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勁減30公斤茶飲人人見效?中醫點醒減肥人士冇捷徑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3年06月29日00:26 • 發布於 2023年06月28日13:35

每次減肥往往都因為自己不夠定力,失敗告終?口痕作怪又想找到減肥捷徑是不是沒可能呢?本集《幾時傾養生》與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分享一下中醫的減肥之道,網上流傳有效的減肥飲食法又有多少個真的健康又有用?

減肥失敗=脾胃惹的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大吃大喝,不節制地飲食,身體變胖自然不過。不過,為什麼減肥期間,減少進食份量,又不吃高油高脂食物,體重仍然未見下降呢?

治未病-幾時傾養生-穴點穴健康-中醫減肥

中醫指,這與脾胃關係很大。
陳綺琪醫師指,脾胃是身體負責吸收食物和消化運化食物的主要器官。「脾胃一出問題的時候,食物中的營養吸收不到,垃圾反而逗留在身體。」她解釋,脾胃一差,痰飲、痰濕、水腫等問題就會積聚在體內,脂肪同樣。所以,脾胃的好壞,直接決定我們身體能否保持一個良好狀態。同時,也決定我們身材的胖瘦。
因此,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減肥之前應先調理脾胃,補脾健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減肥先調理脾胃 基本戒口清單唔易做

對於減肥,現代營養學講究攝取營養素的多少,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但在中醫角度,減肥要講求臟腑之間的平衡,否則怎樣減都會傷身。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已經越養越差,尤其夏天更經常食齊中醫戒口清單上的食物,不止容易發胖,也會傷害脾胃。

治未病-幾時傾養生-穴點穴健康-中醫減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戒口清單

第一: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容易傷害脾胃的陽氣,使脾胃運化得更慢,造成消化不良,十分影響減肥進程
第二:甜食
高糖分食物容易增肥
第三:黏膩食物
黏稠又滋潤的食物容易堆積於脾胃,積累濕氣,造成虛胖體質

大熱減肥飲食:168斷食法

除了飲食的種類,進食的時間對減肥也十分重要。近年流行的「168斷食法」正是抓住進食時間的關鍵,一天中的16小時不進食,餘下8小時就是全日的進食時間。
中醫不反對減肥人士採用「168斷食法」減肥,有不少人都會不吃早餐,只吃午餐和晚餐;或者為了配合下班後可以和朋友聚餐,將168進食時間推得很晚才開始,對身體造成負擔,減肥的效果也不好。

治未病-幾時傾養生-穴點穴健康-中醫減肥

「試想一下,當你吃到晚上10點、11點,其實腸胃已經慢慢進入睡眠時間,開始不想運作。到凌晨1點、2點躺下休息時,腸胃還有很多仍然未消化完所有食物,莫講減肥效果,甚至有腸胃問題出現,如胃酸倒流、胃脹等等。」
「168斷食法」更趨近於讓減肥人士養成正餐定時定量的習慣,陳綺琪醫師解釋中醫看法,最好就在上午的時間開始「168斷食法」,最忌跳過早餐。另外,晚餐最好在晚上6點前完成,那就可以吃得健康地減肥,也沒有過度節食。
「高鹽、醃製食物,或者一些很難消化的食物都應該盡量少食。」黃晶晶醫師提醒,作息不定時的人脾胃比正常人更弱,要比其他人更要控制好飲食,否則為虛弱的脾胃增加更多負擔,身體就容易出毛病了。

網傳減肥配方一試無妨?

不少人會在網絡分享自己的一套減肥方法,既然有人能成功減肥,是不是任何減肥食譜都可以一試呢?中醫師提醒,每個人體質都不一樣,如果冒目跟從一些聲稱「有效」的減肥方法,而不理配方內容是否適合自己,很可能適得其反。
為了減肥及保持健美體態,補脾健胃絕不可少。中醫分享一道溫和的調理脾胃湯水,正是大家常見的「清補涼」。醫師指,清補涼性質平和,具有消暑氣、袪濕的功效,而湯水的材料如白朮、薏米、蓮子、百合、淮山、陳皮等等,都是理氣化濕的材料,無論是大人小朋友都可以飲用。

中醫2妙招幫助輕鬆減肥+抑壓食慾

雖然減肥沒有捷徑,但中醫都有方法輔助減肥人士,可以令減肥效果更顯著。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推薦兩個穴位按摩,多按可以幫助控制食慾,有助減肥。

治未病-幾時傾養生-穴點穴健康-中醫減肥

飢點

位置:耳朵的耳屏前緣
功效:進食前按壓可抑制食慾、飽脹時按壓可促進消化

治未病-幾時傾養生-穴點穴健康-中醫減肥

豐隆穴

位置:小腿兩處末端的中間點,前外側的脛骨前緣外,二橫指處
功效:減肥泄熱、袪濕化痰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大灣區生活】港人北上「醫」、食、住、行4大指南!
高燒 Gofever
1 歲嬰染A流高燒!住院 4 天病逝 孩童流感常見併發症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腹瀉疫情反彈!單週 30 萬人次就醫 群聚大多是諾羅
Heho 健康(台灣)
柯文哲恩師、台灣心臟外科先驅朱樹勳辭世 享壽87歲
Heho 健康(台灣)
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 醫揭3大關鍵因素
Heho 健康(台灣)
70歲翁腹痛就醫竟確診肝癌!醫警示:這類人風險最高
Heho 健康(台灣)
急診「等嘸床」?醫曝台灣ICU病床人口比「世界第一」
中天新聞網
為何今年急診壅塞如此嚴重?該怎麼改善? 急診醫師分析原因與解決方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錢和休假都不到位!公會盼提供津貼 解決護理師離職潮
中天新聞網
廚房PM2.5濃度恐比戶外高!夫妻「開自助餐20年」雙雙罹肺癌
中天新聞網
有圖!發癢、紅斑、龜裂…搞懂「老後常見皮膚問題」!呵護肌膚4解方:多補充「這些營養素」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耳鳴、耳悶有什麼不同?差異、就醫時機一次看!僅單側耳有症狀要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天吃麵包傷身?研究含二級致癌物 醫:洋芋片更危險
中天新聞網
高血脂盛行率已達3成! 血脂要看哪些檢測指標?怎麼做才能有效控脂?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兒童成長】 點解小朋友要攬毛公仔、枕頭被仔入睡? 認為有生命 具有強大陪伴力量
MamiDaily
1月泰國就增3例新型M痘 潑水節4月登場!行前最晚「這時間」應打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3動作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室內溫度控制在這區間最安全
康健雜誌
留言 1
  • ༛༒ê||f'ёγ ᝰ ༲ ∂♥
    香港依家一大堆低質肥 但都好意思任性野蠻嘅零零後 好好咁閱讀篇文章啦
    2023年06月29日19:1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