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老花眼突然看近變清楚別高興太早 醫曝:恐白內障初期

NOW健康(TW)
更新於 2022年12月20日01:50 • 發布於 2022年12月20日01:22 • 林郁敏 報導
▲李光洲醫師建議,人工水晶體的選擇愈來愈多,民眾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生活型態和用眼習慣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水晶體。(攝影/李家宇)

【NOW健康 林郁敏/台中報導】老花眼和白內障都是長輩常見的眼睛老化現象,不過當老花眼突然消失,千萬別高興得太早,眼科醫師李光洲表示,老花眼看近突然變清晰時,務必要謹慎看待,這有可能是白內障因晶體澎脹變厚,抵銷了部分老花的度數,造成老花減輕的現象,是白內障初期的症狀。

平平都是眼睛老化 老花眼和白內障成因大不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雖然老花眼和白內障都屬於眼睛的老化問題,但兩者的成因與症狀大不同,李光洲醫師解釋,老花眼是因為睫狀肌及水晶體的調節能力變差,導致看近距離的書報、手機容易失焦模糊,通常只需要配戴老花眼鏡就能解決看不清楚的問題;而白內障則是水晶體已經變得混濁甚至硬化,使得光線和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導致不論看遠或看近都看不清楚,眼前有如罩著一層薄霧,而且狀況會愈來愈嚴重,若放任不管,最終可能導致失明。

值得注意的是,白內障的成因不只是老化而已,李光洲醫師提到,近年來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除了老化問題,其他像是糖尿病、高度近視、外傷或是有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人,都有可能會使白內障提早發生,目前還沒有藥物能夠治癒白內障,只能延緩惡化,若想改善白內障所帶來的視力問題,就必須以手術治療。

白內障飛秒雷射 精準測量並減少超音波乳化時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白內障常見的治療方式有超音波晶體乳化術,這是一種微創手術,只需要局部點麻醉藥水,不必打麻醉針,手術方式是在角膜上開出一個小切口,再利用超音波乳化、吸出混濁的白內障,並置入人工水晶體,手術時間僅需約20分鐘。

李光洲醫師進一步補充,目前還有一種新型的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手術方式是用飛秒雷射取代傳統手術器械,運用雷射在角膜上製作小切口,並於水晶體的前房做一個圓形的開口,利用雷射先行分割硬化的水晶體,其優點是電腦能精準測量定位,且可以減少超音波乳化的能量時間,對於較複雜性或是過熟的白內障,能保留更多內皮細胞,有更好的預後效果。

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 醫師建議依個人需求選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至於人工水晶體該如何選擇?李光洲醫師舉例,現在有很多客製化的選項,也有能同時改善近視、老花、遠視的多功能人工水晶體可選擇,在門診時有位 70多歲的阿嬤與家屬一同求診治療白內障,阿嬤居家用眼需求以看電視、作菜為主,且家屬幫她填寫基本資料的教育程度寫「不識字」,但是卻要求置換多功能人工水晶體,經醫護人員再三確認後,才得知阿嬤手術後要去上課學識字,希望選用能同時看遠、中、近距離的人工水晶體,讓退休後的學習之路更加輕鬆便利;另一位公務員因住家離工作場所較遠,需要長時間開車通勤。最後經與病患詳細的討論且評估後選用單焦點矯正散光的水晶體,可減少夜間眩光,增加夜間開車的安全性,手術後該名患者相當滿意。

李光洲醫師建議,人工水晶體的選擇愈來愈多,民眾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生活型態和用眼習慣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水晶體,現今的手術也相當進步,已經不需要打麻醉針和住院,術後2周可能會有輕微異物感,要留意不讓生水碰到傷口,術後暫時不宜做劇烈運動,並且需按時點藥,生活很快能回歸正軌。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茶】喝茶可以抗氧化、增加免疫力 但是過量飲用小心需換腎保命
高燒 Gofever
32歲男精索靜脈曲張!精子品質差 結婚1年多遲遲不孕
NOW健康(TW)
不吃奶製品、更年期前後擔心骨鬆? 3大族群補鈣策略
康健雜誌
喝紅茶可抗癌...但千萬別跟「花生」一起吃下肚!醫示警恐致「肝癌病變」
中天新聞網
肥胖犬貓易罹糖尿病! 專家提醒「吃多喝多尿多」警訊
NOW健康(TW)
失智症剋星!醫師證實:每天做對「這4件事」遠離腦梗塞、大腦退化!
幸福熟齡(台灣)
COPD早期使用「居家非侵襲性呼吸器」 再入院率顯著降低
台灣健康醫療網
半夜睡到腿抽筋,吃香蕉、補鈣片能預防?醫師破解迷思:睡前3撇步自我保健,讓你安眠到天亮
幸福熟齡(台灣)
把失智長輩關在家,反而更快退化!腦科學家:長輩像孩子,需要「心理安全感」才能自主活動
幸福熟齡(台灣)
當心懶惰對你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別再當沙發馬鈴薯,拒絕懶得動請做微運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孕媽咪們快用4招控糖! 妊娠糖尿病者血糖控制建議達「這目標」
台灣健康醫療網
8旬嬤因腫瘤腸道阻塞! 微創手術不再受「溢赤酸」苦
NOW健康(TW)
發現甲狀腺結節別緊張! 大多為良性僅部份需手術切除
NOW健康(TW)
馬偕黏多醣症篩檢領先全球! 縮短治療時間獲期刊認可
NOW健康(TW)
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怎麼辦?醫曝「大多數為良性」不必過度擔憂
中天新聞網
胃息肉常見且癌變機率差異大! 醫揭「息肉切除與否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每 10 個新生兒就有 1 個早產兒!醫籲:從這件事做起守護巴掌天使
Heho 健康(台灣)
1 人感染就可傳 3 人!醫籲:預防 RSV 就靠「這」方法,提升抵抗力
Heho 健康(台灣)
吸菸為肺阻塞惡化元兇之一!研究:戒菸可降低29%肺阻塞惡化風險
中天新聞網
用「新鮮的油」炸油條竟是白色!隔夜飯、加工肉、油條、西式速食...少吃為妙
中天新聞網
胰臟癌「年輕化」趨勢加劇!醫示警早期「無明顯症狀」難揪出
中天新聞網
馬偕兒童醫院全球領先!首次大規模篩檢發現4A型黏多醣症,早期治療挽救生命
Heho 健康(台灣)
乳房良性腫瘤需要手術切除嗎?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適用時機與手術步驟,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幸福熟齡(台灣)
野生菇類別亂摘!食藥署示警「這2種毒菇」常被誤食 傷害遍及全身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一起床就喝咖啡?小心血糖飆高,最好搭這食物
康健雜誌
糖尿病患罹帶狀疱疹,神經痛風險升50%!專家提醒:優先做好「1件事」可預防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