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為什麼保鮮盒很難洗乾淨?因為大家忽略了「這裡」!專家教你「正確洗法、用法」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3年02月03日01:00 • 嚴永龍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邱家琪指出,保鮮盒蓋子的膠條容易藏污納垢,民眾必須將膠條拆卸、仔細清潔,防止黴菌孳生、釋出具致病性的黴菌孢子。

帶著便當盒上班、上學也是你的生活日常嗎?辛苦了一個早上,終於可以吃頓午飯,稍作休息。從微波爐中拿出加熱好的保鮮盒,掀開蓋子要大快朵頤時,卻沒意識到蓋子下的膠條滿是污垢,背後暗藏的危機是可能致病的「黴菌孢子」!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邱家琪指出,保鮮盒蓋子的膠條容易藏污納垢,民眾必須將膠條拆卸、仔細清潔,以防黴菌孳生、釋出具致病性的黴菌孢子。

黴菌孢子深藏盒蓋膠條 老幼體弱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方便儲存又環保可重複使用的保鮮盒是民眾日常生活的必備用具,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妥善使用,尤其是蓋子裡面的膠條,可能從不會取出來清洗。香港理工大學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進行保鮮盒蓋子菌種實驗,觀察蓋子下的膠條會出現什麼樣的微生物,發現致病性的黴菌孢子已隱身其中。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邱家琪表示,本次實驗中同時觀察3個同款的保鮮盒樣本,其中1個膠條樣本外觀上較為乾淨,另外2個膠條樣本則有明顯的黑色污跡;研究人員先拆除3個保鮮盒的蓋子膠條,再用無菌棉花棒擦拭膠條的表面取得微生物樣本,接著將同一根棉花棒分別畫在4種不同的培養基上,這4種培養基各自適合細菌、黴菌、酵母菌以及抗藥性細菌的生長。假設適合酵母菌生長的培養基長出酵母菌,代表這個膠條樣品中存在酵母菌。

實驗結果顯示,3個樣本中都沒有出現抗藥性細菌,相對潔淨的樣本上多半存在酵母菌,以及少部份的黴菌,但菌種的種類不至於產生食安風險;其餘2個有污垢的樣本則呈現相對多樣化的微生物面貌,不但發現酵母菌、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菌和黴菌,甚至其中有些黴菌更會釋放孢子!

「當蓋子與膠條之間的夾層中存在水份,容易使各種菌類孳生。」,邱家琪更進一步解釋,「在自然環境中本就存有黴菌,正常人接觸到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對免疫系統較弱的老人和小孩來說,這些產生孢子的黴菌可能會造成上呼吸道系統的疾病,令人感到很癢不適,或引起過敏反應。孢子進入幼兒體內,亦有可能導致腹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膠條要拆卸清洗風乾 微波加熱注意保鮮盒材質

黴菌孢子會威脅到家中老幼的健康,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把保鮮盒統統丟掉?當然不是!邱家琪指出,民眾在清洗保鮮盒時,盡量不要使用菜瓜布或是鋼刷的材質,因為這樣的刷具容易把盒身刮花,讓細菌容易躲藏在刮痕裡繁殖;更重要的是,務必利用迴紋針等小工具拆卸蓋子膠條,以稀釋過的小蘇打水、漂白水或清潔劑,配合牙刷清潔膠條本身,以及蓋子與膠條之間的夾層,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經風乾後方可重新裝嵌,便能杜絕黴菌孢子。

邱家琪還分享了1個使用保鮮盒的小撇步:「把食物放進保鮮盒後,先用保鮮膜密封盒身,然後蓋好蓋子,這樣就能避免食物的汁水沾污膠條。」此外,許多人都會將裝滿飯菜的保鮮盒放入微波爐加熱,邱家琪提醒民眾,必須留意保鮮盒的材質是否耐熱,耐熱玻璃、陶瓷應無問題,塑膠、金屬本來就不能微波加熱。她補充,就算是聚丙烯(PP)材質的保鮮盒,一般最高耐熱溫度大概為120°C,微波加熱的時間也不能太久,以家用微波爐的功率計算,一般建議微波不要超過3分鐘。

本文授權轉載自「食力」,原文:你的保鮮盒洗對了嗎?當心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疾病!

延伸閱讀
▶ 重複飲用瓶裝水?小心喝出病來!
▶ 為什麼有些食物不需要放冰箱?細菌繁殖的6大必要因素
▶ 食品中的細菌滋生與真菌毒素到底怎麼來的?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呂宇真

小檔案_食力foodNEXT

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食品安全事件頻仍,民眾已失去對食品的信心,易被錯誤訊息操弄;當信心崩解、食安支持系統支離破碎,我們相信「食的根本」不應該被拋棄,而是應該將食的正確知識有系統傳遞,重建人與食品的信任關係。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食物中毒】除上吐下瀉食物中毒還有那些症狀?醫生教幾招降低中毒風險
高燒 Gofever
石斛功效與禁忌!石斛怎麼吃煲湯水食譜滋陰潤燥護眼!什麼人不適合吃?
ELLE HK
她明明超過40歲,外表還是好青春?公佈10種食物,給你超抗老
幸福熟齡(台灣)
Omega-3抗發炎!營養師:吃對這些食物,癌症、憂鬱症、失智症一網打盡
幸福熟齡(台灣)
快篩陰性不代表安全!專家示警: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避免併發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泡溫泉不安全?民眾忽視這些細節 放鬆不成反增負擔
NOW健康(TW)
花膠功效與禁忌!花膠要煲幾耐?秋冬花膠湯食譜滋陰養血補充膠原蛋白!
ELLE HK
流感嚴重恐缺氧!「發紺」是重症警訊,指甲變這顏色快就醫
康健雜誌
春天湯水推介!10款春天去濕潤肺湯水食譜!有益養肝時令食材!
ELLE HK
大S染流感猝逝!醫曝重症恐引發「敗血症」:致命風險增
中天新聞網
【湯水食譜】對抗冬季流感高峰期 5款潤肺湯水推薦 防患未然
MamiDaily
這顆四季都吃得到的水果 控血糖、預防癌症、骨骼健康都靠「它」
VOCO News
濕疹是因缺乏維生素D?藥師:除了擦藥,6食物有助舒緩皮膚癢、過敏、發炎和皰疹
幸福熟齡(台灣)
癌症術後才是抗癌的開始! 醫分析中醫輔助抗癌3時機
NOW健康(TW)
虎乳靈芝功效禁忌!秋冬恩物潤肺止咳增強免疫力秋冬湯水食譜
ELLE HK
恩愛40年攬緊緊,幸福人妻長照6年後竟想「謀殺親夫」…林靜芸:忘了「這件事」讓照護變苦牢
幸福熟齡(台灣)
麥冬功效禁忌!麥冬焗水沙參麥冬湯好處與副作用!附湯水食譜推介
ELLE HK
低頭族小心頸椎退化病變!快看自己有無4階段症狀 醫師授5招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致命性病毒現蹤美國!人類若感染恐掀大規模嚴重疫情
VOCO News
疫苗不夠打!醫點出「重要關鍵」:別再責備政府 萬人按讚
中天新聞網
30多歲男「染B流」喪命 蘇一峰:病毒會破壞肺部抵抗力
中天新聞網
大S遊日病逝!全台爆搶打潮 醫揭「關鍵」:恐來不及保護
中天新聞網
大S染流感遊箱根泡溫泉!醫示警:恐加重併發症
中天新聞網
春節急性腹瀉就診人次「近 5 年最高」 疾管署揭:多是諾羅病毒
Heho 健康(台灣)
失智症早期的10大徵兆!中2個,患者有可能極早期失智症
幸福熟齡(台灣)
【解酒】喝到宿醉 教你這樣一招解酒最有效!
高燒 Gofever
海鹽功效是什麼?岩鹽海鹽分別跟一般鹽差在哪裡?
ELLE HK
與癌細胞搶時間!「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精準殲滅惡性腫瘤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大S病逝!「怎麼肺炎,人就走了?」 醫:流感不是感冒
中天新聞網
感冒還能運動嗎?這類型感冒和出現一症狀,最好停止運動
康健雜誌
他全口多顆深度蛀牙治療仍無改善 「1新選擇」成功恢復牙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大S出現感冒症狀到離世僅4天…為何流感奪命?胸腔醫曝「併發重症」致死率飆200倍:1病兆是警訊
幸福熟齡(台灣)
大S一生愛美!為膚白吞抗凝血劑、吃減肥藥害胃發炎
中天新聞網
B流奪命!南部30多歲男「兩度快篩陰」肺部黴菌感染亡
中天新聞網
留言 1
  • Philip P. H. Wong
    拆咗出嚟放返入去先後就冇咁防水㗎喇
    2023年02月03日13:3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