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放完聖誕和新年假,正密鑼緊鼓應付校內考試的中小學生好大壓力,家長亦有擔心——學童自殺問題仍有發生,自己會不會逼得小孩太緊?這棘手問題一直困擾港人:究竟要做些什麼,才能阻止悲劇發生?因應人工智能(AI)發展屢屢突破人類想像,不少人想到用AI幫幫手。政府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下稱中心)總監葉兆輝為了解AI預測學童自殺的可行性,去年底邀請澳洲專家來港演講;專家言簡意賅:行不通。
「防止自殺預警系統」 有效識別高危群組
本報早前就「三層應急機制」(下稱機制)的第二層(校外支援)和第三層(轉介高風險中學生至醫管局專科門診)實施情况採訪葉兆輝,發現機制所覆蓋有自殺問題的學生,仍是少數。葉兆輝引研究指出,超過75%自殺學生從未求診精神科醫生。機制實施一年,第一層(校內識別高自殺風險中學生)如何能更精準,及早挽救學童人生?
葉兆輝負責檢視機制,正在寫報告予醫衛局。他說近年不同學童精神健康議題的持份者,都希望找到方法精準識別有自殺風險的人。中心近年建立「防止自殺預警系統」,運用機器學習技術,估計當下的自殺個案數字及識別自殺高危群組,提升公眾危機意識,及時識別警號,對受情緒困擾的人伸出援手。
「我們一直都想做預測,比如天氣預報寒流襲港,會叫人著多件衫,個觀念就是這樣。」葉兆輝說處理公共衛生問題,有三大要素:Knowledge(知識)、Attitude(態度)和Practice(實踐),「Knowledge是起碼要知道有問題,之後是Attitude態度轉變,透過數據講給人們知道,讓人知道做干預,是有機會改變。」
去年10至11月,中心識別了季節性學童自殺風險,葉兆輝表示當時中心曾跟學校講「可不可以放鬆少少呀,不要過度催谷學習」。2022年初第5波疫情期間,中心亦發出警號,發現長者是高危群組,聯絡政府等不同持份者,呼籲多加留意和支援長者精神健康。「是見得到效果的。第5波疫情(長者自殺風險)好勁的時候,三四日之後再跌落來」,葉兆輝補充。
AI預測準繩度低 難識別個案
看起來AI很有用?葉兆輝卻說,人類要分清楚希望AI幫手識別的,是「群組」還是「個案」;就前者,AI有一定效果,但就後者,目前學術界結論存疑。
墨爾本大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教授Matthew Spittal長期以大數據分析精神健康,他去年底到港大演講時指出,即使輸入人口特徵和詳細就診資訊,進行機器學習分析,預測自殺風險的準繩度也難過半。
一方面,所識別有自殺風險的人士,可能是「偽陽性(false positive)」,即實際上沒有風險。Spittal說這樣的後果可能包括該些人士被標籤。另一方面,AI仍難識別許多有自殺風險的人,造成「偽陰性(false negative)」,挽救不了該挽救的生命。
Spittal 以 自 己 即 將 發 表 的研究結果舉例,即使已知一人 過 往 有「 自 殘 行 為 」,或曾「在自殘後自殺」,能預測到他未來一年嘗試自殺的機率,都不超過20%。中心團隊的助理教授(研究)許育誠表示,既然已經知道該人士有這些經歷,其實不論能否精準「識別」自殺傾向,也應提供額外支援,「難道由得他?」
中心的數據顯示,2022年15歲以下女性青少年自殺率,由2022年每10萬人中0.5人,升至2023年4.2人;15歲以下男性青少年自殺率,由2022年每10萬人中1.3人,升至2023年2.1人。「識別個案是很困難的,因為10萬學童中有幾人自殺,如果一間學校有500個學生,那就是在20間學校內找幾個個案出來,你怎麼去找?」葉兆輝嘆了口氣。
日前教育局表示將延續機制,鼓勵學校及早識別及支援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學生,提醒校方留意較脆弱的學生,如家庭或朋輩關係欠佳、情緒比較敏感等。局方又指出,如有需要,學校可與輔導人員商討,安排有需要的學生進行精神健康篩查。
葉兆輝認為各持份者要清楚認識精神健康篩查的功用和限制。舉例而言,上月有患過度活躍症的學童疑因被3名教師訓斥,因此不開心,最終墮樓亡。葉兆輝無奈道:「讓那位小朋友量很多量表,可能都不會顯示得到他是最高風險。」他續稱,「不是說量表完全沒有用,它是可以給我們看到整體狀况。」如學校經精神健康篩查發現,校內有兩成學生有精神健康問題,那就要「對症下藥」,設法照顧整群學生的需要。
專家籲統一量表 預測需面道德難題
當生命被用以數據分析,難免感覺冷冰冰。形容數字多與少時,學者要衡量怎樣突出重點,又不會顯得冷漠。葉兆輝說精準找出有自殺風險的學生,有如中「六合彩四獎」,機率十分低,「你中過四獎未?是困難的」。
「政府想知道目前年輕人面對的問題,是好事來的,針對性做精神健康服務也沒有壞。」對量度到有風險的學生,葉兆輝建議校方多點關懷,「但不能說做了這件事,就一定減少了自殺,不能這樣想」。
據他和團隊了解,目前不同學校用不同類型的量表來評估學生精神健康需要,「各施各法」,量度到有一定風險的就安排介入。他指未來是否會沿用量表工具未有定論,但稱統一量表或許更好,方便統計,分析整體學童狀况。而AI預測自殺,是部分持份者根據過往量表成效不彰而開始考慮的方案。
許育誠點出另一量表和AI預測自殺的限制:老師不一定樂意讓很多學生用量表測試。「好多情况是老師很怕做assessment,因為如果全班好多同學屬於高風險,那接不住的話怎辦?」校方不一定希望在資源有限的情况下面對房間內的大象。
本報上月就機制第二及第三層採訪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時,有學生指服務要排期,難滿足「應急」需要。葉兆輝就話,不論是量表還是AI預測自殺,都要面對道德難題——「如果你有量表而發現我有問題,又沒有服務給我,是不道德。」
同時,就算量表和AI預測有效,也難天天測。許育誠苦笑着說:「不可能每日都做些assessment,日日問你今天開不開心,今天開不開心,都奇怪的。」
回歸日常關懷 令學校成開心、安全的地方
教育局早前回覆本報稱,2023年全港中小學匯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共32宗,2024年截至10月有22宗。葉兆輝會否認為結果不樂觀?他回應道「證明我們雖然很努力,但未必能把握最核心的問題」。
他說要肯定這幾年不同人就學童健康付出的努力,「awareness是增加了,態度都改善了」。而整體提升年輕人幸福和希望感覺,令學校變成開心和視為安全的地方,是目前防止自殺較可行方向。
許育誠認為,機制最大的好處,是提醒學校留意同學的狀態。團隊接觸的大部分學校都認同,是在機制實施後才仔細思考學童自殺對策,以前覺得不需要理會。
AI的確有很多功用,目前中心掌握死因裁判庭往年自殺數據,和新聞報道自殺數據,亦在AI幫助下,用後者最新報道宗數與前者比對,推測當天全港自殺宗數;也可以此數據庫認識新聞媒體的報道偏好(如傾向報道學童自殺,少報道長者自殺);及在高危季節提醒不同機構多加介入對應群組。
在墨西哥,有健康監察公司「MeMind」開發AI手機應用程式,為超過一萬人提供精神健康檢查及諮詢服務。墨西哥政府去年9月指該程式讓國家自殺率降低9%。看到這則資訊後,記者馬上傳給葉兆輝,許育誠說團隊隨之討論在香港的應用展望。
可是,用AI預測自殺或輔助潛在自殺者,不無風險。葉兆輝指,「好似開飛機,某段時間可以自動駕駛,但上落一定要用人手,而且開飛機的人不能去睡覺」。他和團隊對AI防止自殺抱謹慎態度。讀電腦科學出身的許育誠反問:「當人去做諮詢都有困難,為什麼會覺得機器會做得好過人呢?」人工智能再有智慧,助人服務終歸要回到人本身。
【防止自殺篇】
文˙ 梁景鴻
{ 圖 } 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梁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