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年輕人用的ChatGPT,阿公阿嬤也會!3關鍵讓長輩無痛學會手機新功能

康健雜誌
更新於 11月01日04:04 • 發布於 11月01日04:04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邱宜君 圖/photoAC
年輕人用的ChatGPT,阿公阿嬤也會!3關鍵讓長輩無痛學會手機新功能

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愈來愈深,食衣住行都靠它搞定,藝術創作和健康管理,善用手機也能如虎添翼。60幾到100多歲的阿公阿嬤也能在幾個月內充分駕馭這些功能,因為教會他們的手機班老師,知道教學要成功,一定要做到這3件事。

18年前,34歲的李子強是個超級忙碌的新手爸爸,他一邊在輔大攻讀生命教育碩士,一邊在國小當代課老師。那一年,社區長青學苑有老師忽然離職,李子強本來只是幫忙朋友湊人數、陪考的,沒想到卻高分考上,這次契機讓他從此走上高齡數位教育之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現在,李子強是多個長青學苑的資深教師,全職負責士林、北投、內湖、西湖等高達19個手機專班。從電腦、平板、手機、智慧手錶,他都能針對長輩最生活的需求做教學,而且教材持續更新、兼顧不同作業系統,還會帶全班走出教室,架腳架拍自然美景、電腦展走透透。

李子強表示,課程結束時,長輩會拍照修圖、拍片後製、訂車票、訂餐廳、查公車、以圖搜圖(查成分、價格、動植物名稱、查證資訊真偽),還會用Linepay付錢、設定智慧手錶連結手機、觀察智慧手錶紀錄的健康數據並分析原因。

生成式AI最熱門,長輩也走在時代尖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李子強也教長輩在ChatGPT下指令,請AI幫忙規劃運動計劃、給穿搭建議、找拍照好看的咖啡廳。長輩也學會用ChatGPT繪圖功能,把唐詩三百首變成早安圖,再使用美圖秀秀App加上古典書法字體,轉傳分享給親朋好友,一幅幅特殊有趣的作品誕生,大家都好開心。

用ChatGPT規劃一天的輕旅行,也難不倒長輩。AI會列出行程表格,包含如何搭大眾交通工具、推薦景點、費用等資訊,並照規劃去旅行。

李子強觀察,願意來上課的長輩都是尊師重道、認真學習的模範生,學習成效非常好,給他很多正向回饋。有個阿嬤去便利商店拿出Linepay,被店員比「讚」,讓她開心好幾天。有人把親手製作的花卉美照、河濱夕陽縮時影片傳到親友群組,眾人驚呼連連,好有面子。許多長輩都說,以前無法加入年輕人的話題,現在不但聽得懂還能一起聊,成為最受孫兒歡迎的阿公阿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高齡數位教育3重點:理解需求、允許出錯、耐心重複

李子強才50出頭,卻讓60幾歲到103歲的學生學得興致盎然、成就感滿滿。除了要歸功攻讀碩士時對教育理論和方法的鑽研,也因為他十幾年來秉持著3個教學精神:充分理解學生的需求,允許學生出錯、有耐心重複再重複。

李子強會隨軟體更新不斷翻修講義,還會針對最常見的手機作業系統、智慧手環品牌,提供打造主題教材,長者不會因為介面不同而困惑。有些長輩已經把李子強開的課都上完了,他也鼓勵他們去社區大學的混齡班上更多進階課程,學習更多新技能。

李子強自己另外花時間、付學費學攝影、加入台北市電腦公會的「英雄班」每月接受教育訓練,再從中萃取出最菁華、最符合長輩需求的內容來編教材。每年電腦展,他會先去走一遍,再帶學生去,並親自用「菜市場的語言」導覽,確保學生聽得懂、能吸收、有收穫。

這些陪伴和教學,其實長輩家中的年輕人都能做,但通常做不來。李子強說,長輩不想問年輕人,因為他們常常會被嫌,不愉快。長輩一定會忘記或做錯,但年輕人會覺得,不是講過了嗎,怎麼又要問?這種不愉快的互動多了,長者有問題也不想問,數位落差就愈來愈深。

李子強深知「忘記」和「犯錯」是學習必經之路,長輩需要更多時間、更多練習。因此,在他的課堂上,「重複」是絕對必要的,學生不需要不好意思,因為老師一定和顏悅色、耐心幫助每個人,他也不會趕進度,一定確保大家都跟上,才會進入下一步。

學會善用智慧手錶,改善健康好簡單

智慧手錶的健康監測,是長輩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之一,許多成功的經驗,也激勵彼此更努力去學會使用。李子強舉例說,長輩最怕失智,知道睡不好會容易失智,就會非常努力想要改善睡眠。

課堂上大家打開App,腦力激盪幫彼此找出睡不好的原因,比如太早吃安眠藥、睡前喝茶、沒開冷氣太熱等。還有人因為睡眠時心跳太慢,繼而發現藥物劑量太強,去跟醫師討論調整之後,才回復正常。

智慧手錶的健康數據,也促使長輩更安全、有效地從事運動。李子強說,有位長輩分享智慧手錶跌倒偵測功能為他求救的經驗,讚不絕口,同學們聽了都躍躍欲試,巴不得馬上學會如何設定;很多長輩自認有運動,但其實強度不夠,有了智慧手錶紀錄的心跳數值,加上ChatGPT的衛教,大家就清楚知道該如何提高運動強度。

李子強包容的態度,讓長者充分感受到尊重與理解,學習效果更好。他說,台北市電腦公會的「英雄班」聚集了一群像他一樣對高齡數位教育有熱誠的老師,希望成為年長者探索數位科技世界的橋樑,隨著技術不斷進步,他們將繼續探索新方法,引領年長者穩步前行。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