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發燒,甚至單日突破千例大關,不少人出現焦慮現象。精神科醫師提醒,如果突然感覺胸悶、心悸、冒汗、噁心、腹部不適、害怕失去控制、強烈害怕、呼吸急促甚至快要窒息的感覺,有這一些感受與不適,在短時間內達到頂點,之後會消退,小心是罹患「恐慌症」!針對恐慌症過去患者不容易被診斷,更不知何時會復發而膽顫心驚。目前國內出現第一個運用智慧穿戴式裝置預測恐慌症復發的世代研究,提前預測7天內恐慌症發作風險,有助於對反復發作的恐慌症進行早期干預,從而幫助醫師、個案管理師調整回診時間、用藥等,為恐慌症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治療,朝向精準治療跨出一大步!
每15人當中就有1人曾經恐慌發作或罹患恐慌症
恩主公醫院精神科蔡昌恆醫師表示,恐慌發作 (簡稱PA) 是一種極度焦慮的身心狀態,恐慌症盛行率在國外約1.6%~3.5%,即每15人當中就有1人曾經恐慌發作或罹患恐慌症,甚至比躁鬱症、知覺失調症還略高。由於恐慌症不常被正確診斷,臨床發現,恐慌症約有13個身體不適症狀,包括胸悶、心悸、呼吸困難,還有腹部不適、噁心、冷顫、面潮紅、容易出汗、害怕失去控制或害怕死亡,甚至有窒息感等,只要伴隨至少4項以上這些特定症狀,在10分鐘內達到頂峰,之後在半小時至1小時內消退,即有可能為恐慌症。
9成恐慌症患者可能出現其他共病,包括憂鬱症、懼曠症
罹患恐慌症,若沒有加以治療,有9成的個案可能會出現其他共病,包括憂鬱症、懼曠症、社交畏懼症、物質濫用、強迫症或慮病症等,遍及心血管、神經、呼吸與消化系統等,因此,恐慌症需要早期即接受穩定治療。目前遠距精神醫療非常火熱,但是精神科疾病預測並不容易,因為有資料複雜及技術門檻等問題。但是為了能及早預測恐慌症下一次可能發作的時間,以及掌握患者的用藥是否需要調整,甚至朝向個人化精準治療等發展,已經有研究團隊利用智慧穿戴裝置結合恐慌嚴重度量表等,建立7天內恐慌症發作預測模型。
此研究計劃由台灣大學生醫電資所賴飛羆教授團隊執行,結合台大醫神觀測平台 (NTU Medical Genie),由恩主公醫院精神科蔡昌恆醫師負責研究設計、臨床收案、與資料分析,藉此確定未來恐慌發作與各種特徵之間的關係,包括生理因素、焦慮與抑鬱因素,以及空氣品質指數。
研究團隊結合台大醫神觀測平台,推出的7日預測恐慌症發作風險
蔡昌恆醫師表示,本研究從2020年6月開始進行為期2年的時間,共招募了70名患有恐慌症的參與者,提供智慧穿戴裝置 (Garmin Vívosmart 4)和應用程式來收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睡眠、心率、活動量…等數據監測,以及焦慮和抑鬱評分(貝克抑鬱量表、貝克焦慮量表、情境焦慮量表、特質焦慮量表和患者用驚恐障礙嚴重度量表)為期一年,透過自行建構的台大醫神觀測平台後端,結合電量強勁能持續性、長期追蹤病患身體各項數據的Garmin智慧穿戴,由醫師和個案管理師定期或於回診時追蹤,提醒個案。這些自動偵測功能,也可以協助醫師來做更精準的治療,在病人回診前了解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為了分析這些數據,研究團隊使用了六種機器學習方法:隨機森林、決策樹、隱含狄利克雷分布(LDA)、自適應增強、極限梯度提升和正則化貪婪森林。利用智慧穿戴裝置與機器人工智慧分析資料,結果發現正確率最高可達81.3%。模型中最關鍵的變數是問卷和生理特徵,例如貝克焦慮量表、貝克抑鬱量表、特質焦慮量表、結構化診斷性訪談、平均心率、靜息心率和深度睡眠時間。初步發現深層睡眠期時數、靜止及平均心率對於預測恐慌復發的預測模型有較高的貢獻程度。
蔡昌恆醫師表示,此研究目的是想預測恐慌症患者是否會復發,有復發再去急診,也可以透過智慧手機APP回傳相關資料,或去了解有無併發症風險等狀况,如同精準醫療,用意在於預防醫源性傷害,讓已經在進行治療的患者能達到個人化精準性。
恐慌症是一個令人深受困擾的疾病,往往影響個案生活品質甚鉅,經過早期診斷與治療後,大部分的個案可以穩定下來,重新擁抱良好的生活品質。如今更能透過智慧穿戴裝置監測預測復發的風險,可說是一大創新,對於恐慌症患者在治療上助一臂之力,是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