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春天氣溫驟變犯眩暈!眩暈成因多 這型與末梢血循有關

NOW健康(TW)
更新於 2024年04月18日03:33 • 發布於 2024年04月18日03:30 • 楊芷晴 報導

【NOW健康 楊芷晴/特別報導】入春氣溫變化大,血管容易收縮,頭痛、眩暈、耳鳴也時常伴隨而來,然而因溫度改變引起的常見耳部不適症狀,多與耳朵周邊血管阻塞或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有關,但若出現不尋常的頭痛眩暈、嘴歪斜、單邊手腳無力或突然聽不清楚聲音,可能成因較複雜且嚴重,應立即就醫診治,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醫師分析眩暈常見成因 其中梅尼爾氏症與內耳末梢血循有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南長頸鹿耳鼻喉科診所葉鍾慧醫師表示,眩暈常見的成因包括:耳石脫落、梅尼爾氏症等末梢性眩暈,或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中風所導致的中樞性眩暈。

通常耳石脫落原因不明,可能與撞擊有關;梅尼爾氏症如內耳淋巴水腫,內耳血管阻塞或血液循環不良會導致眩暈耳鳴;另外,年長者罹患高血脂,加上動脈血管粥狀硬化、狹窄;或糖尿病患血管品質差、以及抽菸等因素,也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葉鍾慧醫師指出,有些老人家眩暈發作是多重因素引起,內耳血液循環差、加上慢性病,合併天氣變化多端,眩暈的症狀與發作機率就會有加乘影響。

葉鍾慧醫師說明,眩暈症發作時,會感到天旋地轉、周遭景物晃動,步伐不穩、視力模糊,可能會噁心嘔吐;頭暈則會頭重腳輕,沒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典型梅尼爾氏症發生眩暈可能同時伴隨耳鳴,甚至短暫聽力喪失,待症狀稍微好轉,聽力又會恢復;若是一般耳石脫落,會感到天旋地轉,較無聽力問題,通常進行耳石復位後就會好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倘若不是前述原因造成的眩暈,會建議患者前往大醫院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進一步檢查,找出疾病背後的成因。

銀杏葉成分可降低同半胱胺酸 可減少相關的血管硬化問題

葉鍾慧醫師收治1名耳石脫落嚴重的年長者,伴隨偏頭痛,醫院檢查無顱內腫瘤等異常,診斷為「前庭性偏頭痛」,由於服用某些抗眩暈藥物會有副作用,後來選擇長期服用銀杏,改善許多,目前穩定追蹤中。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有研究指出,不論是梅尼爾氏症、耳石脫落或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的患者,服用銀杏具有良好的臨床成效。若長期有高同半胱胺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會引起血管硬化,也會損傷血管內壁而形成血塊,導致中風、心肌梗塞、肺動脈栓塞和腿部深層靜脈的血栓。

由於銀杏葉成分可降低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因此能改善血液循環差的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的症狀。另外,耳石脫落復位術加上銀杏保健,能改善眩暈症狀、降低復發率;梅尼爾氏症患者使用銀杏後,有助於縮短眩暈發病時間,改善聽力和耳鳴症狀。

銀杏葉萃取物促進細小血管循環 選擇時認明成分與大廠牌

市面上改善血液循環的產品很多,例如魚油、紅麴、納豆、銀杏等,能幫助補充神經營養、促進血管循環效用。高雄一心堂藥局曾裕哲藥師表示,魚油、納豆和紅麴主要作用在相對較大的血管上;而銀杏葉萃取物成分則能作用在細小血管,對於腦部和耳朵血管微循環,達到促進血流循環的效果,進而讓眩暈耳鳴獲得明顯改善。

曾裕哲藥師進一步指出,選擇銀杏葉萃取產品,首先應認明成分來自銀杏葉萃取,而非銀杏果,因為銀杏果本身沒有促進血液循環作用;再者,每顆(單位)的藥量應足夠,銀杏葉萃取物每顆含量至少需40毫克,建議選擇大廠牌,因為每家藥廠萃取方式不同,效果也會有差異。

▲曾裕哲藥師指出,選擇銀杏葉萃取產品,首先應認明成分來自銀杏葉萃取,也建議選擇大廠牌,因為每家藥廠萃取方式不同,效果也會有差異。(圖/曾裕哲藥師提供)

曾裕哲藥師以循利寧為例,成分是銀杏葉萃取物,原料來源和萃取技術經過層層關卡檢驗,成分純粹,相對安心有保障。銀杏葉經研究證實,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還能幫助促進細小血管循環,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有活血功能,讓末梢血液循環變好。

銀杏葉萃取物具抗凝血特性 這些族群服用前要多加注意

曾裕哲藥師曾遇過1位年約60歲的婦女,因眩暈耳鳴曾到耳鼻喉科就診,服藥半年後眩暈有改善,但耳鳴並未消失,且會不定時發作,診斷並非耳石脫落或構造原因,也非中樞性神經病變,詢問生活作息、飲食皆正常,於是建議服用循利寧來改善血液循環,婦人服用約3個月,眩暈和耳鳴都有改善,發作頻率也變少,現在持續保養服用中,狀況穩定。

不過,曾裕哲藥師強調,銀杏葉萃取物本身具抗凝血的特性,因此若本身中風過、裝支架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服用前必須先和醫師和藥師諮詢,確保服用安全。另外,服用抗癲癇藥物併用銀杏葉產品恐讓藥效減弱,至於孕婦也不建議服用。

葉鍾慧醫師提醒,工作壓力大、肥胖、抽菸、慢性病三高患者,都是眩暈耳鳴的好發族群,要預防眩暈發生,平時應盡量飲食清淡、睡眠充足、多運動,可服用銀杏葉保健品促進血液循環,老人家尤其要注意季節變換時,做好頸部及身體保暖。若出現不同以往的眩暈情況或出現走路不平衡、流口水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檢查。曾裕哲藥師則建議,少熬夜、營養均衡,即便是中年人也可能眩暈耳鳴,平時應適當紓壓,讓身心維持在健康狀態。

# 首圖來源/葉鍾慧醫師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失智症早期的10大徵兆!中2個,患者有可能極早期失智症
幸福熟齡(台灣)
流感嚴重恐缺氧!「發紺」是重症警訊,指甲變這顏色快就醫
康健雜誌
流感重症不宜泡湯?醫揭「2大」關鍵風險
Heho 健康(台灣)
春節急性腹瀉就診人次「近 5 年最高」 疾管署揭:多是諾羅病毒
Heho 健康(台灣)
低頭族小心頸椎退化病變!快看自己有無4階段症狀 醫師授5招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濕疹是因缺乏維生素D?藥師:除了擦藥,6食物有助舒緩皮膚癢、過敏、發炎和皰疹
幸福熟齡(台灣)
胃癌篩檢明年納公費項目!國健署:約有60萬人可受惠
NOW健康(TW)
她明明超過40歲,外表還是好青春?公佈10種食物,給你超抗老
幸福熟齡(台灣)
大S出現感冒症狀到離世僅4天…為何流感奪命?胸腔醫曝「併發重症」致死率飆200倍:1病兆是警訊
幸福熟齡(台灣)
大S染流感遊箱根泡溫泉!醫示警:恐加重併發症
中天新聞網
30多歲男「染B流」喪命 蘇一峰:病毒會破壞肺部抵抗力
中天新聞網
大S遊日病逝!全台爆搶打潮 醫揭「關鍵」:恐來不及保護
中天新聞網
感冒不必看醫生、不吃藥會自己好?醫:出現7症狀快就醫
康健雜誌
元宵吃湯圓!湯上加糖恐不妙 日常謹記5招遠離糖尿病
NOW健康(TW)
大S流感病逝日本,日媒示警新一波確診潮!近期赴日該注意什麼?
康健雜誌
洗鼻器有那麼神?醫師揭正確清洗法 助過敏族脫離苦海
NOW健康(TW)
北部翁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腎損傷、敗血症 發病2週亡
中天新聞網
【解酒】喝到宿醉 教你這樣一招解酒最有效!
高燒 Gofever
大S染流感猝逝「全台爆搶打潮」!台大聲明:公費疫苗已打完
中天新聞網
【湯水食譜】對抗冬季流感高峰期 5款潤肺湯水推薦 防患未然
MamiDaily
寶寶先天異常只能中止妊娠? 胎兒肺部長「巨型腫瘤」仍成功搶救茁壯成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強烈冷氣團發威!彰化「32小時68人送醫」3人無呼吸心跳
中天新聞網
不斷更新/全台爆疫苗搶打潮!「各地疫苗剩餘量」整理一次看
中天新聞網
大S病逝!「怎麼肺炎,人就走了?」 醫:流感不是感冒
中天新聞網
感冒還能運動嗎?這類型感冒和出現一症狀,最好停止運動
康健雜誌
他全口多顆深度蛀牙治療仍無改善 「1新選擇」成功恢復牙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大S一生愛美!為膚白吞抗凝血劑、吃減肥藥害胃發炎
中天新聞網
【食物中毒】除上吐下瀉食物中毒還有那些症狀?醫生教幾招降低中毒風險
高燒 Gofever
喝水吃蔬果排便還是卡卡?營養師:「這營養素」攝取太少!教你3招健康吃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顆四季都吃得到的水果 控血糖、預防癌症、骨骼健康都靠「它」
VOCO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