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肩頸痠痛怎麼辦?「收下巴」竟能緩解!骨科醫師教你「簡單4招」,在家就能預防頸椎問題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3年07月14日01:00 • 孫悅禮

編按:《99%的人姿勢有問題》一書透過介紹正確的姿勢和運動方式,幫助你改善姿勢問題和緩解脊椎疼痛。造成肩頸疼痛的不良姿勢,包括低頭滑手機、上班族低頭前傾看螢幕等,進而造成肩頸肌肉緊繃,無法維持穩定,更甚可能傷及椎間盤及小面關節等重要結構。以下摘自內文,教你四種訓練,預防頸椎病加重。

運動不僅可以促進氣血流通,讓人體筋骨強健,肌肉壯實,臟腑功能旺盛,強化體質,還能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預防頸椎病的運動,要注重頸背肌群的和平衡運動的鍛鍊。藉由促進脊柱和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加強局部發炎反應和發炎產物的及時排除,保證頸部正常的生理功能。

未病先防,固然是最理想而積極的措施,但有時候患病在所難免。所以罹病之後,仍然應該採取積極的態度,儘早診斷、儘早治療,阻止疾病加重。如果病症逐漸恢復,也要注意癒後防護,以鞏固已經得到的療效。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頸椎病的早期診斷,無論是對於臨床療效還是預防,都非常重要。病程和療效之間有著密切關係,病程越短,療效越好。病程長的原因大多分為兩種,一是病人沒有及時就醫,二是就診時醫生沒有及時明確診斷,以至於誤診。因為誤診,很多頸椎病患者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頸椎病處於髓核突出的初期時,可以透過休息靜養、推拿這些治療方法,讓突出物回納到原來的位置。同時,及時治療可以消除損傷性發炎反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改變神經根受壓的狀態,從而減輕臨床症狀。如果錯過治療時機,就有可能使突出的髓核和椎管裡的韌帶、神經根發生沾黏,形成纖維化和鈣化,這時就很難改變突出物的方向,或讓它回到正常位置,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

當發現椎間盤退變時,不要太緊張,及時對椎體的穩定機制進行防護性治療,不僅可以預防椎體不穩,還能截斷椎間盤退變和椎體不穩之間的惡性循環,遏制或減緩椎間盤的退變進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無論是頸椎病患者,還是容易罹患頸椎病的族群,預防都比治療更重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在生活中糾正不良姿勢,避免頸椎長時間保持在一個固定的姿勢,半坐半躺尤其不宜,應該一個小時左右調整一下姿勢,或做一些簡單的頸部活動。睡覺時應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雙膝微微彎曲,放鬆全身肌群。木板為底的軟彈簧床對於保持脊柱平衡效果最好。

其次,要注意避免脖子受涼,溫度過低容易引起頸部肌肉僵硬,影響頸部活動時肌群的動態穩定。人體的姿勢、體位和脊柱的活動密切相關,長期的不良姿勢和體位容易引起肌群力量失調,破壞脊柱的力學平衡,進而引起脊柱的結構改變。從生物力學角度看,不良姿勢在增加頸部勞損和椎間盤內部壓力的同時,也會增加頸椎病的發生率。而正確的姿勢可以緩解頸部的疲勞,有利於頸椎病的預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慎避外邪」是中醫預防養生學中一項重要的原則,因為發生頸椎病的重要原因是邪氣入侵或外傷所致,所以「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注意避風寒和做好防護、避免外傷,都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

四種頸部日常鍛鍊

「導引」的產生,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昔陶唐氏之時,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舞以宣導之。」這種宣導之舞就是導引術的萌芽。「舞以導之」與現代西方醫學提到的舞蹈療法(Dance Therapy)有相通之處。導引在慢性退變性筋骨病的防治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具有很好的保健及輔助治療效果。

現代醫學認為,鍛鍊療法可以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鬆弛沾黏和痙攣的軟組織,有不少動作對頸椎病有獨特療效,對沒有頸椎病的人也有預防作用。適當的運動鍛鍊,可以透過增進脊柱內外肌群韌帶的活力,減少頸部的疲勞,從而加強脊柱的內外穩定性,有效防止頸椎病的發生。

做頸部導引運動時,站立和端坐的姿勢均可,雙腳分開與肩部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前方,呼吸均勻。在本部分的最後,就列舉一些常用的鍛鍊方法,供讀者日常練習參考。

1. 「收下巴」訓練

如果做這個動作能看到「雙下巴」,那就說明姿勢到位了。用手指輕輕頂住下巴,給頸部活動一個阻力,然後控制頸椎輕輕對抗手指,做出抬頭的動作。

這個訓練有助於放鬆頭部和頸部之間的枕下肌群,如果放鬆過度容易造成頸椎曲度變直,因此除非頭痛或後腦勺發悶的症狀嚴重,不然盡量不要持續訓練六週。

「收下巴」訓練,預防頸椎問題。

2. 平躺頸部活動度訓練

頸部活動度訓練常常採用仰躺姿勢進行,充分放鬆過勞的肌群,有助於讓頸椎安全的在更大範圍(不會感到疼痛的範圍)內嘗試活動。

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準備小毛巾卷或小網球,墊在頸部後側頭骨和脖子交界的區域,使用頭部的重力讓它輕輕壓在枕下肌下。躺在這個位置,集中注意力,深呼吸五分鐘至十分鐘,加快頸部活動度恢復的速度。

平躺頸部活動度訓練,預防頸椎問題。

3. 「貼牆」頸部姿勢強化訓練

第一個動作是背對牆壁,後腦勺貼牆,保持上半身正直,坐姿、站姿均可。想要增加鍛鍊強度,還可以在後腦勺和牆之間加一個有彈性的小球,在保持上身穩定的情況下,增加一些手臂的活動。

每天訓練一次至兩次,每次持續十分鐘,堅持一個月左右,就可以達到養成良好姿勢的目的。

第二個動作是面對牆壁,用額頭隔著彈性小球靠緊牆壁。這種保持一定姿勢、讓肌肉持續出力的方式,稱為「等張訓練」,可以在安全的範圍內,持續充分加強平時不良姿勢下不太使用的肌群。

針對頸部姿勢的訓練不僅可以矯正不良姿勢,還可以應用於頸椎外傷或手術後的復健,經常做這種訓練,還可以預防頸椎外傷後頸椎病的發生。

「貼牆」頸部姿勢強化訓練,預防頸椎問題。

4. 對線訓練

頸部良好姿勢的形成,是以整個身體處於良好的列線狀態為基礎。正常的中立位置應該會呈現良好的對線,它可以適應各種活動,只要讓最少的肌肉參與活動,就能保持良好姿勢,從而最有效的建立穩定。

訓練時可以穿上淺色衣服,在有明顯垂直線的牆壁前,背貼牆站立,面前放一面鏡子作為視覺回饋。在此基礎上,直立或彎腰,控制身體的正中線與牆壁的垂直線進行參考,保持平行,以訓練自己保持直立位置。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書籍介紹

99%的人姿勢有問題:200張手繪圖,詳解滑手機、跑步、久坐……各種姿勢怎會造成手麻、骨刺、膝痛、脊椎滑脫?怎麼修復?

作者: 孫悅禮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31

作者介紹

上海中醫藥大學骨科醫學博士、做過臨床醫師、針灸推拿師、物理治療師、臨床科學家,還曾參與美國NASA太空人失重狀態下骨量維持研究。
用200張親筆手繪圖解,告訴大家,滑手機、跑步運動、久坐,怎會造成骨刺、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推拿、復健、開刀、吃藥,怎麼治療才會好?

會畫畫的骨科醫師,親筆手繪圖解,教你照顧好頸、腰、膝蓋,輕鬆上班、舒服生活。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食物中毒】除上吐下瀉食物中毒還有那些症狀?醫生教幾招降低中毒風險
高燒 Gofever
石斛功效與禁忌!石斛怎麼吃煲湯水食譜滋陰潤燥護眼!什麼人不適合吃?
ELLE HK
她明明超過40歲,外表還是好青春?公佈10種食物,給你超抗老
幸福熟齡(台灣)
Omega-3抗發炎!營養師:吃對這些食物,癌症、憂鬱症、失智症一網打盡
幸福熟齡(台灣)
快篩陰性不代表安全!專家示警: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避免併發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泡溫泉不安全?民眾忽視這些細節 放鬆不成反增負擔
NOW健康(TW)
花膠功效與禁忌!花膠要煲幾耐?秋冬花膠湯食譜滋陰養血補充膠原蛋白!
ELLE HK
流感嚴重恐缺氧!「發紺」是重症警訊,指甲變這顏色快就醫
康健雜誌
春天湯水推介!10款春天去濕潤肺湯水食譜!有益養肝時令食材!
ELLE HK
大S染流感猝逝!醫曝重症恐引發「敗血症」:致命風險增
中天新聞網
【湯水食譜】對抗冬季流感高峰期 5款潤肺湯水推薦 防患未然
MamiDaily
這顆四季都吃得到的水果 控血糖、預防癌症、骨骼健康都靠「它」
VOCO News
濕疹是因缺乏維生素D?藥師:除了擦藥,6食物有助舒緩皮膚癢、過敏、發炎和皰疹
幸福熟齡(台灣)
癌症術後才是抗癌的開始! 醫分析中醫輔助抗癌3時機
NOW健康(TW)
虎乳靈芝功效禁忌!秋冬恩物潤肺止咳增強免疫力秋冬湯水食譜
ELLE HK
恩愛40年攬緊緊,幸福人妻長照6年後竟想「謀殺親夫」…林靜芸:忘了「這件事」讓照護變苦牢
幸福熟齡(台灣)
麥冬功效禁忌!麥冬焗水沙參麥冬湯好處與副作用!附湯水食譜推介
ELLE HK
低頭族小心頸椎退化病變!快看自己有無4階段症狀 醫師授5招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致命性病毒現蹤美國!人類若感染恐掀大規模嚴重疫情
VOCO News
疫苗不夠打!醫點出「重要關鍵」:別再責備政府 萬人按讚
中天新聞網
30多歲男「染B流」喪命 蘇一峰:病毒會破壞肺部抵抗力
中天新聞網
大S遊日病逝!全台爆搶打潮 醫揭「關鍵」:恐來不及保護
中天新聞網
大S染流感遊箱根泡溫泉!醫示警:恐加重併發症
中天新聞網
春節急性腹瀉就診人次「近 5 年最高」 疾管署揭:多是諾羅病毒
Heho 健康(台灣)
失智症早期的10大徵兆!中2個,患者有可能極早期失智症
幸福熟齡(台灣)
【解酒】喝到宿醉 教你這樣一招解酒最有效!
高燒 Gofever
海鹽功效是什麼?岩鹽海鹽分別跟一般鹽差在哪裡?
ELLE HK
與癌細胞搶時間!「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精準殲滅惡性腫瘤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大S病逝!「怎麼肺炎,人就走了?」 醫:流感不是感冒
中天新聞網
感冒還能運動嗎?這類型感冒和出現一症狀,最好停止運動
康健雜誌
他全口多顆深度蛀牙治療仍無改善 「1新選擇」成功恢復牙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大S出現感冒症狀到離世僅4天…為何流感奪命?胸腔醫曝「併發重症」致死率飆200倍:1病兆是警訊
幸福熟齡(台灣)
大S一生愛美!為膚白吞抗凝血劑、吃減肥藥害胃發炎
中天新聞網
B流奪命!南部30多歲男「兩度快篩陰」肺部黴菌感染亡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