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葉庭均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目前雖然很難有確切的定論來說明焦慮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但研究已經確認了不少因素,能增加其發生的機率。
我們兒時那些造成明顯身心創傷的個人經歷,在心智未完全發育的年幼時期所遭遇的創傷,往往會對之後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些經歷包含:
1. 生理或是心理上的虐待。
2. 被忽視、冷暴力。
3. 失去至親或身邊重要的親友。
4. 被霸凌或是社交孤立。
正因為如此,原生家庭的概念才會成為高頻率的名詞,即使是成年後,很多人也難以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陰影。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生物實驗,非常生動地解釋了父母在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他們將兩隻剛出生的小猴子關在籠子裡,一個籠子內有與母親相似的皮毛墊子,用之來模擬母親在身邊的交互感,而另一個籠子卻只有冷冰冰的鐵絲網。
在一段時間之後,在有皮毛墊子的籠子裡成長的小猴子,跟正常在猴群中生長的小猴子沒什麼區別,活潑好動;而在冰冷鐵籠裡成長的小猴子,卻變得畏縮、呆滯、性格暴躁。
數不盡的研究都已經證明,孩子們的童年經歷,對他們的成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人童年遭遇過虐待、家暴、父母的排斥或冷落,或者是被同伴所排擠,甚至是被性侵,都會嚴重影響到其未來的成長發育。
這些較為悲慘的童年經歷,會導致兒童在成年後產生更多的偏激行為,以及更高的犯罪傾向。正因為如此,那些所謂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你是為了你好」的觀念,其實是我們需要摒棄的。
除去兒時的經歷,另一個造成焦慮的主要因素,就是我們當下的生活狀態,如:因為學業工作導致身心俱疲、長時間的工作與學習、感到巨大的學業或工作壓力、居無定所、缺乏社交、被排斥、被霸凌⋯⋯等。
最後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生理或心理上的其他疾病,比如患有慢性病或者重症的人群,往往會遭受憂鬱症或是焦慮症的折磨。與此同時,一些藥物的副作用,也會由於影響內分泌,導致焦慮的產生。
酒精與毒品,會使我們的大腦產生各種精神問題,自然也不會少了焦慮。
如何應對焦慮?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樣,負面的情緒與經歷,會在潛意識中植根於我們的思維深處,久而久之,造成了惡性循環。
越是焦慮,越容易將本來無傷大雅的情境嚴重化,越傾向於逃避,從而使得克服這個問題也變得日益困難。從臨床上來說,醫師通常會採用認知行為療法以及藥物,來治療較為嚴重的焦慮。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什麼方法來減緩自己的焦慮呢?那就是挑戰自己的恐懼與焦慮感。以公眾演講為例,很多人害怕這個情境,是因為擔心他人的負面評價,如:「我在臺上忘詞了怎麼辦?」、「如果觀眾問我問題,我答不出來會不會很丟人?」、「如果我出汗臉紅、聲音發抖的話,會不會顯得很不體面?」⋯⋯等。
不妨假設一下,假如你做為觀眾,臺上表演者的失誤是否會讓你耿耿於懷,甚至是一直嘲笑嗎?顯然並不會。因此,這時就需要質疑自己的想法是否真的成立了。
當然,主觀上想要立即停止自己的焦慮與擔憂是非常困難的,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覺得,只有一直保持這種憂慮感,才會感到安心,因為如果不這樣考慮周全的話,不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我們可以採取幾種不同的方式來應對:
• 設定一段特定的時間,讓我們專注於自己所憂慮的事情,不斷提醒自己並沒有忘掉這個憂慮,間接使自己安心。
• 計畫一些短期並且有趣的活動,從而可以有效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 一些心理治療中常用的放鬆方式,比如肌肉放鬆與呼吸放鬆,都能有不錯的效果。另外,在心理治療中,有一個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與親友溝通,確認自己的憂慮是不是過度,或者採取錄影、筆記記錄的方式,來回顧自己的表現與獲得的評價,是不是與自己的預期相符,從而形成良性的反思。
• 在出現焦慮時,我們要學會經常詢問自己,「我的這個想法合理嗎?」、「這個問題真的存在並且亟待解決嗎?」我們可以寫下自己最為憂慮的問題,然後列出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法,即使是很差的方法也可以(比如逃避),再從實用性的角度上,思考這些方法的可行性,選擇最為合理和可行的解決方式,之後再為實行這個計畫做準備v最後實施計畫。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感到焦慮並不是我們的錯。遭受焦慮困擾的人,總是過度擔憂自己做錯了什麼,那麼想像一下,假如我們身邊的一個「朋友」,無時無刻不在大聲指責你做錯的事,以及你人生的失敗之處,那你肯定會迫切想要與這個「朋友」斷交。
然而,焦慮的人內心就有這麼一個整天不消停的「朋友」,也就是說,焦慮的人,是在自我虐待。
也許現在就是與內心的「惡友」說再見的時候了,學會支持自己的想法與行動,學會原諒自己的憂慮以及錯誤。
如果我們工作失誤,一笑而過就好;如果想要去交朋友,那就鼓起勇氣去邁出第一步。當我們學會與生活和解,漸漸地,我們的激情與動力也就回來了,否則,就永遠不能自我療癒。
「對於那些對人生毫無期待的人來說,我們需要做的是讓他們明白,人生正在期待著他們。」──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腦內的猩猩:一本正經的情緒進化論,幫你重塑思維方式,實現情緒自由!曼徹斯特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帶你一窺大腦總部控制臺,奪回情緒主控權!》 ,布克文化,葉庭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