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訪問】《Marvel’s Spider-Man 2》開發人員 「投入大量技術製作 Venom」

Unwire.hk
發布於 2023年09月19日01:52

小編早前有幸獲得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邀請,遠赴美國Los Angeles參與《Marvel's Spider-Man 2》的試玩活動及訪問開發人員,現在就立即與大家分享訪問的內容。

今次受訪的開發人員為 Jacinda Chew,是製作團隊的 Senior Art Director,當打個招呼後知道我是來自香港的傳媒時,她立即說了句廣東話:「呀香港,太好了呀!」原來她的父母是香港人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Marvel's Spider-Man 2》開發人員 Senior Art Director Jacinda Chew

小編:今集《Marvel's Spider-Man 2》,Venom 是作為怎麼樣的角色,你們又是如何製作他的?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Jacinda:當我們首次開始研究Venom這個角色時,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將他從漫畫中真實地呈現到遊戲中。我們回到了原始的漫畫,深入探索Venom最初的設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Venom的設計看似簡單,他在某種程度上看起來像是反色的蜘蛛俠,主要的顏色是黑與白,且身形相對較大。但當你深入觀察,你會開始思考他獨特的特點是什麼。例如,他有一個嘴巴,這是蜘蛛俠所沒有的。這個嘴巴對我們來說是一大挑戰。我問過我們的創意總監Brian Intehar,Venom的嘴巴到底要扮演什麼角色?他真的需要開口說話嗎?他的嘴巴是否需要用來攻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投入了大量的技術,確保他的嘴巴和下巴可以真實地動作,使他的牙齒可以伸長,並且可以完成所有需要的動作。

再者,Venom的外觀也是一大挑戰。在漫畫中,共生體的黑色只是一個單一的顏色,沒有任何細節。我們試圖將其轉化為真實世界的材質,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他的表面不斷地流動,因為它是半液態的。但我們也希望確保他看起來堅固有力,所以它的流動非常緩慢。除此之外,Venom的體型也是一大考驗。在漫畫中,他的身形是巨大的,但在遊戲中,我們希望他既大又敏捷。我們畫了許多不同版本的Venom草圖,並在遊戲中試驗,最終選擇了一個看起來既有力量又敏捷的版本。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小編:現在的 AI 技術非常進步,你們會有採用到 AI 的技術去製作遊戲嗎?

Jacinda:談到AI技術,這是一個非常知名的領域。我認為AI非常有潛力,且涉及的先進技術令人著迷。但對於這款遊戲,由於AI還是相對新的技術,我們還不能完全利用它。儘管如此,我們確實使用了一些工具,例如程序化工具,來幫助我們建構遊戲中的城市。我對AI在遊戲開發的未來應用感到非常興奮,但目前,這項技術仍然相對較新,我們還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使用它。

小編:在遊戲中,Peter Parker和Miles Morales有哪些不同的能力和風格?玩家如何在他們之間切換和合作?

Jacinda:在最新的蜘蛛俠遊戲中,玩家可以在Miles和Peter之間自由切換,這一功能受到了玩家的熱烈歡迎。這兩位蜘蛛俠各自擁有獨特的能力,使遊戲體驗更加豐富和多樣。Peter擁有共生體能力,這些能力就像觸手一樣,可以用來攻擊敵人或達到特定的地方。而Miles Morales則有他在之前的遊戲中展現的生物電毒液轟炸能力。隨著遊戲的進行,這些能力變得更加強大,使Miles能夠應對更多的敵人和挑戰。儘管他們各自有獨特的能力,但他們還是有一些共同之處。例如,他們都使用蜘蛛網作為移動和攻擊的工具,且都可以進行技能升級。這使玩家在遊戲中有更多的選擇和策略。

小編:你是如何設計Marvel宇宙中的紐約為 Open World 的?這個世界中有哪些新的元素和互動?

而遊戲的開放世界設計使玩家可以在這兩個角色之間無縫切換,只需按下一個按鈕。這不僅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還使玩家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和挑戰選擇合適的角色。此外,遊戲的故事情節也非常吸引人。Miles正在面對他父親的過世,並試著找出如何將Mr. Negative再次關入監獄。而Peter則在努力拯救他最好的朋友的生命。這些故事情節不僅增加了遊戲的深度,還使這兩位蜘蛛俠在遊戲中有更多的合作機會。總的來說,這款蜘蛛俠遊戲不僅提供了優質的遊戲體驗,還有一個深入且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這使它成為了玩家們心目中的一款必玩遊戲。

小編:你們是如何利用PS5的性能和功能來增強遊戲的視覺、音效和遊玩體驗的?

Jacinda:PS5無疑為遊戲界帶來了一場革命。其中最受玩家喜愛的,莫過於那超快的SSD硬碟。這不僅大大減少了遊戲的加載時間,還為遊戲開發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當我第一次體驗到只需按一下按鈕就能迅速進入遊戲世界的功能時,我真的被震撼到了。這種無縫切換的體驗,讓遊戲的沉浸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現在玩家可以在開放世界中自由地在Peter和Miles之間切換,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我記得在以前的遊戲中,每次切換角色都需要經過一段加載時間,但現在,這一切都變得如此流暢。

不僅如此,遊戲中的細節和效果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光影效果、反射效果,以及那令人驚艷的蜘蛛翼,都讓遊戲的畫面更加真實和震撼。我特別喜歡那種在城市上空滑翔的感覺,它讓我有一種置身於真實世界中的感覺。總之,PS5真的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遊戲體驗。我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還會有更多令人驚艷的遊戲面世。我真的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小編:你們是如何與 Marvel Games 合作,以確保遊戲中的角色、故事和場景,都與 Marvel Universe 的風格及精神匹配的?

Jacinda:在遊戲開發的世界中,角色的真實性和忠誠度對於原始材料是至關重要的。Marvel Games作為合作夥伴,確實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讓我們能夠深入探索和創建角色,同時保持其原始的精髓。當我們談論如Peter、Miles、Craven或Venom這樣的角色時,我們首先要確保我們完全了解他們在漫畫中的背景和性格。這不僅僅是關於他們的外觀或能力,更多的是關於他們的性格、動機和信仰。

例如,蜘蛛俠的核心宗旨是他不殺人。這不僅僅是一個隨意的決定,而是基於他的性格和他在Marvel宇宙中的角色。如果我們選擇忽視這一點,那麼我們創建的角色將失去其真實性和深度。但當我們真正了解這些角色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創建。我們可以為他們設計新的冒險,甚至可能是新的能力,只要這些都與他們的性格和背景相符。最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尊重原始材料,同時也要有勇氣和創意去創新。這是一個平衡的藝術,但當做得好時,結果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小編:動畫電影有《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同樣地都是Miles作為主角,在遊戲上製作上有加入動畫電影的元素嗎?以及將來會否有將這部電影製作成遊戲的計劃?

Jacinda:在娛樂產業中,電影、動畫和遊戲通常是三個獨立的領域,各自有其特點和目標受眾。但當它們都圍繞著同一個角色或故事線時,如Miles Morales這樣的角色,這三個領域有時會有所交集。蜘蛛宇宙的電影為大家展示了一個全新的蜘蛛俠宇宙,其中Miles Morales是主要角色。而在遊戲界,Miles也有他自己的故事和冒險。儘管這兩者在敘事和呈現上可能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是基於同一個角色。

這種跨媒體的合作有時會產生一些有趣的互動。例如,遊戲中的某些設計元素可能會出現在動畫中,反之亦然。這不僅僅是為了宣傳或品牌一致性,而是為了創建一個更加豐富和連貫的宇宙。但即使有這些交互,每個媒體都保持其獨特性和獨立性。電影可能會更加注重故事和角色的深度,而遊戲則可能更加注重玩家的互動和遊戲體驗。總之,儘管電影、動畫和遊戲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交集,但它們都是獨立的藝術形式,各自有其價值和魅力。

小編:你認為製作今集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以及你們如何去應付這些挑戰?

Jacinda:在遊戲開發的過程中,將經典的漫畫角色如Venom成功地轉化到遊戲螢幕上,確實是一項巨大的挑戰。Venom不僅僅是一個角色,他是一個具有深厚背景和獨特能力的角色,這使得他在遊戲中的呈現更加困難。Peter的共生體能力,尤其是那些基於觸手的能力,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技術和藝術上的挑戰。觸手的動態、流動性和互動性都需要精確地呈現,以確保玩家能夠感受到Venom的真實力量和特性。這就需要我們決定如何有效地呈現這些觸手,是全部手工繪製還是使用專門的工具。

此外,Venom和黑色蜘蛛俠套裝的外觀和質感也是一大挑戰。我們希望玩家能夠看到Venom的每一個細節,從他的皮膚質感到他的眼睛,都需要精確地呈現。為了達到這些效果,我們結合了多種方法。有些動畫是手工製作的,這確保了角色的動作流暢且真實。但我們也開發了一些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製作這些動畫,並確保它們在遊戲中的呈現是完美的。

總之,這整個過程都是一次漫長的探索和嘗試,但結果是值得的。我們成功地將Venom從漫畫中轉化到遊戲螢幕上,並確保玩家能夠體驗到他的真實力量和特性。

最後,Jacinda更笑言:今次有香港的傳媒來訪問我,這是我完全估不到的事,我會告訴我的父母,相信他們都會為此感到很開心的。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http://facebook.com/unwirehk/
• 要入手生活科技潮物 即上 unwire store
https://store.unwire.hk/

更多 科技 相關文章

英國男子考慮購買垃圾堆填區 尋回存有 6 億英鎊比特幣硬碟
流動日報
蘋果讓用戶將不同 Apple Account 合併 將 Apps、音樂、電影集中一個帳戶
流動日報
Switch 2 售價洩露?疑似 Costco 價格標籤曝光!
流動日報
首次進行「獄焰鱆」實戰討伐直播!「獵解禁即將來臨!魔物獵人荒野 媒體發佈&直播活動」2月15日開跑!
Saiga NAK
Apple 發佈 macOS Sequoia 15.3.1 修復安全漏洞
流動日報
LG推出全球首部透明4K OLED電視 懸浮影像銳利鮮明超震撼
am730
DeepSeek 創始人梁文峰身家或超越 NVIDIA 黃仁勳?
流動日報
機身大戰開打 三星Galaxy S25 Edge對決蘋果iPhone 17 Air
VOCO News
開價$599! Xiaomi 行動電源25000 212W到港
Mobile Magazine
2025年首場的「State of Play」將於2月13日上午7點播出!將公開PlayStation 5款遊戲的最新資訊!
Saiga NAK
Google Maps 正式以「美洲灣」取代「墨西哥灣」
流動日報
Apple Maps 跟隨美國政府更名政策 將「墨西哥灣」改為「美國灣」
流動日報
HONOR 手機正式接入 DeepSeek!MagicOS 8.0 可升級、直接用 R1 版助理
Mobile Magazine
越來越多人將 Apple Watch 戴在腳?原因解構!
流動日報
M3 庫存開始減少 預視 M4 MacBook Air 即將登場
流動日報
iOS 18.3.1 修正了一個已被外界利用的漏洞
流動日報
馬斯克出價 974 億美元收購 OpenAI
流動日報
Google One 將 NotebookLM Plus 加入 AI Premium 計畫
流動日報
Project ARC正式名稱確定為「PUBG:BLINDSPOT」!除了發佈全新主視覺圖與預告片外,還將於2月21日起推出體驗版
Saiga NAK
Marvel 聯乘 Iron Man 限定版及 POCO X7 5G系列即日上市,最平$1,699有交易!!
Mobile Magazine
蘋果發佈 iOS 18.3.1 及 iPadOS 18.3.1
流動日報
OPPO Find N5 確認 2/20 全球發佈!實機照疑流出、將接入 DeepSeek 聯網
Mobile Magazine
馬斯克想收購OpenAI 阿特曼:不了謝謝
VOCO News
Apple 將攜手阿里巴巴推動 Apple Intelligence 進入中國市場
流動日報
送你一對翼|2024圓石灘車展亮眼重磅新車推薦(上)
men's uno HK
顯示卡RTX 5070 Ti 發售日期疑曝光?法國兩網站證實這消息!
am730
首款具心率監測功能無線耳機 Powerbeats Pro 2 登場
流動日報
緊隨 Google 擠日本手機市場次席!國產品牌超越 Sharp、SONY!
Mobil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