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容易流汗|天氣熱汗多,中醫話你知係咪正常?

生活易ESDlife
發布於 2023年05月09日09:40

夏天天熱,活動之後出汗較多,屬正常生理現象。環境高溫,和劇烈運動之外,過度疲累,情緒緊張,食熱或辛辣食物時出多汗。排汗是身體散熱,調節體溫。
每個人的出汗量,會因汗腺多少及活躍程度而異,一般來說,女性的汗腺數目比男性多,而男性的汗腺較活躍。所以,有些人相對比較大汗,都可能是正常的。但在沒有明顯誘因下,例如:天熱及穿衣過暖,運動、勞累、緊張或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而大量出汗,汗多程度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生活上的不便,那就有可能是患上汗証。

中醫認為汗証成因與陰陽失調有關。中醫會根據病人出汗時間,分為自汗和盜汗。自汗,是指人體不因外界天然因素、勞累、穿衣過暖、飲食和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即使在靜止時間亦大汗淋漓。另一種盜汗。盜,盜賊的盜字,盜賊通常夜間趁著大家睡著時活動,而盜汗亦是指入睡時汗出,醒來即汗止。
許多病人誤以為多汗,一定是實証,但其實自汗是虛證較多。汗証的虛證主要分為:肺氣虛、脾氣虛、腎陽虛、肝腎陰虛等。
脾腎虛證汗出出清稀量多,兼見怕風怕泠,神疲乏力,易倦,氣喘心悸,面色蒼白,口乾,容易感冒。患者多是體質虛弱,大病久病之後,或長者和更年期人士。某些病例例如:糖尿,甲狀腺疾病和癌症病人也有機會患上。
汗症實證,包括濕熱和陽明熱盛,病人體質以陽盛或濕熱為主,比較怕熱,常見口乾口苦,汗質秥,氣濃,甚甚至沾衣染黃。大便臭,小便黃,患者多為青壯年。
中醫在診治的時候除了要了解病人出汗時間之外,亦會根據病人出汗的部位來診斷。
手足汗出病人多因脾胃不好,導致脾胃運化水濕功能失常,津液從手足而出。透過健脾化濕治療,手足汗也會改善。腋下汗出,汗常夾有臭味,汗色黃沾污衣物,中醫認為是肝經濕熱有關,病人除了控制易怒和緊張情緒之外,日常亦注意少食辛辣濃味食物。
汗多的人在在社交場合中感到尷尬,從而產生負面情緒,甚至令自尊心受損及影響工作。大約20%患者患有焦慮症及抑鬱症,宜及早治療。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想認識更多中醫資訊?請向社康註冊中醫師查詢或瀏覽中醫服務網頁:http://www.ucn.org.hk/?c=chinese_med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資料提供: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大埔區)
註冊中醫師李文鶴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大灣區生活】港人北上「醫」、食、住、行4大指南!
高燒 Gofever
1 歲嬰染A流高燒!住院 4 天病逝 孩童流感常見併發症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腹瀉疫情反彈!單週 30 萬人次就醫 群聚大多是諾羅
Heho 健康(台灣)
柯文哲恩師、台灣心臟外科先驅朱樹勳辭世 享壽87歲
Heho 健康(台灣)
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 醫揭3大關鍵因素
Heho 健康(台灣)
70歲翁腹痛就醫竟確診肝癌!醫警示:這類人風險最高
Heho 健康(台灣)
急診「等嘸床」?醫曝台灣ICU病床人口比「世界第一」
中天新聞網
為何今年急診壅塞如此嚴重?該怎麼改善? 急診醫師分析原因與解決方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錢和休假都不到位!公會盼提供津貼 解決護理師離職潮
中天新聞網
廚房PM2.5濃度恐比戶外高!夫妻「開自助餐20年」雙雙罹肺癌
中天新聞網
有圖!發癢、紅斑、龜裂…搞懂「老後常見皮膚問題」!呵護肌膚4解方:多補充「這些營養素」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耳鳴、耳悶有什麼不同?差異、就醫時機一次看!僅單側耳有症狀要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天吃麵包傷身?研究含二級致癌物 醫:洋芋片更危險
中天新聞網
高血脂盛行率已達3成! 血脂要看哪些檢測指標?怎麼做才能有效控脂?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兒童成長】 點解小朋友要攬毛公仔、枕頭被仔入睡? 認為有生命 具有強大陪伴力量
MamiDaily
1月泰國就增3例新型M痘 潑水節4月登場!行前最晚「這時間」應打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3動作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室內溫度控制在這區間最安全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