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中風後復健,除了要訓練肢體動作 醫曝「這件事」更重要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4年10月23日06: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透過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使失能者能夠每日、密集性的練習執行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藉由重複的成功經驗建立信心,得以增加日常生活的獨立性,提升參與自我照顧和執行居家活動的動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一名72歲陳先生在中風之後,導致身體右側偏癱不能動,喪失了行動能力跟肢體無自主性動作,日常生活都需要仰賴太太的幫助,不僅對自己或是伴侶都造成很大的壓力與負擔。所幸在他接受職能治療師的評估及訓練後,陳先生的身體機能目前雖然無法恢復到中風前的樣態,但回家後已經可以獨立執行日常生活活動,除了減輕照顧者負擔,也提升了陳先生的尊嚴及社會參與的動機。

失能練習功能性活動訓練 以達自立生活能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們總是認為中風後的復健,就是努力的練習走路、練習舉手、練習說話等,讓身體能夠恢復到從前。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何政峰職能治療師說明,失能個案除了肢體的復健外,須逐步練習功能性活動訓練以達到能生活自立,藉由一個支持性的環境讓失能者能自在地去做想做的活動,在此環境下讓失能者能夠再度執行他認為有價值的活動,達到最佳功能的狀態。

個別化職能治療 回歸有品質及尊嚴的生活

何政峰職能治療師表示,像陳先生的情況,他希望自己能夠在家獨自穿衣、吃飯、上廁所,因此治療師協助陳先生設定個別化的職能治療目標,藉由一系列的日常生活活動的功能訓練,如:單手穿脫衣褲及鞋襪、訓練非慣用手進食、搭配輔具獨立大小便及沐浴、訓練可自推輪椅或扶持助行器以建立移行能力等。讓陳先生與現在的身體共存,練習回歸有品質及尊嚴的生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練習執行居家活動建立信心 提升日常生活獨立性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周建文主任表示,民國114年台灣將邁入每5人就有1名長者的超高齡社會,國人平均壽命79.84歲,健康平均餘命72.43歲,意思在臨終前,平均有7~8年會因失能仰賴他人照顧,活得長,卻未必健康終老,是超高齡社會的未來。透過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使失能者能夠每日、密集性的練習執行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藉由重複的成功經驗建立信心,得以增加日常生活的獨立性,提升參與自我照顧和執行居家活動的動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靜電電到彈起 常觸電或是身體警號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噁!情侶吃冰棒驚見「一整隻完整蟑螂」 衛生局要查了
中天新聞網
以為上班太累!總舖師暴瘦、易疲倦…竟是糖尿病上身
中天新聞網
明明沒事卻全身痠痛,「公主病」是真的!9症狀自我檢測纖維肌痛症,教你按4大部位穴道緩解疼痛
良醫健康網
熟女「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就醫一查驚罹子宮內膜癌
中天新聞網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5成的人年後體重增加1.7公斤!營養師提2建議+1方法 甩掉脂肪
Heho 健康(台灣)
與青春痘無關!女子臉部泛紅、大爆痘 竟是玫瑰斑所害
NOW健康(TW)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135歲新疆嬤歷經3世紀!一生只住院一次 長壽祕訣曝光
中天新聞網
北部低溫下探10度! 慢性病高危族群必做6點防寒措施
NOW健康(TW)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燙青菜不一定最健康!譚敦慈曝「冷鍋冷油炒菜」營養多更多
中天新聞網
沒生小孩,老後怎麼辦?拆解「陪病、長照、日常陪伴」誰幫忙…77歲失智症權威劉秀枝:做6件事獨立老
幸福熟齡(台灣)
「這2族群」性病案例快速增加! 醫告訴你為何性病找上你
台灣健康醫療網
獨/溫班亞馬「右肩血栓」整季報銷!醫:常見發生在下肢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