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腎癌下午4點30分前治療效果最佳、乳癌易晚上轉移?新研究指癌症治療有黃金時段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4月25日04:06 • 發布於 04月25日04:06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陳蔚承 圖/photoAC
腎癌下午4點30分前治療效果最佳、乳癌易晚上轉移?新研究指癌症治療有黃金時段

癌症是健康一大殺手,不過隨著研究進展,除了藥物,愈來愈多專家也將焦點關注在何時診斷、治療,對癌症病人的效果最好,目前已有部分成果,專家已經找到幾種癌症在特定時間點特別容易轉移、或適合治療。

生理時鐘與健康息息相關,新研究也發現,某些癌症的癌細胞在特定時刻特別容易轉移,或是身體在某個時刻前,對癌症治療的反應特別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癌症治療有神奇時刻?晚上「這種癌症」的癌細胞特愛轉移

儘管目前醫學界和科學界對於癌細胞的弱點、生物標記已有長足的了解,也發展出許多有效的治療方式,但癌細胞會轉移或產生抗藥性,仍是人類健康第一大殺手。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的研究團隊回顧過往研究和臨床案例,發現癌症與人體的生理時鐘有密切關係,除了生理時鐘失調會導致癌症,也與癌症治療和轉移有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該研究發現,乳癌的癌細胞傾向在夜間、病人熟睡時轉移;但攝護腺癌卻喜歡在白天。另外,研究團隊也指出,以往研究發現,有黑色素瘤的病人,下午4點30分前接受免疫療法,成功率是下午4點30分後才接受治療病人的2倍。除了治療和轉移,研究作者、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系研究員戴爾曼圖普魯(Zoi Diamantopoulou)指出,癌細胞也有生理時鐘,因此,如果找到癌細胞製造訊號和特殊蛋白質最多的時刻,就能減少誤診、增加癌症診斷的準確性。

癌症治療真的有黃金時段?專家:有,但臨床上還不明顯

生理時鐘異常會造成癌症,這是無庸置疑的,相關的機制很多,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科副教授趙需文指出,例如生理時鐘失調會導致荷爾蒙、細胞激素異常,喪失對細胞分化、凋零的調節作用,導致該死的死不了,且無法修復受損的DNA和產生新的健康細胞,種種影響下而導致癌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不過生理時鐘從癌症的「因」變成一種治療的參考,是否合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珈妤指出,相關的研究近年漸多,目前已知腎臟癌也是下午4點30分前治療效果好,淋巴瘤則是下午之後比較好。

趙需文也表示,身體會有藥物代謝機制,某個時間肝臟代謝、清除藥物的能力較好,如果避開該時間點給藥,那麼病人體內藥物的濃度較高,療效會更好,這個機制也催生出不同類型的藥物。

「除了癌症,其他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舊的做法是睡前吃藥,隔天早上比較不會僵硬不適,但研究發現半夜2~3點發炎因子的濃度最高,但病人睡前就已服藥,到了2、3點藥物濃度就下降,效果反而不佳,所以現在有緩釋型藥物解決這個問題,」趙需文說。

不過陳珈妤認為,研究上有發現關聯性,臨床上卻沒有那麼顯著,「癌細胞發出的訊號和分泌特殊蛋白質的量日夜的確會有差異,但差異不大,且癌症治療通常以1~3個月看治療效果,不太會每日檢查,另外癌症藥物的半衰期是2~3個月,等於這2、3個月中體內都有藥物作用,那麼選特定時間治療是否有意義,就需要評估。」

依生理時鐘來治療癌症可以參考,但限制多

生理時鐘和癌症治療的關係,專家指出,目前有初步成果,除了仍需要更多研究佐證,相關限制也多。趙需文指出,這就類似「精準醫療」的現象,以肝臟代謝藥物時間為例,每個人都不同,但抽血便可知道,就看醫療院所是否願意付出額外的成本。

陳珈妤也表示,醫院的開診治療時間是固定的,如果是口服化療藥物,依照生理時鐘治療可行性高些,但如果必須住院、靜脈注射治療,醫院不太可能只為1、2個半夜治療好的病人待命。

整體而言,專家認為生理時鐘和癌症治療的關係是有趣的課題,但離實作有段距離,未來有更多成果或許可以當成治療參考。

不過趙需文指出,維持良好的生理時鐘不僅防癌,且能增加癌症病人的預後、改善癌症病人生活品質、疲勞感、焦慮等問題,若未來生理時鐘和癌症治療的關係確立,或許可以讓病人調整成適合的生理時鐘來輔助治療,「總而言之,維持良好的生理時鐘和生活習慣,無論對健康的人或是病人,都是很有幫助的。」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咖啡】盛傳有減肥功效 拆解防彈咖啡優劣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豆豆四類營養大不同!營養師揭:綠豆是澱粉、花生屬於油脂
中天新聞網
日本女高中生推「成人香蕉」運動!台大醫感動直呼「履行承諾來台灣了」
中天新聞網
11歲男童突腹痛與血便,以為「食物中毒」! 膠囊內視鏡找出真兇
台灣健康醫療網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螞蟻人有「糖癮」小心!一杯全糖飲料=每日糖份超標2倍 醫:暴增腎衰竭風險
中天新聞網
最新 10 款 B 群推薦,B 群 7 大功效保持活力不斷電
Heho 健康(台灣)
網紅肚子痛就醫才知罹「直腸癌末期」!5月底不敵病魔去世
中天新聞網
女性有經痛、白帶、更年期等問題,中醫師建議按 1 穴位就能緩解
Heho 健康(台灣)
打破醫療資源瓶頸!健保署預計年底啟動醫院門診減量計畫
台灣健康醫療網
鄭弘儀親吐「疑罹咽喉癌」!吞嚥困難就醫才知是壓力太大患「焦慮症」
中天新聞網
減重減到「中風」!40歲女術後急著瘦「少吃少喝多動」水分不夠
中天新聞網
45歲男應酬不忌口「看馬路線條扭曲」檢出眼底出血 竟是糖尿病作祟
中天新聞網
日本「食人菌」恐慌背後的真相! 醫師解讀風險與防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事故死亡率排「十大死因」第8!各年齡層死亡率均較10年前下降
中天新聞網
婦人長達2年頭暈、嘔吐「每天暴瘦1公斤」! 竟是患十二指腸癌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人缺碘率高達52%,潛藏哪些危害?營養師揭秘3補碘技巧:多攝取海帶、牛奶
幸福熟齡(台灣)
想擺脫失眠、慢性發炎、疼痛!跟著營養師吃這「8」種食物
Heho 健康(台灣)
指甲傷口老是好不了別輕忽 醫示警:小心可能是皮膚癌
NOW健康(TW)
余祥銓大腸長「3顆腺瘤」恐變大腸癌!醫示警有「5症狀」要小心:恐已病變
中天新聞網
照顧老父母、姨父母給我的體悟: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希望能懷著這種氣概終老
幸福熟齡(台灣)
小心國民美食「高湯、沙茶」比癌症更致命!醫示警:吃重鹹小心「心衰竭」
中天新聞網
45歲男不菸不酒!愛吃燒肉、甜點 打棒球時竟心梗發作
NOW健康(TW)
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 新任理監事推動亞太經貿布局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