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未來城市:藥丸多到揼 醫人變害人? 藥餘要減,從派藥模式說起

明報
更新於 2021年06月05日18:26 • 發布於 2021年06月05日20:30
(明報製圖)
公立醫院醫生人手緊拙,等藥的病人又要輪候多時,往往一次過獲發大量藥物,用以在下次覆診前穩定病情。(資料圖片)
社區藥房(圖)讓藥劑師有更充裕時間為病人提供藥物輔導,跟進用藥情况。藥劑師蘇曜華另建議仿效韓國藥房,以機械化程序包裝每月用藥,提升效率。(資料圖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明報專訊】醫生給你的藥,有沒有試過沒吃完,病就好了?又或不幸惡化,趕往求醫,獲發新藥,吃剩的又如何處置?傷風感冒買來的成藥,有時在過期前也未必趕得及全數用光。你甚或經歷過,當家中年老長輩過身,櫃桶裏卻剩餘他下次覆診前,「夠食」半年、大包大包穩定病情的藥。種種情况下產生的藥餘,你以為一把丟到垃圾桶裏就無後顧之憂?其實,藥物回收在全球多國都有明確機制和措施,但香港高官卻不下一次稱家居藥物混合一般垃圾棄置都無問題。為何我們遲遲未起步?

家居棄藥 分量「無傷大雅」?

前社工陳炳麟退休前從事長者服務,時常上門探訪,每每看見老人家吃剩好多藥,「我看見上面有符號,有毒。既然不可以亂用,亂丟其實都會污染泥土,污染水。魚吃了,我們又吃魚……」他發現大家往往不懂處理,藥丸丟到垃圾桶,藥水就倒落鋅盤和坐廁。見狀,他一直放在心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藥餘究竟有無毒?藥劑師蘇曜華指出,藥物大部分都是化學物料,若棄置堆填區,化學物會滲進地下水,再而流出海洋,進入食物鏈,當海洋生物吃了,人類又吃海鮮,到頭來成為受害者。

藥物回收的討論並非從未在議會出現。2017年,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曾書面回覆議員提問,指《廢物處置條例》下,醫院、診所等機構產生的廢棄藥物和針藥被界定為化學廢物;其儲存、收集、運送及處置均要符合規例的嚴格規管。不過她說,有關管制並不適用於一般家居情况下棄置的藥物和針藥,指由於「數量一般不多」,現時與一般家居固體廢物混合處置,並重申政府無計劃提供收集服務。這與當時數年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數量相對較少,不會導致污染或危害公眾健康」的說法,並無變改。

堆填區檢抗生素超標 助長抗藥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事實又是否如此?陳炳麟和蘇曜華引用2018年浸大生物系研究報告,反駁兩名局長的說法——以浸大生物高級講師鍾姍姍為首的研究團隊曾收集新界西、船灣及已關閉多年的望后石3個堆填區的垃圾汁樣本,測量7種藥用抗生素,發現其中3種即使經污水處理,含量依然超出由國際生物醫學學者訂立的「預測無影響濃度」參考指標,增加抗生素抗藥性風險,長遠影響人類健康。鍾姍姍亦曾建議政府設立家用廢舊藥物回收計劃,敦促妥善管理堆填區垃圾汁排放。

記者向環境局電郵查詢藥物回收計劃之有無和時間表,新聞組發言人引述上述相關規例,重申「由於家居所棄置的藥物數量不多,會混合一般家居固體廢物處置」之說,未就具體體計劃作任何正面回覆。

公院缺人手:半年期的藥 10秒內交代

解決藥餘問題,首先要問,點解有咁多吃剩的藥?陳炳麟和蘇曜華指出公立醫院人手不足,專科門診輪候期長是產生藥餘的一大主因,認為需從源頭減廢。當院方給病人發放直至下一覆診期前的足夠用藥,牽涉往往多達半年至9個月的藥量。其間可能出現的變數很多——病人可能病情有變,入院治理,醫生再對症下藥,舊藥不再適用;又可能因記憶力欠佳忘記服藥,又或自行按身體反應判斷停藥,甚至因病身故,手上大批藥物也再無用處。

要改善情况,就要改變派藥模式。陳炳麟建議拓展NGO營運的社區藥房,承接公院部分配藥工作。他舉例說明,病人看完醫生,可先在醫院配藥處提取首兩個月藥物,此後逐月到社區藥房,按醫生藥方領取該月用藥。此舉除可減省藥物浪費,更可有更多空間進行藥物輔導。他曾建議在瑪麗醫院闢出一角開立藥房,與相關代表開會,惜無回音。蘇曜華說,現時醫管局的藥劑師和配藥員接觸病人的時間約只有10秒,「多過10秒,下個病人可能就鬧」。他苦笑道,醫管局利用很少資源聘請很少藥劑師,應付全港大部分人的需要,以錢來衡量其實好符合成本效益,然而卻難有機會了解病人食成點,有沒有聽話服藥。社區藥房的另一作用,就是提供藥物輔導,跟進服藥過程。

據蘇曜華了解,英美很多地區的看診、覆診與配藥分工仔細,分流合作。

首先,每個病人需事先登記居所附近一名指定私家診所醫生,公立醫院跟私家醫生會緊密聯繫。病人到醫院求醫後,一般會回到私家診所覆診,「醫院的專科醫生會寫封信給病人家附近的陳大文醫生,叫他繼續睇住阿婆,萬一出現什麼情况,就請她回到醫院」。病人覆診後,需持醫生處方到市面上其他藥房買藥。

如此分流既可讓有穩定補貼的私人執業醫生分擔公營醫療負擔,縮短覆診輪候期,讓病人得到更密切的照顧;又能避免批量開藥,病人到藥房領藥時,藥劑師也有足夠時間跟進其服藥情況。

根治方法——

社區藥房:每月派藥兼做諮詢

陳炳麟憤然說:「政府唔做,咪我們去做。」2007年,將近退休的他創立首間社福界非牟利社區藥房,其後擴展至4間。問及這些社區藥房是否用作示範的先導試驗,陳炳麟強調:「是成功了的。」當年他聯絡藥廠以低價售賣處方藥,再以成本價轉售有需要的人,藥房同時為廣大市民提供服藥諮詢。陳炳麟指當年藥劑師月薪4萬,籌集的經費只夠僱用一位,於是他另外情商蘇曜華合作,找來一班藥劑師義務幫忙,定期到社區藥房約見有需要的病人,「約個時間,讓病人拿啲藥返來,逐個逐個見藥劑師,問問例如服後反應正不正常」。計劃同時拓展上門探訪服務,讓義工團隊透過視像與藥劑師對話,即時指導長者正確的服藥規律。不過陳炳麟退休後,找不到有意參與的NGO延續,計劃唯有告一段落。

藥物輔導可在源頭減少藥餘,蘇曜華指政府後來於2017年底推出「覆配易」方案、分階段配發藥物的理念亦相近。他認為如能透過NGO營運的社區藥房派藥,更能以此作切入,藉機接觸同時有其他需要的人。因此,他們2018年撰寫建議書,交予特首辦。「每個月取藥,希望公公婆婆不是回到醫管局,而是去NGO地方。社工見到他們,『咁瘦,有無嘢食?無?我幫你申請送飯!』」他希望被忽略的長者和獨居長者可趁着每月領藥「見一見到」NGO的同事、護士和藥劑師,「利用派藥機會做其他服務」。

他們的建議其後獲參考——2019年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成立,去年兩間NGO亦分別獲批深水埗及黃大仙的地區康健中心營運服務合約,同年施政報告更公布多區的地區康健中心選址。不過,蘇曜華批評做法與當初構想變質,「外判了,但不是要人每個月來拿藥。有個藥房了,又是用來做教育。做教育都做了幾十年了,還用舊的模式?」

難題——

NGO、市面藥房、藥廠 統統抗拒

雖然陳炳麟在2009年延遲退休兩年,仍未能見到藥物回收的一環在他開創的社區藥房展開。相隔多年,陳炳麟近年再次聯絡不同NGO爭取支持,上至管理層下至前線,希望機構願意在中心放置藥餘回收箱,讓他和合作伙伴上門收集回收。他說,即使重申毋須額外經費,僅是容納一個箱子,惟有人明言「無錢賺就唔做」,也有人已讀不回。

他明瞭名利對社福機構營運的重要,認為即使無利可圖,「名」其實也可以提供某些誘因,「NGO好多時候申請基金或者政府錢,都會被問盡了什麼社會責任。願意持續支持藥物回收,在中心放箱子和配合,對他們就有利了」。他推想,因為涉及企業社會責任,甚至可吸引商業機構參與:「環保回收箱好多都在商業機構做,起了個頭就得。」

台灣政府安排藥餘回收箱設置於部分藥房,再集中送往用火燒毁。蘇曜華認為若非政府促成,坊間藥房藥行未必願意配合,「每尺地方都是錢,擺盆花好過」。此外,由於不清楚藥物狀况,老闆對衛生或有疑慮,不願回收箱放置店內。

陳炳麟曾接觸某些政黨,希望他們可在行政會議上提出議題,爭取和撥款,有政黨代表以此舉不會為其帶來利益為由拒絕。未得政府資助,只能靠私人捐助。陳炳麟嘆道,退休後他再無機構背景支持,說服力大減,募集捐款有難度。他曾遇到有心人不計較,但與此善長有聯繫的藥廠卻在背後左右決定。「他怕好心做壞事,可能跟藥廠有交情,他問藥廠,這間大藥廠話no,好坦白指會令他們生意減少。」陳炳麟解釋,如藥物輔導推行理想,公院醫生毋須再次次開出近一年的藥量,而是先開兩三個月分量,減少浪費,變相亦節省政府購藥支出,導致藥廠生意大受影響;此外,也會減少醫務所的賣藥收入,恐難獲得醫生團體支持。

從定期回收起步

記藥餘去向 建公眾信心

從事藥物回收,必須申領專有牌照。回收業界代表葉文琪指出,「考牌」涉及運送車輛的改裝,需滿足收取的容器和暫存位置的要求,以及相關人員訓練。回收商也需清楚提供標準作業流程。「問題係有無生意。好多人現在都就咁揼,政府又講了好多次無需要。」他曾一度籌備「考牌」,但發現普遍市民未有藥物回收的意識,而且估計牽涉資金近60萬元,因此將計劃暫緩。

他建議參考美國個別地區藥物回收的做法起步,「一年幾次,某幾天可放到某些地點回收」。初期不用恆常回收,例如借現時多區都設有「綠色便利店」(綠在區區)之便,選定每年某星期收集,再聘請承辦商一次過到各區收集,送往化學廢物處理中心集中燒毁。

陳炳麟、蘇曜華及葉文琪均認同同時做好公眾教育的重要,讓市民明白藥餘造成的污染和自己的責任,大家才會體諒要較往常頻繁取藥的麻煩,改變習慣。陳炳麟特別在意建立市民對回收服務的信心,認為收集量可說明需求,因此回收商要將燒毁過程交代仔細,例如為上鎖的回收箱加設RFID晶片追蹤,並將回收紀錄電子化,「一定要做得誠實,仔細做,讓人可以追蹤到藥物去了哪裏,不相信可以再查」。

當一切未有定案,個人層面又可以做什麼?蘇曜華指現時許多藥廠已逐步改善藥物包裝,以錫紙包裹總比散裝好,「吃剩了藥,還在錫紙包裝裏,人們棄置前不會咁好心逐粒啪出來。錫紙令藥不會遇水即溶,已經very good」。棄置方式,他認為可向台灣借鏡,當地政府教育民眾,如無法將藥餘拿到藥房回收,丟棄前可先以膠樽盛載。利用塑膠需長時間分解的特性,讓藥物的毒素延遲釋放、流入海洋,雖然只是將惡果推延,蘇曜華認為總好過直接冲落海。

【藥物回收篇】

文˙ 潘曉彤

{ 圖 } 資料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劉子斌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香港美食:【唔洗靠運氣!香港仔艇仔粉固定停泊!香港最後2艘!心機制!用大地魚乾熬海鮮湯】
香港人遊香港
網上熱話|女網紅公開內地扇貝超平原因 真身竟然用XX肉代替 網民:真係唔敢食
am730
【LINE你睇】女子神似《蒙娜麗莎》爆紅? 笑容也一模一樣
LINE TODAY
考驗人性的詐騙?以為男友將繼承鉅額遺產 女子毒殺男友
阿尼尛 Anima
愛貓熟睡呈現又長又直的「一字型」引眾網友曬出自家「一字型貓」
阿尼尛 Anima
《黑白大廚》評審安成宰要來港!姊妹店MOSU Hong Kong位於M+博物館,節目中的招牌菜也吃得到
PopLady
【LINE你睇】明治糖果「CHELSEA」停產後 超市竟現「CHEERS」糖引熱議
LINE TODAY
英倫風芝娃娃街頭散步 超模氣勢輾壓眾人
HotCat! 熱貓
【職場英文】會議英文8句流程句型 + 18句開會常用單字 召開會議、開場白、議題
TopBeauty
【投訴老師】唔畀學生小息圍埋傾偈 同學無心1句激嬲訓導 「中學仲有咁耐我睇你之後點過」
MamiDaily
真的超像!女子喝一口水「開始亂叫」 成功和火雞溝通
Styletc TW
【LINE你睇】離別擁抱限時3分鐘 紐西蘭機場規定快閃道別
LINE TODAY
樂富NITORI優惠大激賞 1折入手過百件家品/贏取10,000元禮券/開幕優惠
am730
不管別人怎麼看,多虧我「沒老公、沒兒女」而沒被綁住!得以多次獨自旅行,體驗新的冒險
幸福熟齡(台灣)
天冷喝熱湯~巴西蘑菇紅棗雞湯
iCook 愛料理
WINE:全球暖化 產區適合種植葡萄 英國葡萄酒界異軍突起
明報
新店關注組|日本人氣燒鳥品牌「過江龍」鳥貴族 12月登陸香港 首間分店選址屯門市廣場
am730
道地綠地野營祭丨音樂會、綠色生活工作坊、綠色市集
癒報 Healpy Post
【浪漫體驗】締造浪漫全新海景慶祝盛宴
Supermami
TRAVEL:海之門穿越古今旅程 突尼斯充滿阿拉伯色彩
明報
你是高敏感人嗎?給內向或高敏感的你,釐清人際界線、保護自我、快樂做自己的「最強實踐指南」!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甘栗飄香下午茶 中西俱備滋味誘惑
Wendysugar扮靚玩樂gogogo
新店關注組|內地茶飲品牌一點點尖沙咀開業 內地店奶茶配料免費任加
am730
首屆《飛躍繪本》計劃圓滿舉行 一文盡覽八本本地插畫師作品
Yellow Bus黃巴士
【外脆內軟】燕麥曲奇
Cook1Cook 煮一煮
老字號【奇華】切肉臘腸、鮮鴨膶腸著數又來了!
圓遊大世界
大館中央裁判司署文化古蹟常設展覽
癒報 Healpy Post
男子率先手舞足蹈 大鳥群「原地跳起交配舞」…唯獨牠超淡定
Styletc TW
長途跋涉才能到的義大利頂級山屋Santnerpass Hut!夕陽西下籠罩在玫瑰色調中,無與倫比的全景視野非常值得!
PopLady
朱古力杯子蛋糕
Cook1Cook 煮一煮
忌廉夾層海綿二次元蛋糕
Cook1Cook 煮一煮
【夫妻矛盾】寧願和朋友出去喝酒都不陪懷孕老婆散步 預產期將至準媽媽對老公心寒
MamiDaily
從江直樹到金鐘男配,鄭元暢的6個人生金句,「好的壞的,都是我成長的養分。」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鳥貴族12月登陸香港 還原地道日本燒鳥居酒屋文化
TODAY布告板
中大|中大入學處:假學歷個案不影響JUPAS學生 DSE11星醫科學霸分享面試讀書秘笈
am730
網上熱話|內地女大讚香港飲宴分餐制 避免2大尷尬失禮情況:要推廣全國!
am730
SOGO感謝祭2024|必買護膚套裝 Cle de Peau減$3,200/SK-II神仙水54折【內附優惠碼】(持續更新)
am730
日本十一月開始實施新交通法規,嚴懲騎單車使用手機行為,提升行車安全意識。
日本集合
飲食Quicknote:片皮鴨化身春卷添「脆」味
明報
港鐵*廣告為網上購物平台淘寶度身訂製全方位戶外大型廣告方案 矚目登場 破天荒於港鐵核心線路推出全新戶外線上線下全方位整合式廣告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