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長期使用類固醇藥加速惡化 白內障成熟先做手術有風險|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陳頌恩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4年03月28日00:00 • 發布於 2024年03月28日00:00

年長人士一旦發現視力模糊或有畏光等問題,有可能是因為白內障。要治療白內障,究竟有什麼方法?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眼睛健康-白內障-手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主持:今天邀請到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陳頌恩醫生講解白內障,在比較年長的年齡層中,白內障是否相當普遍?
醫生:相當普遍的,白內障是一個退化性的疾病,理論上每個人都有機會發生,年紀愈大、機會愈高,很少年輕人會有白內障問題,大部分白內障患者都是年紀較大的長者。
主持:何時開始要多注意自己有否白內障?
醫生:白內障不會突然發生,而是日積月累形成。在50歲後,出現白內障的風險會提升,部分患者更可能在50多歲已經有比較嚴重的白內障,因此建議中年後如果有視力模糊情況便要加倍留意。
主持:白內障和晶體退化有關,年紀愈大、機會愈大,現在大家常用手機、平板電腦,會否加速晶體退化?
醫生:一般而言是不會的。白內障的主要成因和年紀大、退化有關。另外,長時間在太陽、紫外光下工作的人,亦較容易有白內障。至於手機藍光,沒有證據顯示會引致白內障。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眼睛健康-白內障-手術

主持:除了你剛提到長期在紫外光或太陽下工作的人士,還有什麼情況會加速晶體退化?
醫生:紫外光是其中一個原因,如果眼睛經常發炎,也會更加快白內障出現。另外,糖尿病患者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的人士,例如濕疹患者,患上白內障的機會和嚴重程度亦會比較高。
主持:白內障初期的徵狀是什麼?
醫生:患者會感覺看東西不夠清晰,好像有一層薄膜,令他們需要非常集中去看東西;部分人可能會看到重影,亦有人會出現畏光;當白內障情況惡化,患者視力開始愈來愈模糊、愈來愈暗,最後甚至有機會失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主持:為何白內障看東西會愈來愈暗?
醫生:白內障會令晶體的透光度減低,像戴上深色的太陽眼鏡,進入視網膜的光線會大幅減少,令影像變得很暗。
主持:從肉眼觀察,白內障患者的眼睛會有一部分慢慢變白?
醫生:白內障發生於眼睛內的晶體,大部分白內障個案都不可能單憑肉眼來判斷是否白內障,如果觀察到病人的瞳孔中有白色的混濁物,反映白內障已經很嚴重,但現時已經甚少有病例惡化至這般嚴重的程度才求醫。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眼睛健康-白內障-手術

主持:白內障最嚴重可能會導致失明,從初期惡化至晚期大約需時多久?
醫生:如果是因為年紀退化而引致的白內障,一般惡化的速度會比較慢,但有部分病人的白內障成熟得很快,估計與其他外在因素有關,例如長期曝露在紫外光下、以往曾過量使用類固醇、本身有糖尿病等,因此每個病人的病情惡化速度不能一概而論。
雖然白內障通常會令病人有視力模糊的徵狀,但有部分較年輕的病人剛開始出現白內障時,不一定是視力模糊,反而是近視和散光急劇加深,因為當晶體成熟程度上升,屈光能力會增加,令焦點放得更前,便會出現急性的深度近視。曾有些40至50歲的病人可能在一年內加深400多度近視,後來才發現是白內障。
主持:白內障手術是否愈早做愈好?部分病人可能只是一隻眼睛有白內障問題,另一隻無問題,是否可以待病情更嚴重時,才一併進行手術?
醫生:我建議當病人的白內障影響到其視力和日常生活,便應該要進行手術。一般情況下,如果病人的眼睛沒有其他眼疾,效果都很理想。部分人可能以為待白內障很成熟時才值得做手術,其實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白內障手術已經很普遍。現時普遍都是採用微創方式,安全性高、風險較低,手術後的復原時間亦更短。如果患者的白內障太成熟才做手術,反而會增加手術難度。
在決定是否接受白內障手術前,醫生會跟病人詳細商討,如果患者本身的視力沒問題,只是輕度白內障,未有影響日常生活,可以考慮暫時不做手術,但要定期觀察。如果患者的白內障已影響其日常工作,例如其中一邊眼睛增加400 度近視,可能便需要考慮接受白內障手術。
另外,部分有遠視或沒有近視的人士,其角膜和晶體之間的距離通常會比較窄,他們會有較高風險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也是高風險患有白內障。這類人士建議及早進行白內障手術,有助減低出現「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風險。不過應在什麼時候做手術,需要病人跟醫生個別商量,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及其他生活習慣作出合適建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眼睛健康-白內障-手術

主持:白內障手術比以往進步、更安全,能簡介一下手術過程?
醫生:首先病人會接受麻醉,可選擇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醫生其後會利用儀器在眼角膜邊緣開一個很小的傷口,大約2至3毫米,之後會將一支像原子筆芯般幼細的儀器放進眼睛內,利用超聲波把白內障乳化後,再把內裡的碎片吸走和清潔,繼而置入新的人工晶體到眼睛,現時大部分的人工晶體都可以先捲起,放進眼內才打開,確保穩定置入並檢查傷口沒有滲漏後,手術便告完成,整個過程歷時約15至25分鐘。
主持:人工晶體是否有很多不同的選擇?
醫生:過去十多年,已經有很多不同種類的人工晶體可供選擇。首先是顏色,有些人工晶體是全透明,有部分是微黃色,加入防藍光功能,有研究指藍光可能會影響黃斑點的健康,因此市面上便開始推出微黃色人工晶體供選擇。
除了顏色之外,亦有分不同焦距。一般而言,人工晶體分為「單焦距」和「多焦距」。「單焦距」顧名思義就是單一焦點,只可選遠距離焦點或者近距離焦點;現時較新的人工晶體是「多焦距」,當中又可再細分為「雙焦距」、「三焦距」或「擴展景深」的人工晶體。簡單來說,「雙焦距」只涵蓋遠距離焦點和近距離焦點;「三焦距」人工晶體即是遠、中、近距離都看得清楚;「擴展景深」則是可以看到遠至中距離景物或中至近距離景物,兩者當中選擇一個。此外,現時人工晶體更可以同時改善散光問題。
有時患者未必知道哪種焦距適合自己,因此需要由眼科專科醫生跟患者溝通,了解病人生活習慣、日常工作需要等,例如是否經常使用電腦、經常觀看近距離景物等。由於每種人工晶體都有其優點和缺點,醫生需要先清楚了解病人的實際需要及可接受程度,才可為病人度身訂造治療方案,協助患者選擇一種最合適的人工晶體,以改善視力及日常生活。
主持:如果年輕時曾接受激光矯視,後來出現白內障,會否影響手術?
醫生:現時醫療科技進步,新增不少計算人工晶體的方法及測量角膜的方法,準繩度比以往提高不少,基本上以往曾做激光矯視,並不會對白內障手術有太大影響。
主持:如果聽眾的眼睛有任何不適,應盡早求醫接受眼睛檢查。今天感謝陳頌恩醫生的分享,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談,再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寶寶哭不停好崩潰!「嬰兒哭泣高峰期」該怎麼辦?
康健雜誌
威而鋼還能「壯腦」 !美研究:服用可降低7成失智風險
中天新聞網
想補維生素D該多吃「黑木耳」,瘦身、抗憂鬱好處多,但2種人不能吃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吃完飯就想睡?醫曝若餐後發現「這2點」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VOCO News
知名藝人罹「玫瑰斑」 擦1物後嚴重惡化!醫籲「正確治療」阻損傷加劇
台灣健康醫療網
肩頸酸痛恐是「腸胃在求救」! 中醫師提供4招可自救
NOW健康(TW)
健康蔬食風潮!北榮推醫療飲食新篇章 3餐建議這樣吃
NOW健康(TW)
美調查市售牙膏「9成含鉛」!高露潔、舒酸定、Crest…還有哪些品牌被點名?毒物專家推6食物排鉛毒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高齡族動起來!長輩走出戶外健康慢老 5種運動受歡迎
NOW健康(TW)
皮膚過敏大作戰 從日常清潔到陽光防禦不再癢了
Heho 健康(台灣)
她爬沒兩層樓就腿軟竟是肌少症上身 醫籲「每天這樣做」養好肌耐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康橋學生頭頸重創5小時手術!輸血6000cc救回一命
中天新聞網
神經疼痛別忍!很多病都會神經疼痛 補硒翻轉疼痛人生
NOW健康(TW)
咳不停卻不是感冒? 中醫師解析咳嗽真凶與舒緩法寶
台灣健康醫療網
有生之年盼得到「安樂死」嗎?「安樂死」與「醫師協助死亡」有何不同?台大最新研究曝
Heho 健康(台灣)
88歲阿嬤長期腰痛隱藏危機! 醫師警覺揪出髖關節骨折
NOW健康(TW)
萬寧熱賣皮膚濕敏救星!日本No.1益生菌KO泛紅爆痘 腸道健康才是關鍵!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紅肉不是「大腸癌」罪魁禍首? 醫揭:關鍵在腸道菌代謝
中天新聞網
雞蛋是「超級食物」可延緩衰老!營養師:蛋黃別丟掉
中天新聞網
每日2份水果攝取量! 台灣小學生每10人有9人不達標
NOW健康(TW)
【春】春暖花開!營養師推薦適合春天吃的蔬菜
高燒 Gofever
未經檢驗新疆紙核桃非法入台!立委批:食安把關形同虛設
中天新聞網
【影音】醫療需要高度客製化!健眾細胞生醫總經理張薏雯博士:以健康大眾為使命、用再生醫療給病人更多選擇|Heho大家說健康
Heho 健康(台灣)
黑眼圈、熊貓眼真惱人!醫師教你如何告別黑眼圈
台灣健康醫療網
脹氣便秘怎麼辦? 中醫師6大調理重點:腸胃、神經、菌群都要顧!
Heho 健康(台灣)
52歲婦沒運動節食靠「紅豆紅茶」月瘦3公斤改善水腫
中天新聞網
家人陸續罹癌,她急赴醫院檢查…五癌公費篩檢升級「讓更多人納入保護傘」,減輕自費負擔:賺到了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攝護腺肥大8成熟齡男性會遇到! 醫師揭「治療方式+飲食保養」要點
台灣健康醫療網
車禍後顏面骨重創難植牙 科技輔助手術成功恢復咬合功能與自信容貌
台灣健康醫療網
高血壓病患運動後險昏倒 4關鍵要留意
康健雜誌
「癌王」胰臟癌真難防!出現5大症狀要盡快就醫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