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回(刊於2024年12月6日link.mingpao.com/83518.htm)港大藝術系名譽教授祈大衛講到,1980及90年代香港藝術資源匱乏,恰好成為孕育商業和體制以外在地創作的土壤;今期「講好香港藝術史系列」受訪者、藝術新聞編輯徐曉瑜(Enid)自千禧年代入行,見證藝術市場從「無」到「有」,以及近年藝術圈對創作自由的擔憂。在她看來,當下香港藝術還未「死」,亦非「由治及興」的黃金時期;兩種極端看法之間,她正拭目以待,未知且無法被定義的本地藝術將如何發展。
【講好香港藝術史系列之二】
通常一篇報道寫數百至千字的Enid,近日寫了本100多頁的藝術歷史書Art in Hong Kong: Portrait of a City in Flux。「出書是因為大家現在對香港看法都好極端,不是說香港藝術圈已死,就是說香港正轉入黃金時期,其實現實是somewhere in the middle(兩者之間),以及有好多未知。」
香港藝術非市場化
最初入行做記者,她報道的範疇是財經,曾在《金融時報》等媒體任職。遇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經濟改革,她常到上海和北京等地採訪企業家,亦寫過雷曼兄弟破產、金融海嘯和澳門賭業,「完全同藝術沒有關係」!說到報道藝術,要到2010年代內地經濟持續增長,資金流入香港,藝術品在拍賣場不斷刷新紀錄後開始。
Enid的腦袋有如藝術市場資料庫,輔以手提電腦即時確認成交價,她告訴記者2013年內地藝術家曾梵志的作品《最後的晚餐》,在香港以1.8044億港元巨額成交,刷新亞洲當代藝術品的價格紀錄,至今仍為行內稱道——「報紙最鍾意這些頭條的啦!」
不過,或還要多過幾年,藝術市場才有更多香港藝術家的席位。「香港藝術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非市場化,不同內地當代藝術。(不過這幾年)市場變大了,多了人收藏香港藝術。」Enid說。香港畫家黎清妍的作品《重量》在2022年以504萬港元成交,黃進曦的《麥理浩徑:第十段》2023年以114.3萬港元成交,這都是香港藝術家從前難以想像的價格。
記者與Enid約在被稱為「垂直藝術村」的富德樓就新書採訪,她隨手拿起「艺鵠書店」內香港畫家楊東龍的作品論集《就是繪畫》,感慨楊在「細細間的畫室」內創作,「堅持了好多好多年。2010年打後我才第一次接觸他的畫,是在一間好細間,現在已經『執咗』的荷李活道畫廊」。楊逐步努力,近年突然間有突破,現在他的作品,已經漂洋到澳洲昆士蘭現代美術館展出,「舊年我去他的畫室,他說『無晒,賣晒啦啲嘢(畫)!』哈,真是『咋』一聲」。
Enid憶述,疫情時出入境不易,令香港畫廊和收藏家對本土藝術家開始感興趣,「好多人想要在地、『好香港』的畫;其實之前好多年,(不少)香港藝術家是避免去繪畫的……他們會覺得nothing new we can do with繪畫(沒什麼新可能)」。
私人連結公共 藝術內涵流動
亞洲藝術文獻庫資深研究員翁子健曾撰文寫道,香港藝術有「晦澀(opaqueness)」及「隱密(secrecy)」的特質,以「保衛自我(self-defense)」的姿態介入社會,而非主動出擊。祈大衛等論者亦指出,香港藝術家在1997年前後的創作有反思香港和香港人身分的時代特徵。一大批香港藝術家傾向以個人記憶、私人語言為題,而非由大歷史論述出發創作;媒介以裝置、雕塑、攝影和影片為主,很多不便收藏。
Enid說這些描述大致中肯,她在書中提及雕塑家林嵐在《給想哭的人》等作品中,承載SARS疫情間的創傷,間接扣連社會共同經歷,是典型的「香港藝術」。這樣的特質,可能因香港一度缺乏藝術市場所致,「nobody cares(沒人在乎)」,也與上世紀末不少藝術教師從歐美回流,他們不常繪畫,對跨媒介創作特別有興趣相關;而且不少藝術家非經畫廊和拍賣行銷售作品,而是如林嵐般做公共藝術。
近年本地藝術市場興起,Enid覺得或鼓勵藝術家以市場主流的繪畫作媒介;與以往相比,各大院校藝術系的畢業展,選擇繪畫的畢業生增加。然而,她認為在地緣政治、國際交流和藝術市場影響下,香港藝術的內涵從來都是流動的,「好難說(轉變的)影響是從哪裏來」。她說就如最近瓊瑤和中山美穗先後逝世,前者是台灣作家,後者是日本演員,對香港文化影響卻同樣深遠;同一道理,目前香港畫家更多,是受市場影響,還是藝術家主動選擇繪畫,未可輕易定論。
另邊廂,香港有不少面向公眾的「示威藝術」。Enid指常在過往示威現場出現的藝術行動者(art activist)黃國才,2009年時在作品《漂流家室》中批評香港房屋問題,和反思港人不確定的身分認同;而勞動藝術家程展緯則持續以藝術介入民生議題,為草根權益發聲。「香港藝術不止有好私人的語言」,Enid相信不論是商業的、個人的還是為民發聲的,都是香港藝術。
Enid覺得2010年代「無可否認」是香港藝術的黃金時期,「所有東西,藝術、文化,多錢、多資源、多自由,全亞洲沒有其他城市或國家可以相比。那段時間有些內地非常出名的藝術家在香港開畫室,多了歐美同各地的artist來交流、教書、做創作,那時香港真是一個福地」。
目前香港的藝術生態,在Enid看來稍稍遜色。因政治形勢轉變,本地藝術家正適應多項新法例和規定,有的則選擇移民。視覺文化博物館M+開館後,亦曾經歷館藏內地異見藝術家艾未未作品的風波,既要避免違法,又要衡量如何才不致自我審查;Enid形容M+「生不逢時」,「政府又無錢,跟住又有紅線」。
疫情造就本地藝術受關注
不過,她說香港藝術最近也有好的轉變。如疫情期間,由於外地藝術家無法來港,香港畫廊開始邀請本地藝術家擺展,讓畫廊展品更多元;同時公眾也十分感興趣,「排晒隊,好墟冚㗎!個個都想有些東西去做去睇」。
疫後環球經濟不景,2024年上半年國際三大拍賣行,總成交價共下跌27%,據Enid觀察,很多非華裔收藏家已離開香港。但幾間大型拍賣行仍逆勢擴張,如佳士得亞太新總部進駐中環,Art Basel等藝術博覽會又繼續引入高檔國際畫廊。
此外,Enid發現香港畫廊發展趨成熟,如馬凌畫廊上月宣布,畫廊藝術家楊嘉輝正在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設個人展覽。非經畫廊代表的林東鵬和江記,2023年和2022年也在外國有個展,這些動向令她興奮。隨港人離散,香港藝術家把自己的身分和經驗,帶往世界不同角落。
她認為M+、大館和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等機構,正為香港藝術圈提供更多機會,港府愈來愈願意就文化資源撥款,「雖然要剔格仔(符合特定申請要求),例如中國傳統文化、認識祖國、art tech,但格仔都比較闊……見到有好作品出來」。與祈大衛一樣,她期待這些大型藝術機構,未來視角更在地。
「所以就是一半一半囉,一半好,一半壞。」Enid描述香港藝術前景不特別好,也不特別壞。「藝術家怎樣去 digest(消化)現在香港的轉變,就是我們接下來好有興趣看到的。」
藝術不止是商品 不要逃避禁忌
讀過6個大學學位,放棄了4個,只在其中2個學位畢業的Enid,回看生涯經歷,笑稱做記者或是頗正確的選擇,「記者attention span(集中力時間)好短」,但不論新聞生命周期有多短或多長,她說報道藝術跟以前負責財經不同,藝術不止是商品。環顧古今和中外,藝術或曾涉及商業,或許折射權力,但創作始終承載更純粹和有力的部分。Enid說報道藝術,既要參考創作者意念,還要分析作品本身、觀眾觀看的反應,甚至與社會的關係。
入行近30年,Enid指自己身為香港藝術記者的使命之一,是記錄「仍有好多嘢可以搞」的香港藝術,和「仍有好多嘢想講」的藝術家。她好喜歡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就館藏風波的回應——「很多事情就像縫合傷口一樣。要打開它(傷口),讓它(膿液)流出來。」對紅線、對新形勢,藝術界各持份者要面對,也非逃避禁忌。
文:梁景鴻
設計:賴雋旼
編輯:梁曉菲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