壽命將因此縮短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抗藥性問題列為重大公共衛生危機。
抗生素濫用恐致「無藥可用」 10年後壽命恐縮短1.8年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表示,疫情期間抗生素使用量增加,加護病房內的抗藥性細菌數量上升,導致重症患者的治療難度更高,尤其高齡患者的死亡率也隨之上升。為降低抗藥性風險,加護病房已與藥師和感染控制團隊合作,嚴格管控抗生素的使用,並升級感染監測系統。
內科部主任廖俊星指出,臨床上遇到抗藥性細菌時,醫療團隊往往不得不使用副作用較高的第二線藥物,這不僅增加患者的健康風險,亦對醫療資源帶來額外負擔。
防無藥可用 謹守「四不一要」、「診間三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亞東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楊家瑞提醒民眾,抗藥性問題遠比想像中嚴峻,必須共同努力維護抗生素的多樣性,加強全民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認識。臨床上仍發現許多民眾對抗生素存在錯誤迷思,如擅自停藥、私自購藥、主動要求開立抗生素等行為。他再次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守「四不一要」原則:
- 「不」主動要求抗生素
- 「不」私自購買抗生素服用
- 「不」服用他人抗生素
- 「不」隨意停藥
- 「要」遵循醫囑使用抗生素
此外,他也推廣「診間三問」的概念,幫助民眾在看診時能與醫師有效溝通:
- 「有沒有」:藥物是否包含抗生素?
- 「吃多久」:處方中的抗生素應服用多長時間?
- 「小心什麼」:服用抗生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