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戴伯芬觀點:除了假新聞,還有偽科學的掠奪型期刊

風傳媒
更新於 2018年11月05日09:28 • 發布於 2018年11月04日22:50 • 戴伯芬
掠奪型期刊對智財權嚴重侵害。(來源:medscape.com)

今年初在臺灣的某學術研究討會中接到一個意外邀稿,有位華人學者希望我將口頭發表的中文論文改成英文,投稿在某國際期刊上。上網蒐尋,此期刊自2001年開始發行,有正式的國際線上期刊碼,出版頻率為每月一期,大概有五篇文章可以免費下載,也有數十人流覽,只是沒列入社會科學期刊論文索引(SSCI)。再深入該期刊的投稿網頁,發現編委會有50位委員,來自歐美、加拿大、菲律賓、土耳其、奈及利亞各國,沒有知名學者,但陣容真是跨五湖四海。

花了暑假三個月時間,改出了一篇8,000餘字的英文論文,依約定上傳完稿。一投稿出去馬上就收到署名Elva的回函,感謝我投稿,給了我期刊投稿編號,只是沒想到她又向我要了一次服務單位等個人資料,這些在之前投稿期刊網頁上早已填寫過了,雖然覺得有點奇怪,我還是再度回傳,她的回函終於提到該期刊沒有廣告贊助,因此需要向作者收出版費,才會送審,最後決定刊登的文章不但可以在網上流覽,也會拿到兩冊紙本。至於期刊出版費依審查委員意見而訂,如果品質良好會給折扣,但是始終沒有提到究竟要收多少錢?我上網再查了一下該出版社,登記住址在紐約市,旗下有十個不同領域的期刊,涵蓋社會人文與自然科學,還有一本期刊是專為華人管理學院設立的,特地冠上「中國」兩字,這一類免費下載的期刊採取作者自付版面費的模式,顯然是為了迎合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學者發表論文的需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掠奪型期刊的擴張

對於「主動邀集稿件並收取發表費,但並未提供健全的同儕審查與編輯服務」的期刊,包含承諾提供不存在的同儕審查、假的影響係數、假的編輯人員,甚至使用會造成誤導的期刊名稱,Shamseer 等學者以「掠奪型期刊」(predatory journals)稱之。國際調查記者聯盟針對這類期刊進行調查,發現自2012到 2018 年之間,發表於全世界五處偽科學平台,總計有 175,000 篇論文,當中竟然不乏知名研究機構與研究型大學的研究人員,甚至還有諾貝爾獎得主學者,他們在投稿之後不必經過長達半年以上的同儕審查程序,即可快速出版。

針對偽科學橫行現象,德國公共傳播協會NDR、WDR共同公布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大約有40萬名科學家已在偽科學期刊出版論文,德國大約有5000名科學家涉入,其中不乏知名學者,自2013年起這類掠奪型期刊在全球學術界大規模發行,這些偽科學期刊的基地主要集中於南亞、波斯灣、非洲或土耳其等第三世界國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掠奪型期刊充斥,不知名研究者也受刊登論文於其中。(來源:medium.com)

全球壟斷出版商對智慧財權的掠奪

諷刺的是學術界另外一端的頂尖期刊,近來也加入了「掠奪」學者的行列,《自然》、《細胞》、《科學》三大期刊雖然有嚴格的同儕審查制度,但也不約而同地向作者索取價格不菲的計頁出版費,《細胞》第一張彩色圖片就要1,000美金,之後每張圖片275美金,為了一篇論文出版,可能需要支付5,000美金。研究者辛辛苦苦地做出研究發表,沒有拿到稿費,還要自掏腰包支付鉅額出版費用,最後再由研究者所屬大學花鉅額經費,買回自己學校教授的研究成果。雖然科技部或學校可能給予研究者獎勵金或研究經費,不一定都要研究者支付,但是知名期刊價格水漲船高,年年調漲,美國一所大學每年要向出版集團支付50萬到200萬美金的期刊費用,連財力雄厚的哈佛大學都感到吃力。這種買空賣空的學術生意,難怪全球壟斷的五大學術出版商蒸蒸日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由於研究著作和個人升等與取得研究資金的機會息息相關,在巨大的出版壓力下,研究人員皆極力爭取出版機會,對於臺灣學術界而言,英文出版儼然成為學者具「國際」影響力的指標,這也是掠奪型期刊在非英語系國家特別能夠吸引稿源的原因。還有少數學者聰明地將研究成果先以英文期刊出版,之後再出中文期刊,再集結專書出版,就像一部電影先轉成DVD之後,再轉到有線電視放映,仍是同樣的內容,但製造出研究者著作等身的假象,國家出錢所做的研究成果先分享給國際,再回到國內,是不是太過媚外?一篇論文三吃的作法是不是太浪費學術人力資源?難怪臺灣學術界難以培養真正的人才。

掠奪型期刊的存在滿足了學術界內部晉升的要求,卻造成科學誠信的重大危害,或宣揚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或為企業做置入性行銷,對於社會大眾造成更大的危害,如對特定社群的歧視、左右政治選情,或者宣傳某種新藥而讓大眾誤信「偽科學藥方」。

反擊掠奪型期刊的Sci-Hub網站。(網站截圖)

對於掠奪型期刊的反擊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蘭迪·謝克曼、斐里德·穆拉德、羅伯特·胡貝爾已對偽科學期刊盛行現象提出嚴正警告,加州伯克萊大學的謝克曼教授甚至創立一個開放獲取期刊《eLife》,獲得接受的論文可以免費出版,以對抗向研究者索取鉅額出版費的豪門期刊。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Alexandra Elbakyan更絕,創辦了Sci-Hub網站,提供全球學術工作者免費下載學術論文,雖然被五大壟斷出版商追殺,卻引起全球學術界一片讚聲。科技部的研究誠信辦公室在防範個別學者的不倫理行為之外,更值得檢討掠奪型期刊對於臺灣學術界「制度性的智產權侵害」,以及偽科學期刊的傳播對公眾造成的可能影響,才能防止臺灣科學界誠信的全然崩壞。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 更多優質新聞,請前往風傳媒新聞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新聞 相關文章

北海道美瑛「白鬚瀑布」出人命!男摔落身亡 日警:疑亞洲遊客
中天新聞網
兩貓屍被棄元朗上攸田村引水道 距貓頭祭品現場不足百米
on.cc 東網
高雄分屍案!嫌犯提屍塊逛大街「10hrs來回18趟 」 途經商圈和賣場
中天新聞網
屯門井頭上村南地盤致命工傷 40歲泰裔男工人死亡
商台新聞
高雄爆連環碎屍案 7旬老翁殺3婦肢解後棄屍河中
國際 on LINE
深圳走失寵物狗遇車禍 遭高速公路人員帶走分食
on.cc 東網
乘客大聲傾偈極滋擾 九巴車長停車開咪怒罵「繼續講啦!我大把時間」(有片)
am730
大熊貓曬靚相賀大家收工 網民:好想攬住你哋取暖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A1:西九又蝕10億 盡顯黑洞本色
on.cc 東網
小叔冷血殺3女!大嫂好心借房住反遭虐殺碎屍
中天新聞網
涉詐騙房委會等逾1500萬貸款 首腦潛逃20年回港提訊
商台新聞
影/高雄翁分屍3女「極冷靜」退休有錢 雜貨店:交往複雜
中天新聞網
《哪吒2》總票房逾67.9意 登頂全球單一市場票房首位
商台新聞
71歲婦疑遭碎屍剝皮丟水溝 72歲男友人落網
on.cc 東網
76歲會計師竊委托公司125萬美元 判囚5年
商台新聞
高雄73歲冷血翁連殺3女!全在同房間發現 分屍肉塊扔河「餵魚」
中天新聞網
庫克群島擬與華簽重要協議 新西蘭:措手不及
on.cc 東網
特朗普關稅戰|美國對港貨加關稅 港府向世貿申訴:無視《基本法》及單獨關稅區地位
am730
高雄連環殺人魔 73歲翁涉殘殺3老婦 剝皮分屍棄河
am730
加拿大港人救生艇計劃簽證周五截止申請 移民部:不再延長
國際 on LINE
哈爾濱亞冬會晚上舉行開幕式 習近平宣布開幕
商台新聞
國安處拘26歲男子涉嫌妨礙司法公正 周六提堂
on.cc 東網
34歲男現皮疹水疱確診猴痘 潛伏期曾在港有高風險接觸
on.cc 東網
30歲男涉自行打開港鐵車廂緊急出口 半年後落網被拘控
商台新聞
華名廚刷新世績 意國製全球最幼手工拉麵
on.cc 東網
古琴藝術傳承人蔡昌壽離世 羅淑佩表哀悼惋惜
商台新聞
34歲男子感染猴痘 潛伏期內曾在港有高風險接觸
商台新聞
筍工|公務員新空缺月薪可達6萬以上 小輪助理員小學程度即可申請
am730
賽車手涉毒被捕暈倒不治 死因庭裁定死於自然
on.cc 東網
天文台 : 今早稍後氣溫將逐步下降 屆時會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on.cc 東網
海洋公園推鱷魚皮表帶手錶 晚上致歉即時將產品下架
商台新聞
張家界食店的士聯手劏客 遊客點兩餸索價844人民幣
on.cc 東網
4人進食深圳購入牛肝菌後食物中毒
商台新聞
國產坦克主動防護系統 實彈測試首次公開
on.cc 東網
最快樂處做最痛苦事 年輕人興入主題樂園自習
on.cc 東網
珍惜生命│深水埗女子住所上吊 鄰居發現惜太遲
am730
中方就魯比奧涉華言論 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商台新聞
緬甸詐騙園區|39中國公民妙瓦底獲救 外交部:正同泰緬共同剷除電詐毒瘤(更新)
am730
寒冷警吿生效 下周日氣溫恐跌穿10°C 勢成入冬以來最低紀錄
on.cc 東網
高雄碎屍魔連殺3人!前鎮河再撈到一隻手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