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歌手陳奕迅(Eason)日前在高溫下網球中暑休克暈倒,導致下巴嚴重撞擊地面,造成下顎骨裂,緊急動刀縫了30幾針,醫師叮嚀至少需要休息3周,因此取消原預計在中國重慶舉辦6場「FEAR AND DREAMS」世界巡迴演唱會。
通常民眾所認知的中暑,是炎熱天氣所產生的身體不適,但醫學術上的中暑(heat stroke),是身體散熱機制失去控制所導致的致死性熱病。急診科醫師表示,人在攝氏 34、35 度以上的高溫中活動時,水分會大量流失,若未能及時補充時,持續流汗就會造成身體脫水和電解質缺乏,造成身體散熱機制崩潰。
中暑症狀有哪些?
中暑依嚴重度可分 3 個階段,依序為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其差異如下:
熱痙攣:因為勞動大量出汗時,電解質也會同時損耗,如果只補充水份,就會引發熱痙攣。
熱衰竭:會出現心悸、血壓下降、頭痛、情緒激動、噁心嘔吐、協調能力下降、虛弱頭暈、抽筋,此時測量體溫約為 36~40 度之間。
熱中暑:熱衰竭症狀越加嚴重,合併出現意識混亂、頭昏、步態不穩、異常行為、不當語言、癲癇及昏迷,此時測量體溫會大於 40 度。
如何區分是不是中暑?有「熱來源」是關鍵
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解釋:「中暑是在濕熱的環境待一段時間,傳統型中暑像是年紀大、慢性病患者待在悶熱環境太久,一種是運動型中暑在熱的環境下工作、運動。先決條件都是有熱的來源,不管是曬太陽、室內沒有開冷氣、工作很悶熱、外送員騎摩托車、戶外運動,都有『熱來源』讓體溫升高。」
通常高溫活動下會讓身體的水分與鹽分喪失,開始產生不適症狀,若完全沒有熱的戶外待很久時間,就不會是熱傷害。
你是中暑高危險群嗎?
夏天天氣炎熱,氣溫動輒高達攝氏 37、38 度,當氣溫高於皮膚溫度,不可能散熱降溫,如果不知道要適度休息、確實遮陽或是補充水分,就有可能發生中暑或熱衰竭,其中又以這 10 種人最容易發生。
1.嬰幼童
人體在正常的狀況下,體溫會維持在攝氏 36〜37℃,這是腦部的下視丘和神經中樞聯合調控作用,幫助體溫維持恆定。但嬰幼兒的汗腺還未發育成熟,而且汗腺數量也較少,所以無法透過流汗蒸散體表溫度排熱,再加上嬰幼兒新陳代謝旺盛,皮下脂肪又較多,造成產熱的速率比成人高,但排熱的速率卻較慢,所以使得嬰幼童的體溫快速飆升,容易中暑。
2.孕產婦
孕婦因為腹中有寶寶,所以產熱較平常人多,或是婦女在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免疫力下降,所以加上長期在溫度較高又不通風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3.慢性病長者
由於循環系統及調節體溫的功能較差,所以體溫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大,再加上皮膚排汗的能力衰退,當大量體熱蓄積體內,無法及時散熱時,就會容易發生中暑。
4.心血管疾病患者
炎熱的氣候會使心血管病患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者,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發散而累積,所以容易中暑。
5.感染性疾病患者
細菌或病毒性感染會產生內源性致熱源,作用於調節中樞加速體溫升高,而發炎反應會釋放出使血管痙攣收縮的物質,會造成人體散熱不良,容易中暑。
6.睡眠及飲水不足者
睡眠不足,會使免疫力下降及降低出汗的效率。
7.體重過重者
體重過重者的身體所生產的熱量容易囤積,因此熱量較一般人多,再加上皮下脂肪較厚,導致身體的散熱能力不佳,就比較容易中暑。
8.營養不良者
缺乏營養素的情形,容易使人體血壓下降,造成反射性的血管收縮。此外,也容易反覆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發生中暑現象。
9.使用特定藥物者
若有服用抗組織胺、利尿劑、瀉藥等患者,這些藥物可能會使血管收縮,對身體的排汗散熱、調節體溫的機制有所影響。
10.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發生熱量累積在體內,但病人卻因為對內外環境的溫度變化反應遲鈍的關係,造成察覺中暑症狀的時間較慢而容易中暑。
熱傷害不可亂吃藥推燒!三大NG行為
若親友出現疑似中暑儘早送醫,國健署提醒有三件事情是中暑時千萬不能做的事情:
- 患者意識不清時,不可以給予飲水:意識不清下給予飲水,患者會嗆到,反而造成危險。
- 不可使用酒精擦拭:會造成體溫劇降,身體無法承受。
- 不要使用退燒藥 ( 例如:阿斯匹靈、普拿疼 ) :中暑造成的體內高溫是因為外在環境與體內產熱所致,跟感冒發燒不同,退燒藥無助於體內散熱。
正確面對中暑急救有5大步驟
蔭涼:將患者從高熱的環境中移至蔭涼通風處。
脫衣:鬆脫衣物、足部稍微抬高、平躺休息,若有嘔吐現 象則側躺保持呼吸道暢通。
散熱:全身皮膚噴灑水,儘速通風以促進出汗與排汗,或將冰袋放置於頸部、腋窩和鼠蹊部 。
喝水:意識清醒者可給予稀釋之電解質飲料。
送醫:可撥打 119 或自行送醫。
別以為只要外面太陽沒有很大、或是待在室內就不會中暑,環境的高溫有許多影響因素,朱柏齡提到:「若空氣中溼度越高,人體皮膚表層散熱不易, 會感受到較實際氣溫還要高的溫度。」像是下雨前氣溫仍偏高的狀態下,濕度因下雨而上升,導致人體流汗不易蒸發,反而覺得更悶熱,這時熱傷害的風險可能越高。
文/王芊淩、 邱玉珍、賴以玲 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