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格子說】懷舊是因為廢墟中仍有微光 五十年代 風行一時 主打「男人冒險」的美國雜誌死亡之後……

明周文化
更新於 2023年06月23日07:19 • 發布於 2023年06月23日00:00

世界成了灰濛濛一片。熱力學上的熵,擊倒了我們。一切黯然,一切消逝,一切死亡。The world becomes grayer. Entropy beats us down. Everything fades. Everything goes. Everything dies.

——RobertSilverberg(科幻小說作家、雨果獎及星雲獎得主)

二十世紀,是插圖和廉價小說的黃金年代。毋庸否認,這個年代已經一去不返。李白說:「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消失的東西,只有兩種,一種值得慶祝,一種值得緬懷。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興起的男人冒險雜誌《MAMs》,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這種曾經風行一時的美國主流雜誌,如何消失,眾說紛紜。其實,消失的理由未必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事隔多年,我們從消逝的東西,仍然看到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一些閃耀和悸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存在的東西,不一定價值連城;消失的東西,不一定毫無價值。

知名插畫家Samson Pollen插圖,刊於《Stag》一九六九年九月號,文章標題為”I Killed for the Mafia”。
插圖配上標題和內文之後,出版時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知名插畫家Samson Pollen插圖,刊於《Stag》一九七一年一月號,文章標題為”I Survived A Two-Week Artic Ice Blizzard”。
插圖配上標題和內文之後,出版時的效果。
知名插畫家Samson Pollen插圖,刊於《Stag》一九七一年十月號,文章標題為”Wipeout in Appalachia!”。

其興也勃 其亡也忽

五十年代興起的「男人」和「冒險」,連帶雜誌上引人入勝的冒險幻想小說和繪形繪聲的插圖,到了七十年代,戛然而止。他們最大的敵人,是一九六九年創辦的《Playboy》(花花公子)。纖毫畢現的裸體,讓猶抱琵琶半遮面、欲言又止的幻想插圖和故事變得十分「幼稚」。沒有輸給納粹德軍、食人螞蟻和深山大腳八的「男人」,最後以一種弔詭的方式輸了給「女人」。

所謂「男人冒險雜誌」(Men’s Adventure Magazines-MAM),其實是以男性勞動階級為對象的通俗雜誌,雖然經常聲稱內容為「真人真事」、或某某的自述,但很多都跟一九六三年《明報》頭版宣傳欄說「衛斯理是深諳武術的名家」一樣,宣傳意味多於一切。這些雜誌的前身是廉價的低俗小說,廉價紙張印製,製作難言精美,故事簡單,情節緊張,步伐急速,不求深度,只求容易消化。由於其他娛樂尚未普及,這樣的讀物大行其道。後來雜誌出現,頁面更大,插圖更精美,標題更貼近「民情」,於是成了美國男性讀者的主流讀物。全盛時期,全美國有數百種這樣的刊物,大部分有一個Man或Men字,例如《Real Men》或者《True Men》或者《Man’s Story》或者《Man’s Action》,林林總總,每年銷量數以千萬計。

在《MAMs》這類雜誌消失幾十年之後,藝術書籍出版商Taschen窺準懷舊商機,推出了以MAMs為主題的硬皮精裝書籍。封面所用插畫來自Wil Hulsey,原刊《True Men Stories》一九六一年九月號。
任何動物都可以是咬人、吃人和嗜血的。
巨型八爪魚是男人冒險雜誌經常出現的可怕生物
戰爭題材後來漸漸被間諜題材或犯罪題材取代
這幅在《MAMs》懷舊書迷中十分知名、同時帶着滑稽、荒誕和驚駭意味的插圖,來自《Man’s Life》一九五六年九月號封面。當時封面大字標題Weasels Ripped My Flesh(黃鼠狼撕開了我的肉),插畫家為Wil Hulsey。

無法告人的戰後心靈創傷

五十年代之後,美國士兵陸續從戰場回到家鄉,他們發現,上了戰場的他們,跟美國本土社會格格不入,戰場上的慘況,美國本土市民其實並不知情,當時的主流媒體都經嚴格審查,不會刊登美國士兵在戰場上慘死的照片。士兵無法告訴家人,他們在遠方所經歷過的噩夢。當他們要殺死一個十六歲的孩子否則自己就會被殺,這樣難以宣之於口的真實情形,只能埋在心坎裏,在喧囂的酒吧跟有着相類經歷的戰友分享。

五六十年代,戰爭的「英雄」回到祖國,消費主義抬頭,「英雄」變成勞動階級,那些英勇事蹟,在物質和欲望成為主流的時空,成為一種扞格難通的夢囈,更糟糕的是,戰爭所帶來的創傷以至身心殘缺,一直被社會漠視。

歌舞昇平的戰後景象,跟他們內心的躁鬱,形成強烈對比。個體的苦悶,無法自我救贖,往往只能透過私密的閱讀略為排遣。那些單人匹馬獨闖龍潭戰勝邪惡組織的過分美好的離奇故事,那些英雄救美而美女如雲投懷送抱的無限荒誕的迷幻故事,那些身陷險境無法自拔難以置信九死一生的絕對極端的臆想故事,一方面有如夢幻泡影,一方面又何妨一信,疑幻同時疑真,正好填補了那一代人的心靈黑洞。

知名插畫家Samson Pollen插圖,刊於《Male》一九五七年二月號。
知名插畫家Samson Pollen插圖,刊於《Swank》一九五八年三月號。
知名插畫家Samson Pollen插圖,刊於《Stag》一九七四年十一月號。這時候曾經風光一時的男人冒險雜誌已漸漸式微。
知名插畫家Mort Kunstler的插圖
知名插畫家Mort Kunstler的插圖

銷售法則:賣牛扒的色聲香味觸法

《MAMs》應運而生,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在賣雜誌,他們是在賣感覺。他們奉行的最高銷售原則是:Sell the sizzle not the steak(不賣牛扒,賣煎牛扒的滋滋聲)。從標題、封面以至內頁插圖,他們念茲在茲的都是,表達給讀者一個一以貫之的信息:你就是故事中的英雄,別人不明白你的英勇和實力,我們明白,所以我們會「如實」宣揚好像你這樣的英雄和這樣有實力的男人的故事。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回應社會這個巨大的心理需求,《MAMs》聘用了最傑出的插畫家,把幻想的英雄變成可視可感的真實場面,同時廉價聘用了許多不知名但能創作大量「佯稱真實、驚險刺激、主角英勇、化險為夷、抱得美人歸」故事的年輕作者。這些年輕作者,有的愈寫愈好,後來成了炙手可熱的大作家,例如寫出《The Godfather》(教父)的作者Mario Puzo。他曾擔任這類雜誌的助理編輯,並用了許多筆名撰寫各種戰爭和犯罪小說。《教父》出版後,一紙風行,兩年內賣出九百萬本,助理編輯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知名作家。

科幻大師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刊於《Adventure》一九五六年十月的短篇小說,插畫家Denver Gillon畫了一隻巨大的八爪魚,但原文其實是巨大的魷魚(the giant squid,或稱大王烏賊)。
知名插畫家Samson Pollen的黑白插圖。他說:「我不認為一幅圖能勝過千言萬語,可是一幅圖的確能夠表達不少東西。對我來說,技術是次要的,我更喜歡用圖畫來呈現一個故事。」
知名插畫家Samson Pollen的黑白插圖
知名插畫家Mort Kunstler的黑白插圖。
跟大部分《MAMs》插畫家一樣,Samson Pollen聘用模特兒拍照,如圖可見照片和插圖對比。圖中模特兒為Steve Holland,是當時《MAMs》插畫家很喜歡採用的模特兒,不過,Samson Pollen習慣按劇情需要把他「變臉」。圖片來自New Texture於二○二二年出版的《Pollen in Print 1955-1959》。

科幻大師克拉克筆下的「海怪」

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後來名滿天下的科幻小說作家,也曾活躍於這個「廉價」舞台。一位是來自英國的科幻小說泰斗、《2001: 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遊)作者Arthur C. Clarke。後來獲得爵士稱號的他,曾以神秘的巨型魷魚為主題,為雜誌《Adventure》寫過一篇約三千字的短篇小說。小說題為《The Reckless Ones》,刊於一九五六年十月。故事講述一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儀器,可以操控軟體動物,後來獲得資助出海,並遇上了一條一百呎長的深海巨魷,本來一切順利,巨魷受儀器控制,十分聽話,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那副機器因沒有後備保險絲而短路,結果巨魷發難,一眾科學家和隨船的拍攝團隊所拍的菲林,永遠沉於海底。故事本來無法流傳,偏偏事發前有人透過無線電講述了這件匪夷所思的事云云。小說用某個虛構的科學家的敘述方式寫成,道聽途說,細讀下來,頗有《桃花源記》後遂無問津者味道。

《MAMs》「插畫教父」Mort Kunstler的雙色插圖
《MAMs》「插畫教父」Mort Kunstler的雙色插圖
《MAMs》「插畫教父」Mort Kunstler的雙色插圖
《MAMs》「插畫教父」Mort Kunstler的雙色插圖。每個《MAMs》插畫家都有特別喜歡使用的模特兒,Mort Kunstler最喜歡採用的模特兒正是他的太太Deborah,即圖中主角。
《MAMs》「插畫教父」Mort Kunstler的雙色插圖

我們已經失去了現在和未來 只能力保過去

另一位科幻小說泰斗,則是屢奪業界最高榮譽雨果獎和星雲獎、科幻小說名人堂成員的Robert Silverberg。Silverberg生於一九三五年,與倪匡同年,未成名前,正是寫這種「廉價」故事的能手。他本來的興趣就是寫科幻小說,但五十年代科幻小說雜誌紛紛結業,他寫作的地盤幾乎全部消失,市場上好像只有最頂尖的科幻作家例如Issac Asimov才能生存。Silverberg那時他只有二十多歲,但買了一間豪宅,開支不菲,負債纍纍,僅靠賣科幻小說,顯然無法為生。Silverberg十分徬徨,為了生計,馬上轉型,大量寫作牽涉到犯罪、暴力和性的其他類型小說。雖然不是他所鍾情的科幻題材,但他非常擅長說故事,那些「廉價小說」,於他而言,手到拿來,大受編輯和讀者歡迎。他寫得又快又好,聘用他的雜誌最初只邀約一兩篇稿,試試反應,大半年後,幾乎整份雜誌的小說,都出自他一人手筆(當然用了不同化名)。那段時期,他埋首寫作,每年「量產」一百萬字,每個月可以出版三四本書,累計下來,僅色情作品他就寫了差不多二百部。成名之後許多年,Silverberg接受訪問,被問及寫色情作品的經歷時,無所隱諱,大方承認,而且自覺寫得比其他人好。他的筆下,總帶着冷峻,書中主角頗有冷硬派偵探味道。Robert Silverberg的名言包括:

無知不可以原諒,只可以醫治。Ignorance can’t be pardoned. Only cured.

小人當道,君子勢危。Men of great spirit are at high risk at a time when small souls rule the world.

先生,我不討厭任何人,因為這似乎是情緒能量的無謂浪費。I hate no one, sir. It seems a waste of emotional energy.

我們的現在,我們的未來,俱已失落。只能力保過去。保持警惕,就沒有人能搶走我們的過去。Having lost our present and our future, we had of necessity to bend all our endeavors to the past, which no one could take from us if only we were vigilant enough.

Robert Silverberg還有一段關於他早期作品的自白,如下:

「我必須承認,這些故事之中,你不會找到詩人的視野,如歌的段落,或者人性的深刻洞察,這些故事也不會告訴你,任何你未聽過的人類處境。不過,這些屬於流行雜誌年代的產物,這些情節簡單、毫無深度、節奏明快的冒險故事,現在幾乎已成了一種失落的傳統。這些開門見山的動作故事,寫於我寫作事業冒起之際,寫作的主要目的,一部分為了樂趣,一部分為了稿費。」

Mort Kunstler為《MAMs》創作的插畫,成交價由數千美元以至十多萬美元不等。
知名插畫家Mort Kunstler的彩色插圖
知名插畫家Mort Kunstler的彩色插圖,值得留意的是,圖的右邊因為跨頁,巧妙地由彩色彩轉為藍黑雙色。這是因為當年彩色頁數因成本所限而只在特定頁數印製。
知名插畫家Mort Kunstler的彩色插圖
知名插畫家Mort Kunstler的彩色插圖

秩序崩壞vs.不斷把石頭推回山上

流行和通俗失落之後,媚俗的雜誌結束之後,那些插圖,留了下來,那些後來成為殿堂級作家的大師作品,留了下來。如果沒有庸俗小說的空間,Robert Silverberg和Mario Puzo可能會永遠消失。如果香港沒有羅斌,把源自美國男人冒險雜誌的《藍皮書》意念帶到香港,依達或者魏力(倪匡)可能不會出現,也許,《明報》的金庸武俠小說、衛斯理和余過的《四人夜話》出現的方式會完全改變……

無論如何,五十年代興起的通俗雜誌,二十年後銷聲匿跡,沒有人惋惜,因為這是「事有終始,理有固然」,直到又過了二十年,人們開始懷舊,開始四出搜羅當年珍貴的記憶和悸動。

科幻小說作家經常提到熱力學熵的概念,那是一種從有序走向無序的不可逆轉的狀態。無序和毀滅經常是大勢所趨,而人的使命,正是一場逆熵之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梳打粉真係家居清潔神器? 必知5大使用禁忌 溝醋用分分鐘有反效果|好裝修
am730
【K社韓國小百科】韓國婚禮越來越像葬禮,賓客穿「彩色、白色」成大忌:一切為突出主角
韓星網
【LINE你睇】遊迪士尼輪椅代步 懶走路就扮跛
LINE TODAY
【職業歧視】補習班老師諷刺不努力學習就變送貨員 學生感難過:「我媽媽凌晨送貨幫補家用」
MamiDaily
日本節目教火鍋減肥法!加2種食材有助脂肪分解、落葱時間亦有技巧?
she.com
貓頭鷹寶寶趴睡照:從迷因爆紅到專家解密
阿尼尛 Anima
【LINE你睇】學生參觀實驗室 實拍人腦傳網上被批
LINE TODAY
秋冬養生|轉季多喝湯!盤點6個煲湯燉湯技巧 掌握時間煲靚湯!
am730
捨不得!領犬員把退役「戰友」交給新主人 突然爆哭全場一起紅眼眶
Styletc TW
【LINE你睇】日本佐賀水壩驚現哥斯拉 化身觀光大使成60公尺巨大壁畫
LINE TODAY
遭拋棄浪柴被收編竟成「狗界奇才」 當雜貨店長幫阿嬤賺進6間房
Styletc TW
【零用錢】畢業工作多年發現媽媽仍每月匯零用錢 兒子超感動哭謝媽媽卻揭殘忍真相
MamiDaily
(中國菜)豆豉鯪魚炒苦瓜
Cook1Cook 煮一煮
餐桌共學:難以定義的加拿大料理
明報
為婆媳問題憂鬱22年離婚才解脫,前夫求復合竟要她「辭職顧婆婆」…還是當情人就好別傻了復婚
幸福熟齡(台灣)
阿姨遺體放棺木,才驚覺再看不到她!父:叫你看的時候不看,最後一眼又看得拉不走
幸福熟齡(台灣)
土瓜環厚身大塊香茅豬扒🐷仲有牛骨湯生牛肉河🐂
snappy_hk
7-Eleven便利店陸續取消店內的雜誌架 紙媒在新時代下如何生存?
虛詞.無形
遛個小貓竟然要脫褲子? 牠太膽小到處找洞鑽笑死全網
Styletc TW
周日話題:子債不會父還
明報
通識導賞:大時代下的交響大教堂 布魯克納二百周年誕辰
明報
無定向學堂:奇招谷生育真有效? 相親派錢未成功 學者籲改社會氛圍
明報
山見台式火鍋 慶祝再開分店 大送溫泉主題台灣之旅 新店推出全新湯底「佛跳牆湯」「羊肚菌八珍湯」
am730
與好閨蜜必須做的專屬清單 當老了再一起回憶 原來自己年輕時也曾瘋狂過!
TopBeauty
婦人做全家午餐!狗群在旁「不耍廢」 當起小助手畫面曝光
Styletc TW
(中國菜)紅棗燉鷓鴣湯
Cook1Cook 煮一煮
《破‧地獄》帶旺紅磡遊 寶石戲院手寫戲票超有feel
明報
「笑年日記」微電影比賽頒獎典禮
Wendysugar扮靚玩樂gogogo
分隔現實與虛幻的不確定的牆——村上春樹新小說《城與不確定的牆》
明報
【日本。青森】 工藝品與頂級食材邂逅法國料理! 米芝蓮2星餐廳Arbor展現全新日法美食饗宴
沙米旅行手帖
展覽︱藝景空間Visionairs首個體驗展 揭示巴黎聖母院輝煌歷史
am730
將軍澳廣場「塑雪聖誕樂園」 4.5米高再生塑膠雪花砌環保聖誕樹|聖誕好去處2024
明報
(中國菜)海玉竹燉鷓鴣湯
Cook1Cook 煮一煮
逛紅磡廣場 懷舊啡磚打卡
明報
編者話:那城,那牆
明報
未來城市:不再望而生畏 讓公共圖書館成為社區中心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