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警惕異常出血!「子宮內膜癌」位居臺灣女性10大癌症死因第6名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4年09月22日05: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北市議員許家蓓子宮內膜癌逝,初期幾乎無症狀,但9成病友皆出現1狀況是警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北市議員許家蓓傳因罹患子宮內膜癌病逝,北市議會民進黨團透過新聞稿證實。在台灣,由於子宮抹片檢查率提升,根據衛福部統計,子宮內膜癌每年新確診的病患超越子宮頸癌。

子宮內膜癌患者人數超越子宮頸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就國外調查數據顯示,有固定做抹片的女性可降低70%子宮頸癌罹癌率,而3~6年沒做抹片檢查則罹癌風險是每年都做抹片檢查者的2倍,若長達6年沒做抹片檢查則罹癌風險高出3倍,從來都沒做過抹片檢查則提高3.4倍。

由此可見,透過抹片篩率可揪出逾8成鱗狀上皮癌的子宮頸抹片非常重要,只有少數位置較深處、好發於子宮頸管的腺癌,比較難以透過傳統抹片篩檢,可再加上深層子宮頸管抹片或子宮頸管搔刮術來補足。

近年來婦女反而是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發生率相對提高,因為尚未有很好的常規篩檢,必須透過抽血或更進一步的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厚度與卵巢外觀有無變化,這類病人往往都是因為出現症狀才發現,相較之下更無法早期發現。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子宮內膜癌是臺灣女性10大癌症死因第6名

依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子宮內膜癌是臺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近年可能因為飲食習慣改變及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比率日漸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婦產科醫師劉馥萍指出,子宮內膜癌目前還未能有效地以篩檢方式發現,不過9成病友均有異常出血症狀。女性如果出現經期不規則,或更年期停經前、後持續出血情形,都有可能是罹患子宮內膜癌;若能早期發現、診斷並早期治療,第一期5年存活率可高達97%,預後相當良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非經期間、異常的出血應就醫 把握治療黃金期

一般門診時醫師都會先詢問病史,進行腹部的觸診及陰道內診(僅限有性經驗者)開始檢查,再搭配上超音波來做完整評估。若超音波有看到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黏膜下肌瘤或是子宮內膜增生時,還可使用子宮鏡進入子宮腔內做更仔細的評估及治療。

劉馥萍呼籲,無論是正在發育的青少女,已達生育年齡的女性,或停經後的婦女朋友,若有非經期間、異常的出血,都應儘速就醫檢查,切勿因畏懼而耽誤診斷及治療的黃金時機。

(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