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每日的消費習慣,控制每日的支出上限,是理財的第一步,防止自己每月過度消費,到月尾才驚覺已變成「月光族」。市面上有各種個人理財手機應用程式(App),可幫助用戶記錄每日支出和收入狀況,各有不同功能,部分可以一次過管理多個銀行賬戶,也有應用程式幫助用戶管理網上訂閱服務,避免自己訂閱了無用的服務,浪費金錢。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MOX官網、iStock
香港人平均擁有多過一個銀行賬戶,不同類型的消費,又會用各種信用卡簽賬來賺積分,不同消費記錄散落在各個銀行賬戶,要管理起來會有一定難度。
智能理財應用程式gini,主打可以把所有銀行賬戶集合於一個應用程式管理,清晰呈現消費紀錄。
用戶建立gini賬戶及選擇連結的銀行,之後於gini登入及連結網上理財賬戶,藉背景更新功能,便可以把銀行賬戶記錄,自動同步及更新賬戶交易資料。
用gini連結銀行賬戶,目前可以連結滙豐、渣打、恒生、中銀香港、星展銀行等主要銀行,以及American Express。
最新gini提供WhatsApp智能提示功能,用戶可透過WhatsApp接收最新交易資訊,包括信用卡截數日三日前提示及額外銀行收費通知。
該WhatsApp智能提示功能會以對話形式保存於手機內,用戶可以隨時進入WhatsApp瀏覽過往各項交易提示,更簡單翻查交易狀況。
Planto可連結強積金賬戶
另一個人理財應用程式Planto,亦為用戶整合多個銀行賬戶在一個應用程式進行管理。
Planto和gini都會按開支類別、商戶及月費服務等,提供度身訂造嘅開支分析報告,讓用戶了解自已的消費習慣,縮減開銷過多的項目,從而制定更好的個人預算。
Planto的優勝之處更全面,除銀行賬戶外,還可連結用戶的強積金(MPF)及投資戶口、保險賬戶、積分戶口、按揭及貸款和電子錢包。
其中,Planto現時可支援八家香港強積金供應商,定期更新已經整合同獨立的強積金戶口,分析戶口同投資組合。
Planto還會顯示用戶的供款去向及基金表現,顯示基金價格升跌。
使用前考慮安全風險
不過,要注意Planto和gini都並沒有與本港的銀行有任何關連或夥伴協議,是通過銀行數據整合服務供應商收集用戶的銀行數據,兩者都強調不會存取用戶的數據。
gini稱,不會得到或保存用戶的銀行登入名稱及密碼;而戶口結餘及交易資料,只以唯讀模式顯示,沒有人可通過gini變更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資料。
Planto也強調,不會儲存用戶的敏感個人資料,例如銀行身分認證、手機pin碼,只會儲存在用戶個人手機內。
其應用程式在任何時候或情況下,皆無權限去存取專屬於用戶的個人資料,只會取得於應用程式顯示及私隱政策提及嘅數據,用戶資料不會於未經同意下向第三方披露。
所有財務數據,包括開支紀錄、投資、貸款和按揭等,一律使用嚴格技術加密,儲存於亞馬遜及Google數據中心。
消費者在考慮是否選用個人理財應用程式,特別是涉及連結銀行賬戶時,用戶須自行衡量風險,確保他們會如何處理、運用這些數據,保障重要資料不被濫用。
另外,隨愈來愈多服務採用訂閱制,金額未必太大,但部分服務未必經常用到,又忘記取消訂閱,變成浪費。
幫用戶管理網上訂閱服務的應用程式Billey,可記錄及管理所有訂閱服務,自動計算每星期、每月、每季度及每年的訂閱開支,並直接分析用戶訂閱所花的費用。
Mox幫用戶定目標儲蓄
本港的虛擬銀行也有理財工具,然而主要是幫助用戶儲蓄,少有如Planto和gini般分析用戶的消費習慣。
例如,Mox讓用戶可以建立「目標」戶口,把存款妥善分類,並為每個「目標」命名和實時追蹤儲蓄進度。
用戶使用Mox戶口作日常交易;「目標」戶口則作儲蓄之用,清楚分開開支和儲蓄。
另外,Mox設有「存款計算機」,用戶可輕鬆計劃儲蓄預算,並透過Mox設置規則,將資金定期轉移到「目標」戶口中,建立個人化的自動儲蓄習慣。
反之,海外的虛擬銀行大多會兼備理財記賬功能,為客戶設計消費分賬和儲蓄目標等服務,強調自主理財。
以英國的虛擬銀行為例,成立於2015年的 Monzo,除了提供一般存貸服務外,為客戶提供自動記賬功能,自動依照消費店家等,自動記賬並且分類消費類型。
另一家在英國成立Starling Bank,也有向其客戶提供預算及即時消費紀錄及報告;另設有金融產品比較服務,讓用戶可比較不同銀行提供的按揭、貸款及保險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