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的IG都被7-11的咖啡杯洗板,不少山系環保KOL都替7-11的咖啡作宣傳。廣告中標榜7-11選用100%「雨林聯盟認證」咖啡豆;杯蓋以甘蔗渣漿類植物纖維製造,可生物降解;而咖啡杯則獲森林監管委員會(FSC)認證,看來這杯咖啡裏裏外外都環保透頂了。可是,廣告一出就引來批評:「帶嚿垃圾上山都算環保?」、「即棄紙杯都算環保?」到底環不環保,應該如何判斷?
線性經濟 v.s. 循環經濟
傳統經濟模式都離不開:開發資源、生產、銷售、使用、拋棄,這個線性模式消耗大量資源,同時製造大量垃圾。有見及此,人們提出了循環經濟。利用大家耳熟能詳的「環保3R」: Reduce(減少使用)、Reuse(重用)及Recycle(回收),藉此減少資源消耗及廢物。及後「環保3R」發展成更多更多的「R」,體現循環經濟的更多可能性。最理想狀態的循環經濟,應該可以達至「零廢物」,因為資源可不斷被循環使用,或以極少資源滿足人的需求。我們手上有很多個R工具,但這些R看似環保,但它們並不是同等的,例如:「拒絕使用」是最理想的方法,然後才是「減用」、「重用」,更往後才是「收回」、「拋棄」。近年政府大搞回收項目,其實回收只算是低級環保,應更優先考慮的是「減用」和「重用」。這是大部分政府推行環保政策時所面對的問題,最易做的是回收,但最應該做的是「拒絕使用」及「減用」。可是「拒絕使用」和「減用」這類隱性的環保行動,往往得不到人們關注,「又冇得打卡呃Like」。
環唔環保 v.s. 有幾環保?
要回答「即棄紙杯都算環保咩?」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環保從來都是程度問題,我們應該問「有多環保」,而不是「環不環保」。那7-11的環保紙杯是屬於那一個層次的R?對不起,即棄的環保紙杯只是屬於傳統的線性經濟模式,沒有改變由開發資源到拋棄的直線模式,只是選用較為環保的物料,減少在開發及拋棄的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這程度的改善足夠嗎?比較理想的方法當然是使用可重用杯及支援裸買。綠色和平早前就與本地初創公司合作,推出借用咖啡杯手機程式,客人可以透過手機程式免費在咖啡店借用可重用的咖啡杯,現今借用網絡已增至36間咖啡店。如果7-11這類分店眾多的大商戶,都可以提供重用杯的話,一定能減少海量的即棄紙杯。
改變物料 v.s. 改變心態
或許有人說,會自備咖啡杯裸買的人根本不多,要求商店提供重用杯又會增加成本,那麼轉用環保咖啡杯都算是「好過冇」,已經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可是,這個「綠色」改變,只是改變了物料,而沒有改變人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即棄文化依然毒害着地球。環保咖啡杯只是一例,隨着更多即棄「環保產品」的出現,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什麼是環保?
▼ Follow 風火山林
Website:https://hikingwindf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