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專欄】太過心急礙情緒 放鬆心情好備孕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發布於 2023年04月28日12:28

隨著新冠疫情緩和,社會逐漸復常,再加上來年是龍年,相信會有不少夫婦計劃生育組織家庭。生兒育女可能對某些夫婦來說易如反掌,但對一些夫婦來說能成功懷孕難如登天。身體的疾病加上不良的情緒,都有機會妨礙懷孕和生育。(撰文:註冊中醫師邱宇鋒)

以香港的臨床情況來說,男方精子和女方卵子的質素欠佳,是導致無法懷孕的最主要原因。屬於男方的因素包括精子數量過少、精子不活躍、畸形精子太多、精液中白血球過多。屬於女方的因素包括卵巢功能低下、卵泡儲備過低、排卵障礙、卵泡發育不良等。由於成熟精子和卵子的生成大概都需要九十日,在這段時期通過中醫的手段調整身心機能,改善精子及卵子質素,有助增加懷孕機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不鼓勵健康者服藥助孕

在這裡可能有些夫婦立即會問:我需要求診服藥或針灸助孕嗎?其實治療手段的運用,是針對患上疾病身體出現異常的情況。筆者絕不鼓勵健康正常的男女隨便服用藥物或保健品、接受各式各樣的治療來幫助懷孕,一來無必要,二來多數無正面作用,三來身體機能有機會反而愈弄愈亂,四來是徒添精神壓力。有意備孕的夫婦最好能夠先檢查身體及生殖系統的情況,然後向家庭醫生或家庭中醫師咨詢一下。女士可以留意自己近半年的經期有否異常、驗血檢查性激素、做盆腔超聲波檢查,男士可以留意近半年泌尿生殖系統有否持續出現不適、做精液常規檢查。如果發現任何一方或雙方有問題,就要對症處理。如果雙方體檢結果都大致正常,大可放鬆心情,安心備孕。

懷孕生育傳宗接代是人的本能,有時候為了懷孕而作出過多干預,反而好心做壞事。市面上充斥著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彷彿暗示「懷孕很難」。想想要是如此,就不會有那麽多意外懷孕了,也不必刻意避孕。雖然隨著年齡增加,懷孕機會逐漸下降,但如果體檢正常,亦不宜想得太悲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專業人士尋遍網上偏方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這是我一位朋友的遭遇,女方三十八歲,男方四十一歲,雙方都是大學畢業的專業人士。他們知道年紀大懷孕不易,於是在計劃懷孕的期間,特別做了很多準備工夫。首先他們都去檢查身體,特別是檢查生殖的部份,結果一切正常,子宮、卵巢、荷爾蒙、精子狀態都良好。接著他們亦有看中醫調理身體、每星期做三次運動、清淡飲食、早點睡覺。為掌握最佳受孕時機,女方每朝早探基礎體溫,用排卵棒測排卵,希望掌握排卵的時機「一擊即中」。但結果試了三個月,經期還是按時到來。

失望之餘,這對夫婦又在網上搜尋各種助孕偏方,中醫的甚麼補肝腎、補脾胃、益精血、驅寒、暖宮,西醫的甚麼多種維他命、肌醇、葉酸、DEHA、Q10等,聲稱可以養精養卵,他們都統統嘗試,再加上在排卵期的「衝刺」,期望這次能夠成功。三個月後,他們仍舊失望而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折騰了半年仍是毫無「喜」色,於是他們寄望最後一著:人工授孕。但他們考慮到療程涉及抽卵等手術風險,誘導女方排卵的藥物亦可能有副作用,加上所費不菲而成功率又不是很高,他們最終都沒有嘗試。由於每天服營養補充劑、喝中藥、艾灸小腹,每朝早測基礎體溫已弄得夫婦雙方身心俱疲,開始失去耐性的太太於是提出建議:甚麼也不要弄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拘日子「想做就做」,等上天安排!

起初,丈夫對這種做法有保留,他覺得這樣甚麼也不做好像很沒把握,但眼見太太數月來如此折騰,也想到自己常要勉強在關鍵時段密集行房所造成的身心壓力,影響了表現和滿足感,丈夫最後都同意妥協。

兩個月之後,喜訊傳來了。夫婦二人都疑惑著為甚麼這次甚麼保健品也沒有吃,也沒有計算排卵期,反而能成功懷孕。

夫婦二人太緊張更難孕

我嘗試著解畫:生育不僅要身體的預備,精神心理的預備也是必須的。既然身體機能正常,就要放鬆心情靜候佳音。要是在備孕期間太過緊張焦慮,二人弄得神經兮兮的,很容易會引起交感神經、內分泌失調,令身體以為當前正處於「戰或逃反應」中,從而不利繁殖。

要是身體機能大致正常,其實便不應隨便服用保健品或中藥矯枉過正,世上沒有絕對陰陽平衡的事,只要不過不失便可。這些聲稱能養精卵助孕的產品未必都能被身體吸收發揮作用,甚至能加重肝腎分解排泄這些物質的負擔,因此不可胡亂服用。至於中藥或針灸,本來中藥或針灸的作用是糾正身體偏頗,如果身體機能大致可以,就不宜強行干預,否則弄來弄去身體反而變得更不穩定,就有違中醫的「中庸之道」了。

不過,要是夫婦單方或雙方身體出現毛病,尤其是生殖方面的精子、卵子異常,就建議需要積極查找原因並對證治療,切忌諱疾忌醫。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酒店妹染愛滋「民心慌慌」!北市男性篩檢人數暴增 至11/30前開放「隨到隨檢」
中天新聞網
職場霸凌每個人面對方式不同!常見4類型 了解自己學習拒絕、尋求幫助
台灣健康醫療網
皮膚缺水「冬季癢」 藥師授「3不5藥」保養肌膚
台灣健康醫療網
「體溫」也是關鍵!氣溫低國家「罹癌死亡」機率更高
中天新聞網
【豆腐】除了肉類 豆腐也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附健康簡單豆腐食譜
高燒 Gofever
一週至少3起!1歲童染RSV 傳染力超強「比流感高2倍」
中天新聞網
遠距科技再升級! 深入「偏鄉健康照護」為長者打造樂齡生活
台灣健康醫療網
蜂蜜是好糖?穩定血糖、降膽固醇,尤其這2種蜜好處最明顯
康健雜誌
血尿警訊要知道! 無症狀「顯微血尿」容易障眼難發覺
NOW健康(TW)
滴雞精真的能補身體?營養師揭「關鍵營養」才有效
Heho 健康(台灣)
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怎辦? 醫告訴你原因&治療方式
台灣健康醫療網
【節氣|小雪】氣候漸轉入嚴寒 忌食燥熱防內火 吃栗子防寒養腎 曬太陽有壯陽氣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小雪「人體陽氣漸衰」!中醫師激推「杜仲黃耆蔘雞湯」保暖驅寒、強健筋骨
中天新聞網
今「小雪」報到!有「心血管疾病者、抵抗力較差者」應多注意舊疾復發
中天新聞網
美國逾25萬人的研究揭示:多吃這「2種脂肪酸」可降低14種癌症風險!
Heho 健康(台灣)
乳癌治療變重擔 癌友:望健保挺身而出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保12/23起廢止停復保!「不分身分」全都需持續繳保費
中天新聞網
留言 1
  • 有嘟嘟嘟
    2023年04月29日04:0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