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疼痛有苦說不出的病 醫推29題自我檢測「纖維肌痛症」

NOW健康(TW)
更新於 2022年12月06日09:51 • 發布於 2022年12月06日09:33 • 詹舒婷 報導
▲纖維肌痛症並不是絕症,好好控制病情,也有機會生活得與一般人一樣。病友可至《纖維肌痛症自我檢測》網站,自主登錄纖維肌痛症量表,瞭解自身的病況,對病友來說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攝影/詹舒婷)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明明這裡痛、那裡痛,痛到生不如死,連拿起手機都沒有力氣,有時腦霧,記憶力差、無法集中精神,又常常全身僵硬、睡不著、情緒莫名低落,但不管是做抽血、影像檢查,都找不出自己身體疼痛的原因,導致常被誤會是無病呻吟,沒病裝病想偷懶,家人也很難理解,且因不知道要如何照顧而有挫折感,這是「纖維肌痛症」病友經常面臨的困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大醫院麻醉部孫維仁教授表示,纖維肌痛症並不是絕症,好好控制病情,也有機會生活得與一般人一樣。(攝影/詹舒婷)

「纖維肌痛症」查不出生理異常 看不見的隱形疼痛飽受誤解

台灣纖維肌痛症盛行率約5.8%,約130萬人為之所苦。台大醫院麻醉部孫維仁教授表示,疼痛門診早期看的疼痛是一些比較具體的疼痛,例如:癌痛。但後來發現有一群慢性疼痛的病友,即不是晚期癌症,也不是風濕免疫的發炎疼痛,做各種檢查也找不出什麼具體的蛛絲馬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這群病友總是在精神科、復健科、免疫風濕科、神經科、疼痛科間徘徊,一直到國際間逐漸有共識,整理出清楚的診斷標準,也開始出現有效的藥物,「纖維肌痛症」才真正被認定是疾病。

▲台灣疼痛醫學會林至芃理事長分享,面對纖維肌痛症需要有教育、心理、藥物、健身四大支柱,病友要對纖維肌痛症有正確的認知,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因此多管齊下才能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攝影/詹舒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灣疼痛醫學會林至芃理事長分享,纖維肌痛症的核心症狀是廣泛性疼痛,這些病友的中樞神經系統,會把一般人不會引發疼痛的訊息異常放大,可能會感受到劇烈、無法忍受的疼痛。而且這些廣泛性的疼痛,在全身的很多部位都有可能發生,像是出現腹痛去看腸胃科、胸痛去看心臟科、筋骨痠痛去看復健科或骨科、神經外科等,也因為長期痛苦不被了解,往往會情緒比較低落、煩躁,工作表現也可能比一般人來得差。

▲長期投入纖維肌痛症研究的蔡佩珊教授表示,纖維肌痛症病友所受的折磨,並不亞於其它病痛,期盼應被國人理解、重視。(攝影/詹舒婷)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蔡佩珊教授分享,曾有1位中年男國標舞老師,他因患有纖維肌痛症,跳舞時會很疼痛,常常覺得全身僵硬、提不起勁來,沒辦法再繼續教課,心中有滿滿的負能量,卻不好意思老是跟家人抱怨自己的困境,跟旁人訴苦,也沒有人能理解,非常孤單。

蔡佩珊進一步指出,台灣醫療的可及性高,就醫方便,但這群飽受纖維肌痛症所苦的病友,因為好手好腳,既沒有骨折,也沒有得癌症,卻因身心受疼痛所苦。全身僵硬、超級倦怠、有睡眠障礙及憂鬱症狀而天天唉聲嘆氣,滿滿的負能量而不被雇主、家人諒解,他們所受的折磨,並不亞於其它病痛,期盼應被國人理解、重視。

自我檢測量表上線「自喻也自癒」 促進醫病溝通

孫維仁教授分享,纖維肌痛症並不是絕症,好好控制病情,也有機會生活得與一般人一樣。病友可至《纖維肌痛症自我檢測》網站,自主登錄纖維肌痛症量表,內容包括疼痛的情況、記憶力及專注度、疲勞程度、頭痛、體力、睡眠、情緒等等共29個生活問卷及用藥的狀況,讓病友可以天天做健康日記,瞭解自身的病況,對病友來說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有了自我檢測量表,在就診時,能幫助醫師更了解病情的變化,一起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也希望台灣纖維肌痛症關懷協會能集結專家學者及病友的力量,讓病友間能獲得連結,互相扶持不再孤軍奮戰。

教育、心理、藥物、健身4大支柱 緩解疼痛要耐心

林至芃理事長表示,在面對纖維肌痛症需要有教育、心理、藥物、健身4大支柱,病友要對纖維肌痛症有正確的認知,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因此多管齊下才能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就算運動會痛,也要忍著7分痛去健身,疼痛會慢慢減少變5分痛、4分痛,跨過這個鴻溝,就會越來越進步。建議病友不管是太極、有氧、重量訓練,或是簡單易行的伸展、步行、自行車、瑜珈,都對緩解病情有幫助。

而台灣疼痛醫學會也推出最新版《2021纖維肌痛症台灣臨床處置指引》,不只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疾病,也希望讓纖維肌痛症的病友,能夠得到適當的起始治療。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流感、新冠疫苗能防中風?醫揭關鍵原因
康健雜誌
不斷更新/強颱康芮停班停課!全台各大醫院開診狀況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8食物地雷」讓你越吃越胖!熱門早餐「油條」吃多恐增致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萬聖節吃南瓜抗氧化、護視力!營養師破「3大迷思」其實「它」不是蔬菜
中天新聞網
女性健康殺手「子宮內膜癌」!國健署提醒:這 6 種人當心,異常出血快就醫
Heho 健康(台灣)
近視+老花也能做雷射手術改善! 2技術導入讓術後視覺獲清晰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消基會、標檢局抽驗快煮鍋 小資族最愛2款產品竟出包
NOW健康(TW)
止痛藥、消炎止痛藥差在哪?頭痛、牙痛、關節炎該吃哪一種?
康健雜誌
世界糖尿病日勿忘控糖5要訣 防治疾病威脅從日常做起
NOW健康(TW)
中風每年奪走660萬人命!8危險因子中3個就是高危險群 快用6招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南瓜不能搭菠菜吃?營養師指導南瓜健康吃法 破除迷思
NOW健康(TW)
82歲老戲骨石英離世,曾說「演戲演一輩子很幸運」…23年前換肝續命,製作人周遊曝「真正死因」
幸福熟齡(台灣)
她臥床多年「滿頭壓瘡」深可見骨!家屬1原因「急救到底」…醫嘆:人間地獄在醫院深處
幸福熟齡(台灣)
「結核病取代新冠」成傳染病頭號殺手!羅一鈞:台灣仍在控制範圍
中天新聞網
新生兒「先天性小腸閉鎖」 小兒團隊產房待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飛馬牌「特調咖哩粉」含蘇丹紅!流入全台9縣市 北市2業者已下架回收
中天新聞網
戰勝腦中風!醫籲:注意 5 症狀快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Heho 健康(台灣)
德國西醫「熱愛武術」來台學中醫 推「太極拳」助肺癌術後康復
中天新聞網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每天多吃1食物,可降低罹患乳癌、大腸癌、胃癌
幸福熟齡(台灣)
不管怎麼睡都好累!血脂肪超標三個壞習慣,你中了幾個?降血脂肪飲食四招,燕麥餐好選擇!
Heho 健康(台灣)
焦慮症|本地研究:近7%青少年患有焦慮症。一文教你分辨「焦慮症」與「一般情緒」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亞東醫院整合AI檢測骨質疏鬆! 提供骨鬆患者全面照顧
NOW健康(TW)
1 人染菌、同桌中獎!醫提醒:吃火鍋洗筷子,恐致幽門桿菌感染
Heho 健康(台灣)
乾燥症患者福音! 修格蘭氏症候群中西醫療法突破瓶頸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