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突然間「喘不過氣」怎麼辦?醫解析「這些原因」導致呼吸困難,4招緩解症狀:解除空氣飢渴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更新於 2023年07月01日03:00 • 發布於 2023年07月01日03:00

作者 : 台大雲林分院 黃心怡護理長

呼吸困難是一種呼吸不舒服的主觀感受,可能受個人生理、情緒或環境等相互影響而產生,經歷過呼吸困難的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對空氣飢渴、胸腔強烈收縮的狀態,最糟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感到窒息、恐慌。當感到呼吸困難時常會同時產生焦慮,這可能會使呼吸困難的情況惡化,保持冷靜,並學習控制呼吸困難的方法將有幫助於改善情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什麼是呼吸困難呢?成年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的呼吸頻率約在12-18次,美國胸腔學會(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將呼吸困難定義為病人自覺呼吸頻率和呼吸深淺度出現改變,且這些呼吸機制的改變會對病人帶來不適。從客觀的角度來說,若注意到病人呼吸較費力、呼吸頻率有異狀也可判斷為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的成因很多,除了疾病因素,如:心肺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竭)、神經肌肉疾病(嚴重腦損傷、重症肌無力)、代謝性疾病、身心疾病、腹水或癌症末期等之外,肥胖、抽菸、對花粉、灰塵過敏等個人因素,或是壓力過大、生活重大改變等情境因素,甚至是季節變化或空氣汙染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一種呼吸不舒服的主觀感受,可能受個人生理、情緒或環境等相互影響而產生,經歷過呼吸困難的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對空氣飢渴、胸腔強烈收縮的狀態,最糟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感到窒息、恐慌。當感到呼吸困難時常會同時產生焦慮,這可能會使呼吸困難的情況惡化,保持冷靜,並學習控制呼吸困難的方法將有幫助於改善情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呼吸困難的居家照護

呼吸困難可以透過訓練、復健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獲得改善,重點包含: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復健訓練:

患者可應用噘嘴呼吸訓練及肺部復健,緩解慢性呼吸困難、促進肺活量。如果日常活動出現呼吸困難,或是喘的情形變得嚴重,活動時則應放慢速度並多休息。

急性發作:

若有呼吸困難急性發作情形,可採用坐姿、頭部下垂、上身前傾的放鬆姿勢,或是側躺在床上,墊高枕頭支撐頭部和頸部的高側躺姿勢;若是想採取舒適臥位,則將床頭搖高或把頭部墊高為半坐臥位,也會讓人較容易呼吸。

生活起居:

平日生活起居上,要注意環境安靜、乾淨,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接觸過敏原,如灰塵、二手菸等。而研究指出,肥胖的人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呼吸也較吃力,可適度運動、調整飲食有助於改善呼吸困難的狀況。居家的適度運動,如蹲馬步、健康操,或是使用兩瓶礦泉水,都可以隨時健身,增加肺活量。

規律用藥:

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師處方服藥,定期回門診追蹤,當不適症狀無法緩解時,應立即就醫。

延伸閱讀:

流感、新冠肺炎、過敏性鼻炎…呼吸困難怎麼辦?台大醫解析6種病因:呼吸喘就看「這一科」

疫情期間遠距復健運動

嚴重的肺部感染將影響心肺功能及四肢肌耐力,因此正確的復健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居家復健訓練這樣做就對了!

噘嘴式呼吸:

先噘嘴吐完氣後用鼻子深吸氣,同時腹部漸漸膨出,吸到極限時,再噘嘴慢慢吐氣,腹部慢慢回縮,以減緩呼吸速率,降低呼吸工作量。

▲圖片取自衛福部桃園醫院。

肺部復健:

於站立時可練習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肩膀放鬆、身體微前傾,手臂張開,配合腹式呼吸,訓練呼吸肌肉,促進肺擴張。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經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嬰兒健康】雙胞胎BB口腔潰爛高燒不退 求醫驚揭爸爸一舉動播毒
MamiDaily
梁齊昕離世|梁振英二女梁齊昕猝逝!倒臥筲箕灣服務式公寓,疑因病發離世終年33歲。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吃魚油有什麼好處?一次掌握魚油最佳吃法和挑選魚油 6 原則
Heho 健康(台灣)
太早醒也是失眠!可致「5大疾病」 快改變「這些習慣」解決睡眠問題
台灣健康醫療網
孕媽咪難題!寶寶與毛孩只能二選一?從免疫反應看為何「兩全其美」不是問題!
台灣健康醫療網
8成乾癬患者自曝「憂鬱」,全身共病危機四伏,口服新藥效果更好?
康健雜誌
吃得清淡但血脂仍超標?快看是不是吃到「隱形油脂」 4類食物最易踩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壓力大到失眠還會忘東忘西?醫授「紓壓3招」 快用1呼吸法幫助放鬆!
台灣健康醫療網
茶葉可以回沖幾次?綠茶/紅茶等5大方法 附水溫+時間+比例
am730
TANK 心肝移植!醫師提醒:術後照護「這」件事是成功關鍵
Heho 健康(台灣)
春季濕氣重致白帶分泌更旺盛? 中醫師教你「這樣調養體質」有效改善
台灣健康醫療網
美女業務「愛吃辛辣食物」臉部紅腫乾燥 長滿嚴重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不只降血壓!1天吃70克「十字花科蔬菜」減少43%死亡率
中天新聞網
她算命「40多歲死於大出血」! 醫成功搶命:只算對8成
中天新聞網
精煉植物油恐致癌!棕櫚油含致癌物最高、3款常用油也入列
康健雜誌
連假後體態走山別害怕!最新減脂三大法寶幫你告別「節慶胖」
台灣健康醫療網
1/3女性有乳房良性腫瘤!不是癌就甭管它?醫推1微創手術切除「傷口小10倍」,降癌變風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失智公公手機放冰箱、上廁所迷路,小意外蠶食恬靜生活…夜間照服員來幫忙: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人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58 歲女一天 10 多次血便!還沒到廁所就失禁 確診「潰瘍性腸炎」
Heho 健康(台灣)
耳機久戴,耳朵會發霉?避免5件事,預防「香港耳」
康健雜誌
日本67歲男胰臟癌「每天吃肉類、優格」身體狀態竟變好
中天新聞網
20 多歲男染麻疹「僅臉部出疹」!感染源待釐清 病例數創 6 年同期新高
Heho 健康(台灣)
春天潮溼炎熱交替乾癬易復發 中醫建議嚴重期茹素1週
NOW健康(TW)
【肝癌治療】組織碎化技術(Histotripsy)是甚麼?一文了解突破性無創肝癌治療!
高燒 Gofever
【羊肚菌湯食譜】羊肚菌外形特別 助消化+提升免疫力 3款食譜鮮香四溢又簡單易製
Mami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