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相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每種樂器或音樂形式,都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發展出來,我相信鼓是屬於山林的聲音,從大自然中孕育出來;亦有人說像我們在母親體內聽到的心跳聲一樣,若說我們是在鼓聲之中長大,其實也不為過。
敲擊樂也是一種跟自己連結的活動,當我敲擊,特別是用一些很原始的樂器時,它彷彿能將我們身心一種狀態,很原始、有機和直接地表達出來,尤其是鼓。鼓跟大地的連結非常深厚,古代甚至會利用鼓與天連結,聽到鼓聲會有種莫名的感動,甚至感到身心被保護着一樣。我相信很多家長都願意付出金錢去栽培子女學習才藝,如敲擊樂是其中一種。但很多家長心裏都有一套學習標準,例如畫畫要畫到怎樣的程度、打鼓要打出甚麼曲目等。
我不否定學習一些曲目的正面影響,但我們很容易忘記敲擊的核心和喜悅來自哪裏。我觀察到每次預備表演時,當有些鼓放在戶外,觀眾經過都會不期然想敲它一下,敲敲打打其實是人的天性。小朋友大多不喜歡規範性的東西,我們是否可以丟棄一些對藝術的追求,思考有沒有空間可以放任讓小朋友探索這個聲音的本質,以及探索鼓跟他自己的連結?這個工作坊初期有一個女孩,剛來時不能融入群體活動,甚至說不想再來,直至她終於有機會做一些她喜歡的手作,才開始找到自己的喜悅。每當人找到這份喜悅,便會開始主動和變得溫馴,她的無禮瞬間消失,甚至要她挖泥、清水道,她都很享受很樂意去做。這個發現令我有很大的反思,到底我們想孩子做到我們的標準,抑或想他們快樂呢?從我教孩子認識敲擊的過程中,我體會到最重要是如何給他們一個空間,透過音樂或其他藝術去尋回自己。
如能有這個空間,甚至能令孩子對一件事物從不喜歡變成喜歡。不論是成人或小孩,我們能有這個空間嗎?
「Kissiian Dojo 羯爾斯藝場」創辦人李子建│多年來致力投身藝術教育工作,身兼擊鼓導師、磬缽導師及舞台演員,也是前台灣優人神鼓全職團員,及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駐團擊鼓總監,曾於鼓山文理學院任教鼓禪課程,希望推動戲劇和擊鼓藝術教育,將聲音療癒融入表演及教育中。
圖片來源:Freepik
*Follow us on:
‧ Facebook: 黃巴士親子天地
‧ Instagram: Yellowbus.com.hk
‧ Website: www.yellowbu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