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澄清乳醫LINE@官方帳號滿意度高 三陰性乳癌免疫前導治療助完全緩解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5月13日01:3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葉大成醫師表示,術前就先用前導治療消除乳癌細胞,已是目前國際共通的治療趨勢;若前導性治療時採用化學治療合併免疫藥物PD-1抑制劑,研究數據顯示可將達成pCR的機率提升至64%左右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五十多歲的黃小姐(化名)因乳房腫塊就醫,確診三陰性乳癌,初聞罹癌十分慌張的黃小姐,在網路上搜尋三陰性乳癌資訊時,看到一些負面文章,因而灰心喪志、甚至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幸好後續轉診遇到台中澄清醫院醫療長葉大成醫師,在澄清乳醫中心團隊的細心照護下,目前已順利完成合併免疫療法的化學治療,以及乳癌切除手術,效果十分顯著,讓黃小姐能擺脫乳癌陰霾,重新嶄露笑容。

早期乳癌前導治療有助達成病理完全緩解(pCR)預後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了解患者的乳癌亞型乳癌,已成為治療前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包括荷爾蒙接受體中的雌激素受體(ER)及黃體激素接受體(PR)、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以及細胞生長分裂指數(Ki-67)等,都是判讀亞型時的重要指標。葉大成醫師表示,依照各指標陽性與否,可選取相對應的治療外,也可同時預測疾病預後。若ER、PR與HER2皆為陰性時,就被稱為三陰性乳癌,因能採用的治療方式僅剩化學治療為主,加上復發機率也高,相較於非三陰性平均113個月後可能面臨復發,三陰性的平均復發時間大幅縮短至89個月,因此被視為較棘手之乳癌亞型。

隨著醫療的進步,目前針對三陰性乳癌已有新的治療藥物問世,如可在術前前導化學治療時加入免疫藥物–PD-1抑制劑,提升達成病理完全緩解(pCR)的機率。葉大成醫師解釋,手術前就先用前導治療消除乳癌細胞,已是目前國際共通的治療趨勢,若透過前導治療能達成pCR,也就是在術後病理切片上完全找不到癌細胞時,其預後通常會較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三陰性乳癌治療新突破:前導化學治療加入免疫藥物提升pCR達6成!

葉大成醫師進一步解釋,針對早期三陰性乳癌,若前導性治療時採用化學治療合併免疫藥物PD-1抑制劑,乳癌研究數據顯示可將達成pCR的機率提升至64%左右,對病況相對嚴峻的三陰性病人來說,能達成病理完全緩解實是一大鼓舞。如上述黃小姐的案例,澄清乳醫中心個管師謝惠珍主任說其實並不罕見,診間經常碰到許多被網路搜尋結果嚇到,還未治療就想放棄的病人,「罹癌害怕是很正常的,我們除了提供正確的衛教外,還希望能設身處地得去滿足個別求診民眾不同的需求,以最即時的速度回應,化解擔憂。」

『以病人需求為中心』:檢查一次到位 & LINE@官方帳號達成最即時醫病溝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憑著這樣的理念,澄清乳醫中心從多年前就開始發展『以病人需求為中心』的多項服務。首先,針對健檢民眾,謝惠珍個管師提到,現代人普遍忙碌,要撥出一次時間到院檢查就已很困難,更遑論還要再排時間複檢,故若當次檢查中有要複檢的項目,澄清乳醫中心都會盡量安排在同日完成,省下民眾再次請假、舟車勞頓的辛勞。針對固定看診的病人,乳醫中心於六年多前就率先開始使用LINE@官方帳號溝通,謝惠珍個管師解釋,每位主治醫師都有個人專屬的LINE@官方帳號,病人在加入後,若有任何疑問,就可透過LINE直接與自己的醫師和個管師詢問。謝惠珍個管師說明,「LINE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通訊軟體,普及度與即時性都高,可說是最佳的醫病溝通工具。在LINE@官方帳號上病人若有需求,個管師們都會盡快處理,雖然辛苦但能及時幫助病人處理不適症狀、讓他們心安,就會覺得很值得。」

根據澄清院內病人的回饋調查,有98.4%的病人認同LINE@官方帳號的設置十分便利,96.6%認為回覆很及時,93.5%反應問題能得到解決,也因此整體滿意度高達96.7%。三陰性乳癌的黃小姐也是受惠於LINE@官方帳號,謝個管師說,除葉醫師採用化學治療合併免疫藥物的治療策略奏效外,在治療期間持續透過LINE@官方帳號與黃小姐溝通、迅速處理疑問的個管師,也是讓療程能順利完成的重要推手。謝個管師分享,曾因化學治療而掉光秀髮的黃小姐,現已變回亮麗的大波浪髮型,重新找回自信與笑容,丈夫與剛成年的孩子們也終於能放下心中的大石。期許未來能持續帶給其他病人們如同黃小姐一家的重生幸福,這就是澄清乳醫中心『以病人需求為中心』理念下所追求的目標。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夏季高溫危險!「這個溫度」人體會受不了 熱危害風險簡單算、防中暑
康健雜誌
【白飯】以為冷飯加熱就食得?處理不當分分鐘患炒飯綜合症!
高燒 Gofever
「依託咪酯」是什麼? 電子菸濫用成國人健康隱憂
台灣健康醫療網
有益健康的「慢早晨」成為歐美流行新趨勢,專家證實可有效緩解焦慮、緊張、不安情緒,慢節奏早晨可這樣開啟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夏季流感也來添亂,疾管署曝重症+77、死亡+10!預防流感最佳做法
Heho 健康(台灣)
止痛藥使用不當恐導致慢性疼痛 藥師解答2種常見止痛藥正確吃法
康健雜誌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發生!一文了解自律神經失調原因&如何改善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KP.2不容小覷!他「撐5年」才確診新冠 揭崩潰病程:身體像被砲彈轟過
中天新聞網
梅毒、淋病確診數增!嬰兒2個月大也先天性梅毒 一查1家3口都中鏢
台灣健康醫療網
鼓勵好處多!3 技巧將鼓勵說出口,4 提醒讓孩子感受信任
Heho 健康(台灣)
韓國最新流行MZ Diet血糖減肥法!只需1招就能維持血糖穩定 輕鬆打造易瘦體質?
she.com
新冠增「2起幼兒重症」! 南部1歲童「腦水腫」住院一周...仍在加護病房
中天新聞網
天氣熱到爆!彰化2患者不耐高溫昏厥 醫示警「早上10點到下午4點」別外出
中天新聞網
10句「健康飲食」指南指引你健康飲食之路的方向,營養師再教你如何吃得健康又不費力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營養師推薦「夏日必吃」的5種水果!熱量、功效和營養價值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再爆小小孩新冠重症!疾管署提醒:家長必做 2 件事保護家中幼兒健康
Heho 健康(台灣)
肩頸痠痛手部麻痺 居然是內衣惹的禍!?
台灣健康醫療網
未夠30歲就甩頭髮?學識頭皮護養正確觀念,免成脫髮「新力軍」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新冠燒起來了!中風住院病人、家屬都感染 網:身邊一瞬間連中3個
中天新聞網
7月2日台灣「U=U Day」測不到HIV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破解愛滋病毒迷思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入夏冒出好多惱人蟲蟲 搞懂5關鍵問題,蚊、蟻、果蠅、蟑螂遠離你
康健雜誌
把握黃金治療期!7月起未滿7歲兒童 新增6次發展篩檢
NOW健康(TW)
COVID-19確診數激增!台大重啟「控床」措施
Heho 健康(台灣)
COVID-19 疫情進入流行期!確診暴增 817 例,上升 3 成
Heho 健康(台灣)
你也有脂肪肝?全球1/4人罹病卻易忽略,美國心臟協會發聲提醒
康健雜誌
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年年上升! 精神科醫揭「常見13個共通性特徵」別疏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生菌能逆轉腎功能?專家:做對一件事更重要
康健雜誌
「喉嚨痛」患者爆多!醫嘆「變異株傳染力變強」:比去年提早一個月流行
中天新聞網
解放乾眼症困擾!新一代近視雷射手術恢復快、術後視力更清晰
台灣健康醫療網
地震後家中貓狗「出現這些情況」恐是憂鬱症! 頻繁進出貓砂、異常舔毛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心血管健康與營養的完美結合! 探索酪梨的優勢與益處
台灣健康醫療網
蘇一峰怒轟「新冠抗病毒藥」缺貨!疾管署:2萬份莫納皮拉韋7/4抵台
中天新聞網
退休翁征服海內外高山!行前就醫評估 備妥高山症藥物
NOW健康(TW)
傳吃甜食增腸病毒重症風險?醫學會闢謠:可吃布丁冰淇淋防脫水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