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熱天喝冰飲卻愈喝愈渴?除了白開水,還有2種飲品最解渴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6月11日03:37 • 發布於 06月11日03:37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陳蔚承 圖/photoAC
熱天喝冰飲卻愈喝愈渴?除了白開水,還有2種飲品最解渴

天氣悶熱,出門一趟汗流浹背,總想喝東西解渴,但是否有這種經驗,喝冰飲很清涼,但喝再多都無法有效解渴,反而愈喝肚子愈脹?

夏天會口渴想喝水,這是正常現象,但很多人喝了冰飲卻還是無法解渴,只能拚命灌,結果喝得肚子很脹,甚至拉肚子。該喝什麼、怎麼喝才能有效解渴?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喝東西不代表能解渴 尤其是2類東西最好避免

口渴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一是體內缺水,二是有水但積在脾胃送不出去,只要出現其中一種狀況,就會覺得渴。

夏天喝冰飲補充水分,但有時卻無法解渴。台中全德中醫診所院長張鈺鑫指出,冰飲會抑制脾胃陽氣,脾胃運化津液的功能正常才能把水分送出去,功能被抑制,水會淤積在脾胃,不僅無法止渴,反而會腹脹、水腫,也就是水庫一堆水,馬達卻無法送水出去。另外,淤積久了會生熱,身體會更燥、更渴。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東南亞的食物都帶有辛香辣,無論是胡椒、辣椒、薑或薑黃,這是因為氣候濕熱,身體內部和皮表排出濕氣的能力受阻,吃點能幫助氣血運行的辛香料,不僅能開胃,也能增加身體水分輸送和代謝的能力,也能幫助解渴。

第二是含糖飲料。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指出,含糖飲料滲透壓比細胞高,會促使身體流失水分,所以運動飲料才會盡量降低甜度來接近人體受透壓;另外有研究發現,酒、甜飲會刺激下視丘的口渴中樞,所以會愈喝愈渴。張鈺鑫也表示,甜膩會生濕痰,體內濕氣重,會更不利水分運行。

網路上很多人質疑,為何西方人喝冰飲似乎看起來沒啥事,亞洲人喝了就可能出問題?張鈺鑫解釋,歐美氣候比台灣和東南亞地區乾燥,加上西方人運動風氣比亞洲更盛行,間接降低喝冰飲的傷害,「不過歐美人士的身材走樣得很快,或許也跟長期喝冰的習慣有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想解渴就喝3種飲品 夏天解渴有3件事要注意

專家都建議,想解渴喝白開水最好,因為白開水最接近人體滲透壓,不會愈喝愈渴,「且要喝常溫水或是溫開水,解渴的速度會比喝冰的更快,」張鈺鑫說。

張鈺鑫也推薦無糖冷泡茶,因為茶性味偏涼,有清熱解渴的效果,「可以把原葉茶葉放進冰水中,抓自己喜歡的濃度(例如1克茶葉:100cc的水),冷藏10~12小時,隔天拿出來濾去茶葉,退冰後就可以慢慢喝。」張鈺鑫建議,不要泡室溫水再放冰箱,這樣苦澀味會較重。若無法泡茶,市售的瓶裝無糖茶也可以,不過清香感較低。

另外也可以喝點帶酸味的飲品。夏天流汗,津液和陽氣也會跟著流失,張鈺鑫指出,酸味在中醫有收斂和生津的效果,可以收斂耗散的陽氣和津液而止渴,檸檬、洛神花、山楂、烏梅都可以使用。

柳朋馳也提醒,夏天解渴要注意3件事:

• 要慢慢喝、小口喝:夏天喝冰難免,量要控制,且不可猛灌,尤其對有心血管疾病和氣喘的人來說,猛灌冰飲可能會使疾病發作。

• 不要口渴了才喝水:平時就要慢慢喝,保持口腔濕潤可以降低口渴感

• 避免一次大量喝水:水分吸收需要時間,要經過小腸吸收到血液才能供給細胞,所以一次喝太多水不僅無法解渴,還可能造成腹脹。

5種不同的生活環境各有不同的解渴方式

想要解渴效果好,除了喝水,不同生活環境和條件解渴的方式也不同,張鈺鑫舉例5種情境:

勞力工作者或工作常需要講話

體力和陽氣都不斷耗損,因此除了喝水,也可以泡粉光蔘或蔘鬚茶,能益氣生津,能補充體力和止渴。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

低溫的冷氣房環境帶有寒氣,不建議喝冰飲。這時能用點辛香料,例如薑或薑黃,例如可以用一些薑茶粉泡淡淡的薑茶來喝。

長時間待在外面工作,例如快遞、外送員

皮膚長時間受到暑氣影響,可用清涼解表的茶飲,例如薄荷茶、菊花茶等等,不僅身體會有清涼感,也可以幫助止渴。

老人家、慢性病、長期月經血量多等等

因為陰血長期的耗損,易有陰血虛的問題,尤其到半夜,口渴的感覺會加重。這時需要用滋陰的藥材,例如可以使用玉竹、麥冬,不過滋陰的藥材無法像薄荷、菊花用熱水浸泡效果就會出現,而是要煮滾至少30分鐘。

爬山踏青、戶外水上活動

從事運動會流汗、消耗能量和電解質,所以可以喝運動飲料,不過建議用1:1的比例用水稀釋,或是買電解質粉泡水喝。也可以喝上述的冷泡茶,有清涼解渴的效果。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旅遊健康】搭飛機暈機浪極掃興 7招紓緩「動暈病」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知名中醫師覺宗宏遊日突「心臟病猝逝」! 醫示警:過半數發作前沒症狀
中天新聞網
比慢跑瘦更快的方法,日本醫師推「733睡眠減肥法」!只要睡對覺就能比別人多瘦3倍。
日本集合
【植物奶】植物奶大比拼! 邊款植物奶營養價值最佳?植物奶能夠完全取代牛奶嗎?
高燒 Gofever
婦右手沒力,竟與《淚之女王》同病! 機警醫這樣做救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富貴手原因是什麼?有哪些症狀?帶你看如何改善、預防及保養!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這個疾病會靜悄悄吞噬肺功能 患者分秒如同陸地上溺水!「4大症狀」教你判別
Heho 健康(台灣)
無糖也不行!喝「奶精奶茶」等於在喝油  1杯無糖珍奶熱量=2碗飯
中天新聞網
又有新的變異株!新冠「LB.1變異株」傳染力更強 已追上KP.2
中天新聞網
糖胖症來襲 輕油減糖飲食助代謝
台灣健康醫療網
嬰兒吃哪種水果好?6種水果副食品好選擇
Heho 健康(台灣)
「藥水放冰箱」比較好喝?醫曝後果:不建議!變質速度恐變快
中天新聞網
知名女星對「白飯」過敏!營養師揭「人體防禦機制」 補充「4維生素」可抗敏
中天新聞網
天瑜醫療事故|天瑜爸發文慶祝天瑜9歲生忌,特意買小蛋糕、分享父女過去生活點滴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U.S. News大學排名|2024全球大學排名出爐!港四所大學列全球百大,港大「傳染病學」中大「腸胃及肝臟學」醫科成績驕人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夏天消暑必喝「麥茶」!能消水腫又助減肥,告訴你麥茶的5大功效與食用禁忌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快訊/再增6名M痘個案!皆為本國籍男性 疾管署:打疫苗可預防
中天新聞網
每4位學童就有1位肥胖!營養師授「享瘦五秘訣」拒當小胖孩
中天新聞網
蹲到腳麻擠不出! 慢性便祕好煎熬
台灣健康醫療網
寵物店老闆輕生亡!2F曝不願簽同意書原因 醫揭「過敏者」恐怖下場
中天新聞網
七一假期醫生 | 全港七一假期開診醫生名單、一文睇清公院及私家醫生地址電話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毛豆是蛋白質豆、鷹嘴豆是澱粉豆...豆類營養大不同!你吃對了嗎?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