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未來城市:應對水浸 除了科技 何不反璞歸真?

明報
更新於 2020年06月13日18:50 • 發布於 2020年06月13日20:30
今年6月6日凌晨黑雨,觀塘道行車隧道變成「水塘」。(資料圖片)
2008年6月7日暴雨導致山泥傾瀉和水浸,北大嶼山公路癱瘓10小時。(資料圖片)
大圍明渠有望成為市區第一條親水明渠,旱季時讓市民踩着石頭過河。(資料圖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渠務處引入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地下暗渠淤泥。(受訪者提供)
位於山腰的智能泥石壩以感應器和相機監測泥石流情况。(受訪者提供)
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過後,土拓署在將軍澳海濱長廊設置1.1米防浪牆。(受訪者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渠務署土地排水部總工程師劉勝昌(彭麗芳攝)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陳永勤(受訪者提供)
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土力工程師張秉業(彭麗芳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工程師鄧啟恩(彭麗芳攝)

【明報專訊】6月6日凌晨雷鳴不斷,逾萬次閃電令黑夜猶如白晝,天文台發出3年來首次黑雨。東九龍和新界南是重災區,觀塘與西貢多條街道變成澤國,車輛拋錨,居民被困。雨季正式到來,香港遭受暴雨巨浪雙重夾擊的水浸威脅。在俗稱「龍舟水」的5至6月,天降暴雨為渠道和斜坡排水能力造成沉重負擔;7至9月颱風季,海面翻起巨浪水氾沿岸地區。我們訪問了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和地理學者,講述最新的水浸應對方法。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變化底下,渠務署土地排水部總工程師劉勝昌直言,完全依靠人為措施與天對抗,已經無法完全解決水浸,因此人們是時候回歸大自然,即回復自然河道與水文循環方式,適應天氣變化。但在這片已經高度發展的城市裏,反璞歸真或許才是最難?

增建蓄洪池儲雨水

6月6日凌晨1時30分,天文台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渠務署緊急控制中心即時啟動,由一名總工程師為首,約25名人員齊集長沙灣水務署九龍西區大樓,監測各區排水和水浸情况,協調各部門工作;同時派遣50隊緊急通渠隊伍到多區進行清渠行動。

2時55分天文台發出黑雨,是自2017年5月24日以來首次,黑雨持續近3小時。翌日(7日)早上7時30分,天文台再次發出紅雨警告,信號持續約3個半小時,渠務署緊急控制中心在兩天內運作約20小時。

當晚亦徹夜工作的劉勝昌說兩晚雨勢都相當大,據天文台資料,香港每年平均降雨量為2400毫米,而單計這兩天,全港平均錄得291毫米雨量,即是單單兩天就下了約12%全年雨量。6月6日黑雨期間,除了新界北區錄得水浸報告,西貢成為重災區,蠔涌村、北圍村都有泥水湧進村屋;觀塘道行車隧道亦變成「水塘」,不少車輛死火,市民需要涉水而行。

西貢紅雨水浸疑因塞渠

劉勝昌指出西貢蠔涌河當晚雖未至於滿瀉,但他估算達到九成水滿,反映大雨令上游垃圾、樹葉、樹枝冲落下游渠口,造成渠道淤塞,引致水浸。但由於事件剛發生,仍要深入研究原因和改善措施。

至於觀塘水浸情况,他提到2008年起渠務署進行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檢討研究2.0,將全港分成12個集水區,其中在2015年12月完成了東九龍區檢討,發現有部分渠道需要改善,初步分析是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無法暢順排水。因此現時渠務署規劃在東九龍增建1至2個蓄洪池,在大雨時先將多餘雨水存起。

遙控機械人清淤塞

有市民發現黑雨過後,觀塘等水浸嚴重地區的行人路面地磚被冲散,質疑政府早前為防範示威者掘磚在地磚之間黏膠水,加劇水浸。劉勝昌則說,其實現在街頭上的地磚沒有特別疏水功能,他又指小西灣等沿海地方在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期間,海水捲進地磚縫隙「偷底」,冲走下面的泥土,令整條路的地磚被剷起,造成行人風險。

地磚黏膠水影響輕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陳永勤亦說,防洪主要靠3招,即上游截流,利用雨水排放隧道等截取山上徑流;中游蓄洪;下游疏浚,即河道改善和疏通渠道。因此,好大部分雨水不會直接流落地面,即使路面局部地磚被黏膠水,也對排水影響輕微。他指出,香港市區水浸好大可能是因為渠道淤塞,例如1997年旺角水浸,被發現排水渠內有大量膠袋阻塞。

每年雨季來臨前,渠務署都需要派人巡查200個較容易出現淤塞情况的渠道入水位,劉勝昌說今年開始實施「及時清渠」,首次使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地下箱形暗渠淤泥。同時,署方正試行智能渠道網絡監測系統,已在城門河和部分新界鄉村渠道安裝感應器,量度水流速度和水位。

智能泥石壩監察泥石流

2008年6月7日早上8時,香港遇上有紀錄以來最大雨的一小時,天文台錄得每小時145.5毫米雨量,水災導致兩人死亡。當日山泥傾瀉警告懸掛11小時,北大嶼山公路和翔東路被泥石流淹沒,機場往來市區陸路交通癱瘓近10小時。而山泥傾瀉是渠道淤塞和市面水浸的主要成因。

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土力工程師張秉業提醒,香港地形其實相當陡峭,有超過六成土地是天然山坡,另有6萬個人造斜坡,「山泥傾瀉是一定會發生的,無可能減到零」。由於天然山坡面積大,土力工程處主要策略是在山腰位置設置泥石壩,阻擋山泥湧至下游建築。

近年土力工程處亦嘗試利用科技幫手,包括現時在深井新村等9個地方設置智能泥石壩,在壩內設置攝錄機和感應器監察泥石流,並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嘗試將民航處航拍照電子化,用人工智能程式找出山泥傾瀉位置、流動長度和體積。同時因應氣候變化,2018年處方將以往規定斜坡排水系統能夠承受二百年一遇大雨的排水能力要求再加大14%。

建防浪牆阻擋打風海浪

相信大家對2017年8月「天鴿」和2018年9月「山竹」這兩個超強颱風仍心有餘悸,將軍澳、杏花村、柴灣海濱滿目瘡痍。本地颱風通常出現在7至9月的華南後汛期,最經典要數1962年8月「溫黛」。有別於前汛期受低壓槽影響帶來連場暴雨,超強颱風吹襲除了帶來降雨造成水浸情况,還可能造成風暴潮令海平面升高,暴風掀起越堤浪。此時,就要依靠海堤和防波堤阻擋海浪侵襲。

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工程師鄧啟恩指出,山竹吹襲期間,維多利亞港的最高海平面高度錄得海圖基準水面以上3.88米,是自1954年有儀器紀錄以來第二高,僅次於1962年溫黛的3.96米。

天鴿和山竹都是在香港以南掠過,雖然將軍澳海濱不算是低窪地帶,主水平基準面有5.5米,但由於將軍澳海濱正對東南面,因此屬於沿岸當風位。於是署方已在去年底於將軍澳海濱公園加建長約600米、高約1.1米的防浪牆,防浪牆頂採用鵝形設計,可以利用頂部彎度阻擋海浪。

光波檢測海底海事設施

土拓署亦利用新科技監測海事設施損壞情况,例如去年引入綜合多波束測深儀,利用光波檢測海底海事結構有沒有鬆散,逐步代替派員潛入水底檢查,技術已經應用於將軍澳海濱長廊。此外,署方正試用無人機檢查碼頭樁柱情况,減省傳統搭建臨時工作台的時間。另外正進行極端海平面出現頻率分析,適時進一步更新《海港工程設計手冊》。

自然水文循環適應氣候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舊時上水梧桐河、元朗雙魚河每次大雨過後變成「激流」?1997年旺角彌敦道因水浸變成「彌敦河」?2005年上環海味街連鮑魚都識游水?陳永勤笑着憶述,現時香港水浸情况已經改善了很多,水浸黑點由1995年的90個,減至今年5個。

不過,他強調雖然政府過往防洪策略和投入富有成效,但始終在1989年成立的渠務署,主要只是管理渠務,他認為全球趨勢反映,現代渠務應該包括一切河道和水資源管理。他舉例鄰近國家相對成功的例子包括首爾清溪川,提倡親水文化,河川的水質乾淨舒服。「國際潮流都是低衝擊開發地方(low impact development),或海綿城市吸水。即主張自然水文循環,泥地、森林下雨時吸水,部分流到河中,令大雨時水峰值不高,而無雨時地下水又會釋放出來,高低都不太極端,自然調整峰值。」雖然,2015年港府開始提出藍綠建設政策,主張城市多點藍色的水、綠色的植物,但香港整體渠道設施始終都是太人工和冷漠。

不能單靠排洪渠

劉勝昌亦承認本地渠道設施有不足之處,以往可以單靠防洪3招,但現在全球氣候不斷變化,完全單靠人類所做的工程根本無法應變天氣改變。因此,他認同最簡單的方法是回歸大自然,「以前的土地是怎樣呢?就是溪流彎曲,可以減少水的能量,好多地方都有生態,排水方法自然些,而且可以將水先滲進地底,不用先將水集中到人工排洪渠,因為集中在排洪渠的排水壓力都好大」。

但他稱自己在渠務署工作了20多年,亦見到政府嘗試改變,例如安達臣道石礦場將會興建第一個有蓄水功能的人工湖,有望在2023或2024年建成。此外亦逐漸打造生態河道,例如已完成的啟德河和翠屏河,以及日後的大圍明渠。「我們做渠一向都知道不可以單靠人為工程的,因為建再多的渠都無用,如果人人都丟垃圾進渠都是會塞。沿岸建高牆當然最安全,但人們始終覺得我們應該要見到海,接觸到大自然,所以水浸管理方法亦必須考慮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期望。」

【水浸篇】

文//彭麗芳

圖 // 彭麗芳、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熱話】網友分享最冇誠意詐騙訊息!網民:仲衰過大富翁入獄理由
好有脆
中環新開業 抵食午市鐵板燒🔥🔥 [ 龍亭 ]
konglui.food 港女食好西
洛杉磯野火的感人瞬間 狗狗與主人奇蹟重逢
阿尼尛 Anima
麥當勞50周年推復刻毛公仔套裝 Hello Kitty化身漢堡神偷、小飛飛、滑嘟嘟
TODAY布告板
【利是封】換領9大商場靚靚利是封 Sesame Street X LINE FRIENDS聯乘超可愛!
TODAY布告板
【LINE你睇】 機場沒收童軍刀流落鴨寮街 物主英國隔空求營救
LINE TODAY
有心思有水準歐式小酒館 甜品畫碟超精美!儀式感滿滿
lastbitematters
農曆新年將至 春聯貼法、位置、時間一文看懂
VOCO News
【LINE你睇】 最新騙案 鱷魚扮人類溺水誘騙施救
LINE TODAY
一款「改邪歸正的橡皮擦」 幫助不良少年變好學生吧!
趣你的News
【兄弟糾紛】弟弟屢勸不改壞習慣 擅自偷吃雪櫃食物 哥哥狠心一招令他以後不敢再犯
MamiDaily
網上熱話|打工仔面試被問怪問題 斑馬黑底白條定白底黑條考起求職者 求職者咁樣答即請!
am730
【LINE你睇】土耳其老師用AI幫學生實現夢想 暖心行為激勵學生勇敢追夢
LINE TODAY
【LINE你睇】時裝名牌Bottega Veneta很「幽襪」 推超萌蛇造型羊毛襪
LINE TODAY
【2025 年生肖運程】運程大揭秘,誰財運最旺、桃花最盛,誰又需步步為營?
KONGGOK | 港角
全世界幸福指數排行 8成日本人的幸福秘密是??
日本集合
Mister Donut APM店開幕啦
852 FoodVoyage
美國洛杉磯野火竟然被比作廣島!主播爆雷言論激怒日本!
日本集合
阿金見人就想加好友 那怕是在15樓窗外的洗窗工人
阿尼尛 Anima
駕駛員「中電病」詛咒再現?JR中央・總武線成「魔鬼路線」?乘客瑟瑟發抖,中電怪談都市傳說
日本集合
這拆家程度不輸狗狗! 家貓黑夜大鬧主人家畫面超逗趣
Styletc TW
11SKIES 恐龍展 (即日至4月15日)
iPlayHK 香港愛玩生網
專訪|丁子朗酒店舉行畫展 解構手繪畫作靈感 自爆鍾情畫蜜糖
am730
IKEA新春優惠 買滿$4,000即享免費送貨 入手團年飯家品及餐具
am730
第1名不是魚!日本調查300位百歲人瑞「最常吃食物」,豆腐、優格都上榜,「這樣吃」最健康
幸福熟齡(台灣)
830件恐龍化石首登港 3萬呎沉浸式古生物化石展覽 中國第一龍/大熊貓祖先/親手摸化石
am730
朱古力瘤|中大研究揭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新靶點|乾眼症藥物「舊藥新用」 助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生長
生活易ESDlife
年糕2025|農曆新年得體送禮懶人包 米芝蓮級矜貴誠意滋味
LINE TODAY
母貓戲耍女志工! 她決定和小喵鬥智
Styletc TW
ModelPress 2025最強運勢排行榜【上篇】!星座×生肖×血型運勢大公開,新垣結衣排第一!看看你排第幾名?(1-300名)
日本集合
7-SELECT首度聯乘Baileys全新3款限定甜品!百利甜酒意式芝士甜品/忌廉泡芙/蛋糕卷
am730
你是旅行計劃控還是即興派?J人與P人模式,哪個才是你的旅行靈魂屬性?
PopLady
【隱瞞生日】父母特殊原因 隱瞞10歲女兒生日日期 正日偷偷慶祝 只為守護愛女之心
MamiDaily
Diptyque再推La Droguerie家居護理系列 節慶紅調包裝+利是封喜迎蛇年
am730
人生剩下20%,個性決定「老後」生活!慢慢修正自己的不完美,讓老後幸福過得好
幸福熟齡(台灣)
「順豐速運A巴」首登友邦嘉年華 助自閉症人士同樂促進共融
Yellow Bus黃巴士
人氣企鵝Pingu回歸皇室堡 3大打卡位+限定店+鈎織作品展示 齊過暖笠笠冬日
am730
「少量多餐」助減重?醫警告:1習慣讓腹部狂囤脂肪,胰島素失控恐成糖尿病高危群
幸福熟齡(台灣)