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專欄】病毒或擾亂系統 女性常見新冠後遺症-停經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發布於 2023年06月14日12:39

部份曾經受過新冠病毒感染的女士,會出現持續月經不調的問題,臨床上常見月經遲來甚至停經。這可能與新冠病毒擾亂生理周期有關。(撰文:註冊中醫師邱宇鋒)

患者會感到的具體情況是:在沒有懷孕下,月經過期不至,有遲來一兩周的,也有遲來一兩個月的。患者在這段期間有時會覺得下腹、乳房有點脹,或者是頭痛、浮腫、長暗瘡,像是平時臨近經期時的樣子,但卻未見任何出血的迹象。有時患者可以出現點滴出血,或者是夾雜白帶而出現啡色的分泌物,但總之完全不像平時的經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定義上,如果經期比平時延後超過七天,算是月經後期。如果這樣的情況是第一次出現,先勿慌張或擔憂,偶爾出現一次月經不調,不一定代表患病,也無需急著去治療,因為這偶然的月經不調實在可以受太多因素影響,例如作息、勞倦、情緒、飲食,甚至外遊經歷的時差、搬家、轉工、感冒、服藥期間等都有機會影響生理周期。因應這些短期的刺激,我們的身體在這時是會啟動各種自我調節適應機制,幫助身體自我恢復正常。不過如果月經不調的情況連續接二連三地發生,表示身體的自我調節機制可能失效,這時就要查找導致失調的原因和機理,然後進行治療。

月經後期原因分虛實兩類

中醫認為月經後期的原因有虛、實兩類,前者由於血虛、陽虛令氣血生化不足,無血可下;後者由於寒邪阻滯或氣滯血瘀,以致血脈不通,不能按時而下。治療虛證時要用上補益氣血、扶陽暖宮,治療實證時需要溫經驅寒、行氣活血,不可弄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新冠病毒感染本身,或者是受新冠病毒感染的經歷,都有機會持續擾亂女士的生理周期,以致有月經過期不來,甚至連續幾個月停經的問題。

新冠病毒的感染有機會擾亂我們體內的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導致神經及免疫功能紊亂,這種紊亂從表徵上看似會激發身體出現異常的反應,而不是抑制、削弱身體的功能,因此從中醫的抽象看法,可歸納為「實證」。

臨床上因曾經感染新冠病毒而出現月經遲來,乃至暫時停經者,很多時患者會有「氣血瘀滯」的證候表現,例如會覺得下腹或乳房脹,脘腹脹滿,身體浮腫,煩躁,多夢等在中醫見解屬於氣滯或氣鬱化熱的徵兆。患者在診舌時可見舌色偏暗,舌質稍為乾燥,脈象傾向弦脈。這些表現皆提示氣機運行不暢,以致妨礙正常氣血運行,在治療方面需要用疏導的辦法,調暢氣機,推動氣血運行,常用中藥方劑如逍遙散、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湯等。有行氣活血,疏導暢經的中藥如當歸、川芎、桃仁、鬱金、益母草等,亦可根據辨證選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染疫對身心造成影響

撇除病毒對身體的影響,有部份患者是受到感染新冠病毒而患病的經歷所影響,儘管他們都是輕症,但他們普遍會對「疫情」有無意識的過度擔憂(即使今時今日社會已趨向復常,但很多患者還是會對新冠感染有著揮之不去的顧慮而未能釋懷)。箇中原因一方面他們很容易受別人及資訊影響,另一方面他們的思考方式往往很主觀和感性,而不是建基於客觀科學(其實單純從生物學和病理學的專業知識領域去看新冠病毒流行,一早就知道人類必須與新冠病毒共存)。這些意識形態,其實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響,容易令他們在親歷感染後出現後遺症。當感染的經歷導致體內氣機運行不暢,妨礙正常的氣血運動,便有機會擾亂月經生理周期,治療方法也是從疏導方面入手,行氣活血,常用方藥如前述。

如果不幸出現與新冠病毒感染有關的月經遲來、停經問題,日常調攝需要注意少食寒涼生冷、難消化的食物,以免進一步妨礙氣機運動。平日宜多保持心情舒暢,減少憂思鬱怒,勿對病情過於擔心,以免肝氣鬱結,從而進一步加重失調。患者可嘗試多做深呼吸、伸展動作,或多做帶氧運動,如妥善安排時間到戶外急步行、緩跑、游泳、遠足、踏單車等,可調劑身心,促進氣機運動。要對傳染病、病毒、感染等要有理智、科學的認識,摒棄脫離現實的恐慌、憂慮,以減少因焦慮情緒或過度思慮,而引致身體和精神出現失調的問題。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秋冬|身子弱/手腳冰冷人士最啱食羊腩煲 3類人要少食
am730
喝茶養生好處多!2個黃金時間喝茶最好、5種人要小心
康健雜誌
底片相機啟蒙眼科志趣,逆轉兒時困境的「亞洲第一」:林口長庚眼科部長黃奕修
Heho 健康(台灣)
4旬婦子宮長10公分大肌瘤! 臺大醫院「新治療」免手術、當日出院
台灣健康醫療網
周日「小寒」氣溫更冷!中醫師推薦2大養生法+1茶飲,暖身禦寒
Heho 健康(台灣)
日本新冠、流感疫情嚴峻!關東、東北、北海道最嚴重
中天新聞網
他腹痛就醫驚見「腸道堆滿大量糞便」 腸道破裂險喪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冬天手腳冰冷、呼吸道疾病好發 中醫「三九貼」去寒、改善體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用眼過度險瞎眼!她起床「完全看不到」一查…視網膜剝離了
中天新聞網
政治漫畫家魚夫因肝癌辭世!專家推做「1」檢查,及早揪出沉默殺手
Heho 健康(台灣)
回歸健康生活「動」起來! 研究:COPD能用運動改善
NOW健康(TW)
全台人瑞破5千人創新高!從年輕人到樂齡族,該如何面對百歲時代?
康健雜誌
失戀是成長必修課! 「張老師」教你理性面對走出情傷
NOW健康(TW)
多數癌友確診已晚期!肺癌、子宮頸癌、大腸癌擴大篩檢
中天新聞網
愛種假睫毛恐引來乾眼症導致角膜發炎 使用1物助改善
NOW健康(TW)
台大性騷名醫爆「重回婦產部」 院長:再出現警衛會處理
中天新聞網
【睡眠困難】孩子夜裏總是睡不着 常常失眠點算好?10個實用小技巧讓孩子輕鬆入睡
MamiDaily
34歲男車禍顏面變形 「顳顎關節置換術」助他恢復臉部對稱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避免失智者被漏接! 台灣失智症協會提4建議:呼籲新制應彈性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