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國人凍卵認知低,癌友生育計劃受影響!醫師建議:「醫療性凍卵」將生子希望凍起來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12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 黃慧玫
國人凍卵認知低,癌友生育計劃受影響!醫師建議:「醫療性凍卵」將生子希望凍起來

林小姐在婚後隔年備孕時,意外確診乳癌第一期,經與醫師討論後,才知道乳癌治療會影響卵巢功能,因而陷入自身存活及生育規劃中不斷掙扎。為保留生育能力,緊急決定在癌症治療前進行「醫療性凍卵」。

經歷 30 次電療、5 年抗荷爾蒙藥物治療後,開始嘗試植入胚胎,最終順利誕下寶寶,一圓媽媽夢。林小姐說,如非罹癌,從沒想過不孕問題,人生中也沒有凍卵選項,幸好醫師有主動告知醫療性凍卵機會及相關資訊,在決策過程中提供很大幫助。

據衛福部 2021 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全台有近 1.2 萬名癌友適逢育齡階段,其中女性病友比例更高達 6 成。然而,癌症治療中的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對卵巢功能影響甚鉅,將使癌友失去生育能力。

9 成癌友生育計劃受影響,醫療性凍卵實現生子夢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但多數人仍不清楚癌症患者在治療前進行生育保存的重要性。根據台灣凍卵協會「2024 年醫療性凍卵認知度調查」顯示,不只近 7 成民眾不了解凍卵,更有 9 成民眾更不知道什麼是「醫療性凍卵」。

台灣凍卵協會「2024 年醫療性凍卵認知度調查」統計顯示,有生育規劃的癌友中,近 9 成的生育計劃被突如其來的癌症影響,儘管如此,仍有不少癌友透過醫療性凍卵成功實現生育夢想。

隨著癌症治療日新月異,癌症治療率和預後水平大幅提升。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在 110 年台灣育齡女性罹癌佔比中,乳癌以 36.94% 位居首位 6;而 106〜110 年新診斷早期乳癌的 5 年存活率近 100%,第 2 期存活率高達 9 成以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胡玉銘表示,意味將有更多癌友在克服疾病後,將有機會重拾生育的夢想。早期介入和適當的生育保存措施,不僅可讓癌友保有希望及未來可能性,更能讓癌友在面對疾病時,不須在生育及生命間做出困難抉擇。

該調查顯示,有 60.3% 的癌症高風險族群知道癌症治療可能影響生育,然而,卻只有不到 1 成曾考慮或準備進行醫療性凍卵。換言之,儘管了解癌症治療可能對生育能力產生影響,多數人仍未採取凍卵等相關預防措施。

北市首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助癌友保留生育希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了幫助更多癌友能夠保留生育的機會,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副院長詹景全特別率領醫院體系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計畫,協助癌友保留生育希望,更讓台北成為全台首個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的城市。

詹景全指出,癌症治療不只會給患者帶來體力下降等「生理」影響,還會造成「心理」及「經濟」面上的衝擊。調查發現,近 8 成癌友在確診後 3 個月內接受癌症治療,甚至有 2 成癌友在確診後隔天就進入療程。

如此短暫的時間,導致患者往往無法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量資訊,並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做出影響一生的決策。此外,癌症治療的藥物負擔,也對癌友家庭造成龐大的經濟壓力。

在「生理」、「心理」及「經濟」三大衝擊的夾擊之下,導致癌友往往需在生命及生育間進行二選一,無法真正擁有生育選擇權。為此,他呼籲癌症高風險族群,應提前了解罹癌後的衝擊,提早準備,才能避免在面對癌症時措手不及。

台灣凍卵協會串連10大院所,助癌友將希望凍起來!

為保障癌友生育權,近年來各地方政府陸續推動凍卵補助政策,但調查顯示,知道「社會性凍卵補助」的民眾僅 19.9%;知道「醫療性凍卵補助」者也僅 17.3%,均不到 2 成,顯示台灣在凍卵補助相關推動與宣傳上仍有成長空間。

台灣凍卵協會 (TEFA) 理事長曾琬婷表示,為改善台灣生育環境,地方政府也陸續推出凍卵補助。然而,不只政府大力推動,台灣凍卵協會也在今年針對癌友推動「公益希望計畫」。

曾琬婷進一步說明,此計畫是在鼓勵女性癌友透過醫療性凍卵保留生育機會,實現擁有孩子的夢想,同時減輕癌友及其家庭的經濟壓力。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注醫療性凍卵議題,給予癌友更多希望與選擇。

「公益希望計畫」不僅額外針對婦科癌友提供醫療性凍卵補助,更串聯北中南共 10 家醫院、診所病友支持團體組成聯盟,集結各大院所資源,幫助癌症患者保留生育的希望,提升民眾對於醫療性凍卵的認知。

文、圖 / 黃慧玫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秋冬養生|起身易喉痛?!5個入秋轉季養生貼士
am730
快改掉!每年200萬人死於「懶惰病」 醫盤點6大傷身習慣
中天新聞網
【隔夜飯】不要浪費食物!隔夜飯吃太多會致癌?營養師解構隔夜飯迷思
高燒 Gofever
82歲老戲骨石英離世,曾說「演戲演一輩子很幸運」…23年前換肝續命,製作人周遊曝「真正死因」
幸福熟齡(台灣)
常放屁打嗝肚脹? 兩大原因引致胃氣脹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BMI準確度多高?BMI可以當作胖瘦的標準?醫師揭密BMI沒說的秘密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一文了解「肌少症」!30歲後肌肉量就開始流失?你要知道有關肌少症的大小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打造亞太醫療新生態!「臺馬越醫藥論壇」共商亞洲健康產業發展新未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國人凍卵認知低,癌友生育計劃受影響!醫師建議:「醫療性凍卵」將生子希望凍起來
Heho 健康(台灣)
12歲自閉症童「只吃漢堡、薯條」營養不良...視神經萎縮害永久失明
中天新聞網
強颱康芮逼近!慎防「類鼻疽、登革熱」疫情 應及早做好防範
中天新聞網
每 5 人就有 1 人帶有失智症「這基因」!醫建議 5 類高危險群族做檢測
Heho 健康(台灣)
世界糖尿病日勿忘控糖5要訣 防治疾病威脅從日常做起
NOW健康(TW)
22歲女大生感染黴漿菌 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
台灣健康醫療網
小天使不再疼痛!伸港小姊妹相繼離世…醫療費上百萬 秀傳、彰基「都這樣說」
中天新聞網
跌倒會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專業醫師告訴你真實原因與如何預防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他突心臟驟停釀多器官功能不全 「中西醫合療」助免於心臟移植和截肢
台灣健康醫療網
阿茲海默症新突破! 影像檢查與新藥齊發
台灣健康醫療網
才躺平就尿急,她夜奔廁所4回超崩潰!全台428萬人罹「膀胱過動症…除了吃藥,還可考慮1療法
幸福熟齡(台灣)
女性健康殺手「子宮內膜癌」!國健署提醒:這 6 種人當心,異常出血快就醫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