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政府提出本港未來目標人口為1000萬人,有議員關注現時在引入高才計劃下,現時已有5.6萬名未成年子女來港,指有家長擔心高才子女佔用本地學額,關注現時將高才子女釐定為本地生是否定義太闊。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僅指政府已收到意見,會作通盤考慮。過去10年本港教育開支不斷上升,2024-25 年度已達1,068億港元,議員亦關注高才子女及非本地生的學費水平。
立法會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上,委員會副主席容海恩關注提出本港未來目標人口的做法罕見,同時代表短期內或吸納200萬名外地人。她指現時高才計劃下有5.6萬名未成年子女來港,他們學費只是本地生的3分之1,有家長擔心他們是否佔用了本地生大學學額。她又關注現時將高才子女釐定為本地生是否定義太闊。
她指子女入讀大學時不少家長的目標,如高才子女佔用了本地學生學位,「我哋本地嘅家長一定係唔會放過我哋」,同時她認為財赤之下應檢視高才子女學費水平。施俊輝只重申定義上高才子女等同本地學生,受到的教育服務與之相等,政府已收到意見,會作通盤考慮。
另一議員顏汶羽關注財赤之下,是否需要提升非本地生學費。施俊輝回應稱,雖然加學費能增加收入,但學費太高會影響競爭力及學生升學意欲。他說,現時非本地生學費與日本定東京、新加坡相若,擔心提高學費會令他們選擇其他地方。
議員陳紹雄關注現時政府教育支出高的同時是否到位,是否單憑優化人才計劃、人才服務等「3大策略」,便能「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他指培養學生國際視野應從中小學開始,同時不應只和國家比較,應和歐美、東南亞、一帶一路國家橫向比較。
施俊輝表示,政府現時工作聚焦專上院校,現時教資會資助大學非本地生學額已由20%提升至40%。中小學教育方面,他指現時課程有國際化元素,但較難帶他們到較遠地方交流。他說,留意到部分學校會帶高中生參與國際交流和比賽,政府全方位學習基金亦有相關資助。
另外,議員林琳關注能否讓學生更早選擇學習外語,指自己在澳州讀書時可選擇學法文、西班牙文,雖然這些語言在國際上使用會更多。施俊輝表示,政府施政方針有提出,透過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提供初中外語學習,又指現時中學文憑試已有6種外語可選擇,但以往有聲音認為高中才學外語太遲、應越早越好,政府同時會鼓勵學校開設俄語、阿拉伯語之類一帶一路國家常用語言。
議員鄧飛關注本港「國際學校」政策目標,指內地會分為「國際學校」及「外國人子弟學校」,但本港沒此分類。他擔心假如政策只為提供文憑試以外的選擇會影響教育公平性,及對文憑試造成擠壓。施俊輝回應稱,本港國際學校定位是為在港定居人士提供教育服務,同時政府批地會限制最少須有70%非本地生。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